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
不怕死?
眾人尋聲望去。
隻見殿外走進了一人。
嗯,身高體壯,卻身著緋袍文官服,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這家夥,是哪裡冒出來的?
朱高煦下意識地看向了此人,喝問道“汝是何人?安敢在此大放厥詞?”
王驥“???”
啥?
你大爺啊!
你都不認識我?
那你為什麼要坑害我?
是哪個混賬王八蛋暗中坑害勞資?
王驥強忍著心頭悲憤,不卑不亢地行禮道“下臣王驥,參見漢王殿下!”
一眾巨頭“???”
王驥?
新任學部侍郎?
咋滴漢王爺你不認識他?
那你舉薦他做新任學部侍郎?
一眾巨頭先是齊刷刷地看向王驥,又扭頭齊刷刷地看向朱高煦,神情古怪到了極點。
朱高煦聞言一愣,而後略顯尷尬地擺了擺手。
“王驥是吧?你在旁邊先等著,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彆摻和!”
聽到這話,王驥肺都快氣炸了。
老子年紀比你大!
你才是小孩子!
你全家都是……
嘶……這話可不興說啊!
麼得辦法,礙於漢王朱高煦的淫威,王驥隻能老老實實地站在了一旁。
隨後朱高煦同一眾巨頭確認了考成法的細節,並且提出由吏部右侍郎陳洽主持考成法的推行。
其實吏部尚書蹇義是最合適的人選,如果由他這位天官大人親自主持考成法的推行,憑借他個人的資曆與威望,定然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與阻礙。
但蹇義年紀已經大了,行事老成持重,而陳洽比他年輕許多,行事剛毅果敢,且熟知兵事,這樣一比較起來,陳洽無疑是更合適的人選。
眾人商議了良久,最終確認了考成法的推行工作,由吏部右侍郎陳洽為主,吏部尚書蹇義暗中輔佐,六部百司予以配合。
足足過去了一個時辰,這場對大明影響深遠的臨時會議才宣告結束,一眾巨頭識趣退走。
而可憐的王驥王尚德,就這樣老老實實地站在旁邊等了一個時辰。
等到大佬們都撤了,殿內隻剩下他與漢王爺,王驥這才直接跪倒在地。
“漢王殿下,下臣才疏學淺,難以擔此大任,還請殿下另擇賢良!”
朱高煦抿了一口茶水,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王尚德,如果本王沒有記錯的話,你當初出使山西,見地方百姓生活困苦,所以還曾上奏朝廷免除鹽池拖欠的賦稅二十餘萬石,此事你可還記得?”
“下臣自然記得,從未忘卻!”
廢話,他當然沒忘!
要不是當初為民請命,他王驥也不會觸怒龍顏,被扔到了應天府丞這個爛攤子上麵!
“既然你還記得,那你是否還記得為民請命的初衷?”
聽到這話,王驥頓時一怔。
為民請命的……初衷?
還能是什麼?
還不是見地方百姓生活困苦,所以決心為他們做點事罷了。
朱高煦見他陷入了沉思,心中暗道有戲,於是繼續蠱惑道“王尚德,那你想過沒有,為何山西百姓的日子會過得那般窮困艱苦?”
王驥聞言下意識地搖了搖頭,隨即試探性地回答道“許是常年征戰,導致……”
“錯了,你是永樂四年的進士,永樂五年便出使山西,曆經五年的休養生息,山西百姓就算再困苦艱難,也不至於連衣服都穿不起,飯都吃不飽吧?”
漢王一席話,令王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