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卻大有市場,這跟十幾年後沒什麼區彆。
在這種形勢下,京東日本不妨就以二次元為切入點,殺進電商市場!
沒想到,伍雨的貪玩之心,一下子給周不器的商業思路提供了新靈感。
“穿衣服,咱們走!”
周不器很高興,拉起伍雨,要出去。
伍雨眨巴著眼睛,“乾嘛呀?”
周不器笑道:“你不是說這個美少女戰士的手辦還缺幾隻嘛,咱們去買全了。順便多買幾個係列。”
“真的?”
伍雨眼睛亮晶晶的,很興奮。
周不器很豪氣的道:“當然是真的!這次,咱們買幾百幾千個帶回國!寶妹妹,你也去啊?”
薛寶珊輕輕搖頭,“我有點累了。”
伍雨就過去拉起她,“走嘛走嘛,咱倆一起去,可有意思了!”
三個人穿好衣服,又出發了。
薛姨媽都傻眼了。
這幾個人是怎麼了?多大的人了,還跟個孩子似的去買玩具?
……
第二天,薛姨媽、伍雨、薛寶珊和寧雅嫻,就帶著七八個箱子,包了架飛機回國了。
周不器留下了。
伍雨學姐給他提供了一個絕妙的思路,讓他靈感乍現,打算把電商的發展戰略一並定下來。甚至還給劉強棟打了電話,讓他來一趟東京。
在劉強棟沒來之前,周不器先把日本電商行業做了一個詳細的摸底。
得到的結果,喜憂參半。
相比於國內電商,日本的電商比較落後。
不過,這隻是模式上的落後,日本的電商模式很傳統,跟過去的電視購物、報紙購物、雜誌購物沒什麼區彆。
在日本,這些銷售方式統稱為“通販”,即“通信販賣”,在電視銷售、導購雜誌、報紙廣告、電話購物、網絡銷售等通信方式的購物模式,都一樣!
屬於二十年前的產物。
非常傳統,非常落後。
這是缺點。
同時,也有優點。
傳統就意味著穩定,就意味著成熟。國內的電商模式很先進,比美國還先進,可是不夠成熟、不夠穩定,隱患比較大,經常會出問題。
在日本,則不會有這些顧慮。
通販的三個特點:一,產品質量可信度較高;二,售後有保障;三,銷售環節規範,沒有國內的什麼“原單”、“尾單”或是“行貨”、“水貨”之分。
這些優點,就保證了日本電商的安全可靠。
日本最大的電商平台是樂天,擁有5000萬會員用戶會員免費)。隨後還有幾十家產生盈利的電商平台。
隨便一個超市,一個零售店,都可以開設自家的電商網站。
在這種情況下,也就不奇怪易貝兩度來日,兩度铩羽。亞馬遜也過得很掙紮了。
現有的電商體係已經非常成熟了,外來者要想破局,就必須用一些手段才行。要麼像亞馬遜那樣,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虧本運營,慢慢地做品牌、做服務,形成用戶口碑。
要麼……就要出奇製勝!
長時間地堅持和積累,京東日本很難是亞馬遜的對手,必須快刀斬亂麻,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征服這個市場。
怎麼出奇製勝?
這對國人來說,就比較簡單了。
國內的電商模式,各種花花樣都有,隨便借用幾招,就夠日本受用幾十年了。
去了京東日本那邊,周不器提出的二次元切入,立刻就獲得了劉睿的讚同。
劉睿道:“日本的電商環境很好,大城市化很好,人口高度集中,交通發達。同時,也有一個弊端,就是線下店太發達了。各種各樣的零售店和便利店,能夠提供最極致的服務,能夠提供足夠豐富的商品。東京的便利店密度,是燕京的7倍。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大家更願意去線下店購物。日本1.2億人口,真正的網購群體隻有3000萬。”
頓了一下,劉睿接著說:“根據我們的調查,日本的網購用戶主要是三類群體。第一類,退休的老年人和家庭主婦,常年在家,送貨上門更方便;第二類,雙職工家庭,夫妻二人都上班,沒時間去線下購物;第三類,就是二次元群體了,逃避社會,更喜歡虛擬世界。”
周不器問:“這三類的比例呢?”
劉睿豎起一根大拇指,“35歲以下的年輕人,是網購的主要人群。”
陳東笑著說:“日本的通販,可不隻是網購,還有各種通信平台的銷售。老年人和家庭主婦天天在家看電視,更容易被電視購物誘導。”
周不器撇嘴,“那都是十多年前的產物了。”
劉睿道:“的確,整個通販產業,其他平台的業務都在萎縮,網購的份額越來越大。日本社會雖然僵化、固化,終究會隨著時代在進步。我們在這個時候入場,時間選擇得很好,可以搭上時代的順風車。易貝去年又殺回日本了,也是因為看到了機會。”
周不器點了點頭,“行,等明天老劉過來了,咱們談談京東日本的大戰略。現在這形勢,我覺得要破局,隻做b2c還不夠!”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