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遷都!朱棣遷都的真正原因!_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 第623章 遷都!朱棣遷都的真正原因!

第623章 遷都!朱棣遷都的真正原因!(2 / 2)

“北京宮殿馬上就要修成了,如果您真要遷都北京,可以開始準備了!”

新都修成了?

朱棣聞言一喜,臉上露出了笑容。

遷都北京,編纂《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這是永樂新鄭的三架馬車!

現在《永樂大典》已成,鄭和下西洋也帶回來了神種,就差遷都北京這最後一項了!

朱棣滿意地點了點頭,當即下令道。

“既然如此,那就放在明日早朝商議,給群臣一個信號。”

看著滿心歡喜的朱棣,朱高煦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麼,可到底是沒有在這個時候掃興。

因為朱高煦十分清楚,朱棣想要遷都北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不在少數,明日早朝隻怕會不如人意!

畢竟北京地處邊塞,氣候也不算宜人,哪有住在金陵逍遙快活?

習慣了十裡秦淮的溫柔鄉,想要讓那些達官顯貴們現在遷去北京,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朱高煦也能明白,朱棣為何非要遷都北京。

一是因為鞏固政權。

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就是就藩北京,北京是他的封地,也是他造反政權的大本營、根據地。

朱棣在北京耕耘了幾十年,也生活了幾十年,這裡是他的基本盤,一切都知根知底,就連北京的飲食都合他的胃口,為了皇位的穩固,朱棣需要遷都。

二是南京地理位置欠佳。

南京雖然富庶繁華,坐擁長江天險,且是六朝古都,看似適合作為明朝的首都,但是實際上,南京的六朝——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無一不是南方割據政權。

而大明王朝可是大一統帝國,此時南京作為首都,明顯位置太靠南了,對中原與北方的掌控力極低!

要知道首都是一個國家的心臟,可是因為信息傳遞、交通運輸的不便,距離首都越遠,軍情傳遞、政令傳達、軍隊調遣、糧草支援難度越大,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力就越弱。

如果首都一直定於南京,那麼在首都的帶動下南方的經濟會越來越繁華,而北方將會逐漸衰弱而導致人口無法增加,人口不足的北方將會麵臨更大的困境。

首都定於南京遙控北方防務,就必須麵臨一個戰略選擇——外重內輕還是內重外輕。

內重外輕戰略必然導致邊境力量不足,北宋覆滅之鑒猶在眼前;而如果外重內輕,唐朝安史之亂也是曆曆在目,朱棣自身也是通過鎮守北京逐漸做大,長安、開封尚在北方猶有此等弊病,南京遠在江南必然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而如果要保證塞方穩固,必須駐守重兵,但是一旦重兵囤積,很容易尾大不掉發生叛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朱棣選擇的辦法就是“天子守國門”,直接遷都北京!

偌大一個北疆和中原地區,重要程度比肩江南等地,所以遷都勢在必行!

這一點當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也曾考慮過,試圖遷都西安、開封等地,可最後因為一係列變故不了了之。

最後則是朱棣作為一位有著雄心壯誌與極大野心的英明皇帝,遷都北京之後可以將戰略中心集中於打擊北方遊牧政權。

北京作為南方糧食的集中目的地,同時也是九邊大軍軍糧運輸的起點,大部分北方邊軍的糧食都在北京的控製下,有利於穩固的控製軍隊。

更何況朝廷現在收複了嶺北行省,並且土豆也開始了推廣種植,隻要將重心放在治理嶺北行省上麵,大明未嘗不可永絕北虜之患!

總而言之,朱棣遷都北京不是一時興起,也不是什麼陰謀論,也是切切實實的國家大計。

定都南京首先不利於政權穩固,其次不利於國家戰略安全,最後不利於朱棣開拓進取、經略北方,而遷都北京實際上是實現了大明經濟文化中心的轉移,軍事防禦的重心轉移,對大明的統治有著深遠的好處。

所以,遷都北京,勢在必行!

就是不知道,那些個達官顯貴,會不會老老實實地配合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七零和死對頭在年代文裡吃瓜養崽 仙途之青帝登頂 殺戮輪回! 賭石異能 光影1942:改寫影視的戰歌 空無之路 全家都是大帝,隻有我老實修仙 搶我夫君?那我當你表嫂不過分吧 每月可以許願,道宗聖女淪陷 紅樓之姓賈非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