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東宮。
群臣正在爭吵,自從他們來到東宮後,爭吵的聲音就沒有停止過,推諉,指責,怒罵,抱怨,各種和呂方相關的事情,不斷的響起。
太子舍人方長靜,平靜的注視著這一幕,卻是浮現出失望之色,往日間這一位位高談闊論的大臣,此時竟然都在推諉,把一切罪責都推給呂方,認為自己看錯人了。
從始至終都根本沒有去想,怎麼才能夠解決當前的危局,從而改變不利的局勢。
這不是他們愚蠢,而是他們的心思已經變了,不再和太子一條心了,今日離開東宮後,不知道多少人要去投靠晉王,或者是去見太宗陛下和高宗陛下。
太子黨已經搖搖欲墜,要是太子無解決之法,那麼今夜後太子黨就會分崩離析。
這讓方長靜憤怒,這一些表露愚蠢的家夥,就是太聰明了。
方長靜朝著太子看去,太子跪坐於桌案之後,此時麵無表情,一言不發,如同一座雕像一樣,在吵雜的場合中,顯現的極為特殊。
呂方的反戈一擊,對於太子是致命的,呂方地位太高了,也是太子的心腹,知道太多太子隱秘,其手中的證據非常致命,想要借此翻案的話,已經是不可能了。
方長靜忍無可忍,終於訴說出了眾人有意避開的禁忌。
“如今之際,對於殿下就隻有一條路了。”
“兵變。”
此二字說出口,聲音不大,可卻是把吵雜的聲音,全部都壓製下去,一時之間場麵寂靜下來,但旋即反駁的聲音就已經響起道:“不可。”
“萬萬不可。”
“是啊,兵變危險太大了。”
“根本沒有成功希望。”
七嘴八舌的聲音,不斷的訴說著難點,近乎一半的人直接開口反對,餘下一部分當中有幾位支持,還有一部分沉默。
這一幕全部都被方長靜注視在眼中,不由聲音激昂起來講道:“殿下已經步入絕境,儘管兵變千難萬難,可不搏一次,必死無疑。”
“天下間豈有廢太子能夠長命百歲者。”
太子抬手打斷了方長靜講道:“不必說了。”
“兵變是沒有成功希望的。”
“神侯已經離開神都,前往梁洲大梁城,這是聖人有意為之,正是在杜絕意外出現。”
“兵變必敗,隻是讓你們白白犧牲。”
“反而本宮這一次敗了,隻要心甘情願接受,雖然你們會遭受牽連,但會保住你們性命。”
“散了吧。”
太子也無心繼續開口了,揮手驅趕著眾人離去。
很快群臣就已經一一離去,隻有方長靜未曾起身,看著不在抵抗的太子,不由勸解講道:“呂方一事,是呂方狼心狗肺,非是殿下識人不明。”
“殿下豈能夠意誌消沉,被這一件事擊倒,您是要中興大周,開創盛世的明君。”
太子看著方長靜搖頭講道:“本宮放棄抵抗,不光是為了保住你們性命,也是為了大周。”
“奪嫡之爭繼續持續下去,對大周江山社稷是禍非福,呂方絕對不可能被晉王拉攏,呂方能夠背叛本宮,一定是太宗陛下出手了。”
“本宮雖然有中興大周的誌向,可並無把握能夠完成中興,反而太宗陛下有開國和治世之功。”
“大周在其手中,攀升到鼎盛,要是太宗陛下複辟,未來能夠平定甲子之亂,中興大周。”
看著方長靜要再開口,太子揮手不給方長靜開口機會,坦然開口講道:“本宮知道你想要說什麼。”
“這一次呂方的背叛,已經讓本宮知道,在眾多朝臣的眼中,是太宗陛下才能夠中興大周,而不是本宮。”
“人心向背,豈可抗拒。”
“繼續掙紮下去,隻是不斷內耗,自損大周的力量。”
“本宮就是姬氏的千古罪人。”
太子沉默下來,有一句話未曾說出,這是大周最大的隱秘,那就是昔年的真龍大天命,儀式,祭壇,全部都傳承下來,並未徹底的失敗。
姬氏一族當中,隻有太宗陛下這位老祖宗,才能夠繼承一搏,要是複辟成功後,有機會突破至神魔境界。
太宗陛下經曆開國大戰,大周能夠定鼎天下,太宗陛下出力極多,登基繼位後南征北討,威壓四海,大周之盛,遠邁夏商,這樣的功績才能夠接替太祖皇帝完成真龍大天命。
作為姬氏子孫,最佳的選擇,就是應該傾儘全力支持太宗陛下。
這一點太子早就知道,但一直不甘心,認為自己也能中興大周,現如今敗局已定,繼續掙紮下去,徒勞無功也就算了,關鍵是繼續折損大周力量,這就違逆自己的心意了。
方長靜沉默了,一直呆立不動,良久,方長靜站起身來,對著太子一拜講道:“臣已知殿下心意。”
“隻是有一言不吐不快。”
“殿下有保全大周之意,可晉王和聖人,還有太宗和高宗可是沒有。”
“大周落入到他們手中,不過是工具而已,任何一位上位,都非是社稷之福,大周最終難逃敗亡。”
“而天下對殿下忌憚甚深,要是殿下為太子,還有活命機會,如今主動放棄,不光是晉王和太宗他們要殺殿下,一些心存反意,支持甲子之亂的世家大族,也不會放過殿下。”
“等到被驅趕離開神都,殿下尋找機會逃匿,放棄宗室身份,隱姓埋名可保性命。”
方長靜看著無動於衷的太子,知道太子不會這麼做,顧全大局,仁厚,這也是支持太子的緣故,但這一些美好的品德,如今全部都是凜冽的殺機。
方長靜再一拜講道:“殿下珍重。”
“臣走了。”
方長靜轉身離去,走出東宮後,卻是來到了一間密室。
不久後,一位身披甲胄的校尉來到,方長靜看著來者,又看向密室的其他人,沉聲開口講道:“能夠來此者,皆是殿下心腹。”
“殿下離開神都後,必定有性命之危,以殿下為人,早晚暴斃於途中,所以我請諸位來此,就是要偽裝刺客,劫持殿下離去,保全殿下性命。”
“不求諸位一起動手,隻要安排一些人手,幫助我完成一些準備即可。”
“先生何出此言,殿下對我有救命之恩,區區富貴何曾在意,自當舍棄一切跟隨先生,一起營救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