“老二!站住!”
永樂帝低喝一聲,有些急了。
老二這個時候趕回去,那可真是回去殺人的啊!
什麼“漢王暴薨”的謠言都是小事,關鍵在於解縉被打入了詔獄!
這個學不尚書,是新學的牌麵人物。
畢竟解縉是百年大才,被譽為五百年來讀書最多的人,在士林之中擁有莫大影響力。
正因為如此,老二才會請他做學不尚書,為的就是借用他這身影響力,幫助朝廷推行新學!
可是因為一場國子監學子的油性示威,解縉這個百年大才,直接就被汙蔑成了“逆種文人”!
最令人糟心的是,老大這個監國太子爺,非但不維護解縉這塊新學金字招牌,反而順著那些人的心意,直接將解縉打入了詔獄!
這是什麼行為?
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天下人,新學是偽學,解縉是逆種嗎?
一想到這兒,永樂帝就很是糟心!
老大這個孩子,哪兒都好,就是太過優柔寡斷了!
這種關鍵時刻,他就應該快刀斬亂麻,鎮壓住一切反對的聲音,全力推行新學新政!
因為他這一瞬間的猶豫,解縉這塊金字招牌沒了,新學還如何推行得下去?
現在老二懷著怒氣匆匆趕回金陵帝都,他不屠了那些程朱縉紳才怪!
“老二啊,聽爹一句勸,這事兒……”
“爹啊!”朱高煦扭頭看向朱棣,冷聲道“我還準備放程朱縉紳一馬,讓太子爺駕馭他們,不至於日後大明再成為某種學說的一言堂,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麵!”
“可是現在事實證明,咱們那位太子爺駕馭不住這些程朱縉紳,甚至被他們所逼迫所左右!”
“既然如此,那些程朱縉紳也沒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話音一落,朱高煦直接轉身就走,對永樂帝的呼喊充耳不聞。
這一次,漢王爺是真的怒了!
當初會試舞弊謀逆案,朱高煦想著給程朱一條生路,所以沒有將程朱一棒子給打死,隻是廢了翰林院一眾翰林,將其流放出去布政。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當初他一絲仁慈,竟然釀出了今日的惡果!
咒老子死也就罷了!
可是他們還敢反擊新學,對解縉下手!
慫恿解氏族老將解縉逐出解氏開除宗籍,再鼓動國子監學子油性示威,逼迫太子爺將解縉罷官去職打入詔獄!
這一步步計劃端得是個陰損毒辣,下作無恥!
偏偏朱高熾這個死胖子,也是個優柔寡斷的死腦筋!
大胖胖難道看不懂解縉對於新學的重要性?
直接就把解公豹給打入詔獄,徹底坐實了他逆種文人的身份!
還是說這位太子爺,動了某些小心思,決定反對新學了?
廢了解縉,無異於給新學抹黑,使得新學推行更加困難,受到的阻礙抵觸隻會更大!
以往那朝堂,都是程朱縉紳的一言堂,官官相護,結黨營私,甚至發展到大明中後期,自土木堡之變後,武官勳臣集團遭受滅頂之災,文臣勢力迅速崛起,逐漸演變成程朱縉紳把持朝政,皇權就此旁落。
以致於萬曆帝想要更立儲君,文官縉紳堅決反對,雙方明爭暗鬥了一輩子,整整三十年不出宮門不上朝,直接開始擺爛,最終徹底葬送了大明朝最後一絲氣運。
事實證明,不管是程朱,還是陸學,或者公羊,無論什麼學派一家獨大,對大明對朝廷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帝王心術便是製衡之道!
朝堂想要安穩,同樣要平衡各方勢力!
不然他朱高煦吃飽了撐得,非要得罪天下縉紳,苦心竭力地去扶持什麼新學,將程朱拉下馬來?
大胖胖啊大胖胖,老子路都給你鋪好了,可你卻要這樣玩,那可就真沒意思了啊!
一想到這兒,朱高煦就有些悵然。
如果大胖胖真動了什麼心思,那可如何是好?
他這個太子爺帶頭反對新學,那新學定然是推廣不下去的!
除非……
朱高煦歎了口氣,不敢再繼續想了。
他回到自己的大帳,喚來了聶興與郭登。
當初一同趕來北疆的扈從四人,郭蘭為了救他壯烈戰死,楊榮作為天子寵臣自然留在皇帝陛下身邊。
徐濱則在朱高煦的授意下,主動向朱棣請求為大明坐鎮嶺北,永樂帝對徐濱的才華也是頗為欣賞,直接任命他為嶺北布政司右參政,等大軍回京之後治理嶺北軍民事務。
“準備一下,我們即刻回京!”
聶興聞言一愣,不明白發生了何事。
郭登倒是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不敢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