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我不懂?”
“行了,我這有事,不跟你閒扯了,周末一起吃飯。”
這時,王星來了。
身邊還跟著剛剛從美國飛回來的唐斌辰。
“歡迎!歡迎!功臣歸來了!”
周不器起身,哈哈大笑。
唐斌辰有些疲憊,有點不太好意思,“我算什麼功臣,做了一點本職工作。”
“你還不知道吧?上個月朋友網的廣告費9500多萬呢,就是靠著你帶回來的廣告分發係統。等開放平台改裝完畢上線了,朋友網的生命力就極大的提升了。”
周不器的讚歎是由衷的。
前世的人人網、開心網都火爆一時,可很快就悄無聲息了。朋友網要想不步其後塵,就必須要加以改變。
除了在火爆的時候多賺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開放平台了。
facebook能風靡全球長盛不衰,不是因為facebook自身能夠不斷創新,而是早早地就開發出了開放平台,靠著全世界的開發者幫忙開發新的功能、新的玩法,來持續的給用戶形成吸引力。
人人網和開心網做開放平台時,都是2013年了,微博如日中天,微信也風靡全國了。不提前做好防禦,等臨死了才想著改變,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有了開放平台也不一定能成。
所以周不器早早的就盤算好了,朋友網首頁中顯示的名字,不是“朋友網”這三個字,而是“朋友圈”。
朋友網就是朋友圈。
這是最後的殺招。
等以後做移動通訊產品了,就把朋友網集成進去,把朋友網的信息流功能變成朋友圈,從而形成產品的迭代和關聯。
唐斌辰剛回國,需要倒時差,所以顯得很疲憊,周不器就說讓他先回家休息,放假三天。
唐斌辰卻搖搖頭,鄭重其事的道:“有一件事,我覺得咱們必須要行動,而且越快越好。”
“什麼事?”
“挖人。”
“啊?”
“從矽穀挖人!”
唐斌辰雙目發亮,就像兩個燈泡。
王星在旁補充道:“剛才回來,我們聊了一路,的確是這樣。紫微星的定位是智能和數據,這背後缺少不了技術的支持。可僅僅靠國內的技術力量是不夠的。矽穀才是高端技術的源頭。”
唐斌辰感慨道:“老板,這次我去facebook工作快一年,感觸頗深啊。以前我覺得我技術就夠厲害了,這次去了矽穀,才發現那邊的工程師,每一個都比我強。”
“不至於吧?”
“至少都不比我差。”
“華人嗎?”
唐斌辰無奈道:“隻能是華人,咱們想招外國人,人家也不來啊。華人就足夠了,矽穀各大高科技公司,華人都是中流砥柱,在各大研發團隊中都有位置。”
王星眯起眼睛,意味深長的說:“矽穀是標杆啊,他們在研發什麼技術,甚至在做什麼項目,我們都不知道。隻有把人挖回來,才能了解他們的內情,跟上步伐。”
直白的說,就是從矽穀巨頭的科研項目裡挖人回來。
最好能偷偷帶回一些代碼。
這已經是圈裡很普遍的潛規則了。
不止是科技圈,其他圈子也一樣。
比如醫學領域,去歐美的實驗室或者醫藥集團觀摩一段時間,回國之後,就模仿做出來一款相似的產品,在國內申請專利。寫出論文,說不定就能申請院士了。後來歐美發現了,就很抵製國內派出去的學習團隊。我們就隻能去韓日,也是模仿、申請專利。然後就發現,韓日的東西,特麼的也是模仿歐美的。
唐斌辰道:“據我掌握的情況,facebook正在做8個技術性的項目,有數據中心時間上的一致性、有流量控製、有分布式緩存,有容災措施、調度與監控、php的加速優化,還有haystack和scribe。目前來看,朋友網是比facebook強,可他們的技術儲備太強大了,等這些項目起來了,就能在體驗上超越朋友網。”
周不器暈乎乎的,又忍不住好奇:“簡單說一下,都什麼意思啊?數據中心的時間一致?”
唐斌辰道:“就是要分布在各地的服務器沒有時延。比如你在首都,在朋友網相冊中刪除了一張照片,可是南方的服務器如果不能及時跟進,南方的用戶在一段時間內,仍然能看見這張照片。”
周不器眉梢一挑,看向王星,“這跟程秉皓說的差不多吧?”
程秉皓說了,最近他要牽頭做一個新項目,讓資料庫能夠全國同步。比如微點百科,在首都修改了內容,要第一時間響應到全國所有服務器中,馬上修改。
技術都是相同的,運用到的底層算法邏輯是一樣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