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次皇上命你回京述職,應當是準備重用於你了,希望你心中有些準備。”
頓了頓,夏元吉低聲提醒了幾句。
“近些日子,大明可並不太平啊,先是寧王朱權成功打下了倭國全境,上表朝廷賜名‘寧國’,緊接著楚王朱楨也不甘示弱,上奏朝廷立了楚國。”
“寧國與楚國的建立,成了一個明顯的信號,朝中上下已有不少朝臣上奏,請求皇上廢除海禁之策,允許百姓子民出海貿易,這裡麵不乏有九卿大員,甚至隱隱可見漢王爺的身影。”
“隻不過,皇上將這些奏章全都留中不發,態度曖昧不明,這才將海禁一事拖延到了現在,然而皇帝陛下突然召你回京述職,那就意味著這件事情必須有個交代了。”
夏元吉神情凝重地看著楊士奇,沉聲道“如今東海五國打包加起來,都比不過一個南洋王,希望你明白老夫的意思。”
楊士奇神情一肅,正色道“夏老放心,士奇明白這其中的厲害關係。”
“不過,士奇敢問夏老,廢除海禁,是否利於朝廷,利於百姓,利於大明?”
聽到這話,夏元吉為之一頓,隨即兀自歎了口氣。
“年輕就是好啊!”
“可惜老夫年歲太大了。”
“比不得你們這些年輕人嘍!”
“士奇,順應大勢,守住本心,放手去做吧!”
話音一落,夏元吉徑直轉身走了,身形顯得有些落寞。
楊士奇看著這位亦師亦友的朝堂巨頭,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一禮。
世人皆知夏元吉乃是永樂皇帝陛下的心腹重臣,所以夏元吉的一言一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能夠代表皇帝陛下的意誌,透露出隱晦莫名的政治信號。
經過方才夏元吉的提醒,楊士奇已經感知到了這個政治信號。
那便是,皇上也有意廢除海禁!
明白了這個道理,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自己此次回京述職,其一是為了請求皇帝陛下解開海禁,其二則是請求皇上敕封南洋七國。
第一件事情乃是重中之重,但很有可能不能辦成。
第二件事情就簡單多了,畢竟這是朝廷諸王外放的國策。
一旦朝廷敕封了東海五國與南洋六國,那麼大勢就成了!
打開海禁,允許百姓子民出海貿易,這就是大明朝未來的大勢!
東海五國與南洋六國可是朝廷的宗親藩屬國,有著這麼一層淵源存在,一眾藩屬國與中央朝廷之間的聯係,隻會比以往更加頻繁緊密!
而且,中央朝廷對待這些宗親藩屬國的態度,表麵上會稍微寬鬆,但是暗地裡隻會比之以往更加嚴苛。
畢竟,這些可都是大明朝的宗親藩王!
大勢當前,即便是皇帝陛下,也不得不考慮朝野民議!
更何況南洋七國遠比東海五國更加重要,更能給中央朝廷帶來收益與利益!
所以,隻要自己代表南洋七國,順應大勢請求皇上廢除海禁國策,再攜踏平南洋七國之大功,足以憑借這些功績步入內閣,執掌大明中樞,實踐自己的才學抱負!
楊士奇深吸了一口氣,在禮部尚書王景的帶領下,亦步亦趨地走向皇帝行在之處。
南洋相國大人,即將與永樂皇帝陛下,進行一場事關大明國運的談話!
“王大人,漢王殿下究竟在北平搗鼓什麼?”
“楊大人這話真是問到老夫了,說實話,老夫的確不知。”
王景苦笑著搖了搖頭,隨即又低聲吐出了一句話。
“不過據北平傳聞,漢王殿下正在推行新商稅,成果很是喜人!”
楊士奇“!!!”
商稅!
原來如此!
那麼廢除海禁一事……
背後定然有那位漢王殿下的身影!
新商稅一旦成形,隨著海禁國策廢除,那大明將會迎來一個商業巔峰盛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