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還是被朱棣給削的。
隻是為了維護天家顏麵,所以變成了朱橚主動獻還。
“王叔,你是在慫恿侄兒,去奪嫡爭位嗎?”
“為什麼不可以呢?”
朱橚擦了擦嘴,直視著朱高煦。
“你不上位,日後何人鎮得住海外諸王?”
“你不要忘了,他們都是你放出去的,以高熾侄兒那優柔寡斷的性子,王叔當真不看好他,能夠壓得服這些塞王凶王!”
“朝廷前期這些限製措施,最多可以限製海外諸王十年時間,甚至可能會更短,到時候你這位蝸居雲南的漢王爺,難道還有資格插手朝政,或是領兵前去平叛?”
朱高煦聞言一怔,默默地喝著烈酒。
朱橚也沒有再廢話,起身離開了密室,留了充足的思考時間給他。
其實,朱橚是打心眼裡看好漢王朱高煦,不太喜歡太子朱高熾。
因為,他從朱高煦這個侄兒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位父皇、太祖高皇帝的影子!
大明開國至今,一位太祖高皇帝,一位永樂皇帝,兩位都是馬上天子,鐵血帝王!
要是永樂皇帝之後,再出現一位文治武功的鐵血天子,那大明朝將會徹底奠定霸主之基業!
翌日清晨。
百官齊聚,惶恐不安。
畢竟昨夜的動靜,鬨得實在太大了些。
疑似漢王朱高煦率錦衣衛衝擊太子府,意欲殺害被他圈禁的太子與太孫!
本應在中都鳳陽的皇帝陛下突然現身,指揮禁軍平息了這場突如其來的驚變!
不管事實真相如何,此刻所有朝臣心中都清楚,大明要變天了啊!
漢王朱高煦,此次即便不死,也要脫層皮!
至少,他沒辦法再滯留京師,該按照禮製前去雲南就藩了!
文臣縉紳興高采烈,武官勳臣戰戰兢兢。
金忠蹇義夏元吉這三位巨頭,此刻卻是滿臉憂容。
他們怎麼看,怎麼覺得此事太過蹊蹺。
畢竟靖江王一案在前,金純已經上奏彈劾了太子魚肉百姓,並且手裡麵還握有證據。
既然如此,漢王為何還要突然衝擊太子府,試圖謀害太子與太孫?
沒有這個必要啊!
他隻需靜靜等到金純抵達京師,順勢推波助瀾,將火燒到太子爺身上,再操控一下輿論,令太子朱高熾身敗名裂,如此就可名正言順地入主東宮!
明明大好機會就在眼前,漢王又怎會做出這樣不理智的舉動?
而且皇帝陛下為何突然回京,連所有人都不知情?
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漢王,究竟又做了什麼?
一時間,百官驚懼,惶恐不安。
很快宮門大開,百官依次序魚貫而入。
憂心忡忡地走過金水橋,來到了太和門廣場。
群臣驚訝地發現,皇帝陛下早已坐在龍椅上麵,冷眼掃視著群臣。
沒有絲毫猶豫,滿朝文武嚇得急忙跪倒在地。
朱棣這才冷聲道“朕沒想到,隻是親政北伐一次,京師竟然鬨出了這麼大的亂子!”
聽到這話,百官更是磕頭如搗蒜,直接開始請罪。
朱棣見狀也不願再多說什麼,直接點明了今日朝會的主題。
“其他事情暫且不論,今日廷審漢王謀害太子一案!”
滿朝文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