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托著下巴思索了片刻,隨即對聶興開口道“聶大頭,去告訴朱瞻基那小崽子,帶上他的太孫幼軍,輕裝簡行人配快馬,隨本王一同回京!”
“王爺,為何要帶上太孫幼軍,這樣不是會拖慢我們的速度……”
聶興更加納悶了,王爺明白是想快點趕回金陵帝都,可是帶上太孫幼軍不是會拖慢行軍速度嗎?
朱高煦瞪了他一眼,後者立馬老實了,乖乖地前去傳令。
而後他又看向了國登,歎氣道“帶上你兄長的骨灰,本王帶他回家!”
郭登眼眶微紅,重重地點了點頭。
中軍大帳。
朱棣臉色鐵青,三個小崽子也不敢吭聲。
突然一人入內稟報,永樂帝臉色這才好看了些。
“你們三個皮猴子,回去準備一下,即刻帶著太孫幼軍,隨漢王回京!”
三人“???”
啥?
回京?
這麼突然的嗎?
為啥要我們跟漢王一同回京?
太孫朱瞻基麵露不解之色,趙王世子朱瞻塙則是滿臉茫然。
唯有漢王世子朱瞻壑滿臉欣喜,興衝衝地直接領命而去。
終於要回京了啊!
回京之後,他就能見到那個朝思暮想的佳人了!
若薇,你還好嗎?你有在想我嗎?
三個小崽子一走,永樂帝這才輕笑了一聲。
老二主動帶太孫瞻基回去,這是在告訴自己,他不會亂來啊!
畢竟有瞻基瞻壑從中調和,就算老大與老二真個鬨急眼了,也不會出現兄弟鬩牆那等悲劇。
老二這個家夥,真是有心了。
慨歎了一陣,永樂帝隨即命人喚來了隨軍文武。
“嶺北戰役,到此也就結束了。”
“楊榮,朕授你為嶺北布政司布政使,你可願意?”
楊榮毫不猶豫地跪地謝恩領旨,引得他人齊齊側目。
這是楊榮與朱棣商議後的安排,他主動請求外放,不願再進入朝堂。
說到底,這位賢才,心中還是有著不服。
楊士奇可以在南洋為大明開疆拓土,他楊榮同樣可以在嶺北鎮守一方!
朱棣見狀歎了口氣,有些不舍,但也尊重他的選擇。
“金幼孜,你屢次忤逆朕意,朕本該斬了你,但念在你多年扈從有功,朕授你為嶺北布政司左參政,你可願意?”
聽到這話,金幼孜麵容灰敗,最終卻是隻能跪地領旨。
相比於楊榮的不舍,朱棣對金幼孜就是痛心了,這個扈從老臣先前的所作所為,令他感到極其痛心甚至是厭惡,索性直接將他扔在嶺北,眼不見心不煩。
最後一位,正是布衣出身的徐濱,超擢為嶺北布政司右參政。
朱棣隨即又看向了一眾大將,最終目光鎖定在了隆平侯張信身上。
當年建文皇帝削藩時,這個張信奉朱允炆之命去前來緝拿自己,但卻偷偷把此事告予自己,自己因此十分感激他,稱帝後給了張信很多賞賜。
可是沒過多久,張信就開始恃寵而驕,恣意貪汙、強占田地,端得是個橫行不法。
但念在他告密之功,朱棣也不好整治他,現在倒是個不錯的辦法。
“張信,朕有意授你為嶺北都指揮使一職,你可願意?”
張信聽到這話,整個人都懵了,他完全沒想到吃瓜還能吃到自己身上!
這特麼蠻夷之地的都指揮使,誰願意做啊?
張信張口就想回絕,然而當他注意到皇帝陛下那冷冽眼神時,立馬嚇得身子一個激靈,直接跪地謝恩領旨。
至此,嶺北布政司的架子算是搭起來了,剩下的就是治理與建設了。
朱棣總算是放下心來,當即下令道“大軍孤懸在外,勞民傷財,且京師不穩,傳令三軍,今夜慶功,明日班師!”
群臣聞言紛紛大喜,很快歡呼之聲響徹整個大營。
此刻朱高煦已經帶領幼軍將士,踏上了回京之路。
金陵帝都,滿朝文武,準備好迎接漢王爺的怒火了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