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會!
滿朝文武排班列好。
朱高煦此次站在了陛階之上,太子該站的位置。
先是七部尚書各自彙報了一下重要朝政,讓眾人了解一下大政方針的進度,而後才是解決其他政務的時間。
“諸臣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大太監小鼻涕高喊了一聲,按照流程沒事就可以撤了。
可今日這場朝會,注定會不簡單。
他話音剛落下,工部尚書宋禮就施施然地站了出來。
“皇上,臣有要事稟奏!”
“準!”
“北京新都宮殿已成,祈請陛下禦駕北京!”
“宋卿家辛苦了,既然新都已成,那朕意遷都北京,諸卿以為如何?”
朱棣高坐在龍椅上麵,開口就是一個王炸!
此話一出,滿朝嘩然!
遷都北京!
北京新都這麼快就修成了?
朝廷真的要遷都北京了?
群臣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遷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雖然他們早就察覺到,皇帝陛下有遷都的心思,可真當到了這一刻,群臣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南京可是帝王佳麗地,又是六朝古都,作為都城不好嗎,為何非要遷去北京那個苦寒之地?
這不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兒找罪受嘛!
七部尚書早就與朱高煦通了氣,所以此刻老神在在地沒有吭聲。
可其餘朝臣卻是炸開了鍋,尤其是那些南方臣子,反對的聲音最大!
他們本就是南人,去了北京能不能適應暫且不談,關鍵在於他們的家族產業基本盤可全都在南京!
這要是真遷都北京了,那一切可都要從頭開始,這對於南臣而言簡直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
當即就有人站了出來,高聲反對道。
“皇上,臣反對遷都北京!”
“奏!”
朱棣也明白,總會有蠢貨看不清形勢跳出來反對,所以他倒是沒有動怒,而是想聽聽這些蠢貨有什麼借口托辭。
這名官員一甩袖袍,開始侃侃而談。
“皇上,北方乃是苦寒之地,所產之糧並不能供應朝廷所需!”
“如若遷都北京,那糧食問題如何解決?”
朱棣沒有吭聲,而是給了朱高煦一個眼神。
老子都讓你做太子了,你總得出出力吧?
感受到皇帝陛下的目光,朱高煦隻能無奈接話。
“工部近幾年在疏浚大運河,現可保證漕運暢通!”
北京沒糧,那就從南方調糧,問題不大。
可此人早就預料到了,繼續追問道。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依靠漕運從南方調糧去北平嗎?”
“可太子殿下想過沒有,朝廷每年需要從南方向北京大量調集漕糧,僅在漕運一項就會損耗百萬石糧草!”
喲,有點意思!
朱高煦有些驚訝地看了此人一眼,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為了保證漕運暢通,沿途就需要養活大量的漕丁、纖夫,這些都是因為都城在北京的額外開銷。”
“而漕糧由南到北幾千裡運送,光是損耗與漂沒就得十成去了三成,這又是一大筆損失!”
“若是大明不遷都,僅此兩項就能為朝廷省下幾百萬石的糧食,用以發展民生難道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