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楊大人不必在意那些細節。”
王景神情古怪地提了一句。
漢王爺想做什麼。
天知道。
人家突然來了興致,非要搞出些古怪動靜,皇帝陛下攔都攔不住。
“漢王殿下奉命督造北平新都,據說反響很是不錯,剛去北平沒多久就查處了孫瑜等上下勾結、貪腐受賄的貪官汙吏,一舉肅清了北平官場的不正之風。”
楊士奇聽到這話,頓時欣慰地點了點頭。
這才對嘛。
漢王殿下還是那位漢王殿下。
一言不合就先殺幾個貪官汙吏立立威。
“不過漢王殿下在北平住皇宮,設暗衛,大肆斂財,黨同伐異,鏟除異己……已經是人儘皆知的事情了。”
楊士奇“???”
尼瑪?
住皇宮?
設暗衛?
大肆斂財?
這……不合適吧?
漢王殿下究竟想乾什麼?
難不成他當真有那個自信,再來一次靖難之役?
王景說這話的語氣十分輕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個敵視漢王爺的太子黨官員。
但事實恰恰相反,禮部尚書王景可是鐵杆漢王黨,一直致力於弘揚推廣新學。
自家那位漢王爺,在北平鬨出這麼大的動靜,究竟想乾什麼,王景等人並不清楚。
但是他們相信一件事情,漢王殿下行事從來不會無的放矢,他有著自己的考量。
源於這最堅定的信任,所以王景反倒對漢王殿下現在的處境不甚在意。
不過是些跳梁小醜,故意引導輿論,汙蔑自家王爺的清名罷了。
問題不大。
反正自家王爺也從不在意這些虛名。
夏元吉沒好氣地瞪了王景一眼,隨即看了楊士奇。
“士奇,準備一下,待會兒就要去麵聖了。”
“什麼?”楊士奇聞言一驚,失聲道“陛下竟駕臨劉家港……”
這是什麼禮遇?
皇帝陛下親自到港口相迎?
我楊士奇此生何德何能,值得皇上如此恩遇?
夏元吉欣慰地拍了拍楊士奇的肩頭,他對於這個後輩一直都很看重。
三楊裡麵,楊榮難成大器,楊溥謹小慎微,唯獨楊士奇有宰輔相才!
事實證明,夏元吉眼光不錯,甚至楊士奇的優秀還遠遠超出了他的意料。
趙王朱高燧與楊士奇二人,一文一武互相配合之下,不過短短三年,就破滅七國,硬生生地打下了整個南洋之地!
如果說沙場征伐乃是趙王朱高燧的主場,那麼糧草調度後勤政務則全部依靠楊士奇一人處理。
哦,還有個黃淮,不過是個添頭罷了。
三載時光彈指間,南洋之地徹底成為大明疆土。
楊士奇之名不但威震整個南洋,更是響徹了大江南北,尤其是大明境內。
南洋相國楊士奇,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就連皇帝陛下都聽聞了楊士奇的大名。
“士奇,你的功績,皇上看在眼裡,朝廷同樣看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