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幸的是國家和校方都深刻地認識到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意義。
有紫微星進來推動,自然要高高興興地配合。
在這個集成電路中心的資金來源方麵,紫微星有過要求,要求紫微星和政府、校方是1:1:1的出資比例。
也就是說,紫微星出5億,政府也必須出5億,校方也要跟進5億。
三方共同出資,把這件事推動起來。
這個方案談成了。
紫微星還要求,要擁有這三筆資金的最終批複權,結果就被學校拒絕了。這個集成電路中心掛著紫微星的名,卻是學校的資產,要利用學校的科研力量。
後來,紫微星退而求其次,要求擁有自己出資的那5億經費的審批權和監督權。剩下那10億元,由校方來管理。
這個方案得到了通過。
校方也是體製,跟體製的合作一定要萬分小心才行。
這也是華為的奮鬥史令人動容的原因。
國外的科技企業,可以跟高校合作,給錢資助他們做研究,研究成果共享。很多數學家、物理學家、材料學家等等跟公司業務沒有直接關聯的專家,公司不需要聘請,直接跟高校的教授合作就行,省錢省事。
可國內就不行了,首先是高校裡的科研力量不夠強,再就是學術研究的種種弊病太多了。華為想搞高精尖的科技創新,就離不開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材料學家等一大批跟自身主業沒有直接關聯的科學家。忌憚著跟國內高校合作,那就隻能自己花大價錢養著了。
搜狐大廈背靠著清華。
這個資源如果不用的話,真是太浪費了。企業培養人才的數量,肯定不如大學那麼多。這個紫微星清華集成電路中心所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可能都進入紫微星,會供養給國內整個芯片產業。
這裡是首都,是五道口的清華科技園。
一旦發生分歧了,紫微星這邊幾分鐘就能上門跟清華理論了,甚至可以通到更高層。華為就沒有紫微星這樣的地利人和的優勢了。
這個集成電路中心的紫微星一方的負責人,就是梁靜。
這次,她是過來彙報調研結果的。
周不器先開口了,“你不是去南邊了嗎?”
梁靜道:“嗯,我跟李學令見了一麵,簡單地說了o和yy合作的事。聽說劉任出事,就回來了。”
周不器擺擺手,避開這茬,“說說吧,研究中心怎麼樣?”
梁靜遞上來了一個文件夾,大概有十幾頁的a4紙,沉聲道:“不太好。”
周不器翻開文件夾,快速地瀏覽他的調研報告,頭也不抬的說:“可以想象,我們是有心理準備的。否則也不可能主張要有資金的審批權和監督權。”
梁靜道:“主要有四個問題,比較突出。”
“嗯。”
“第一,學術造假嚴重,造假成本太低。”
“這對我們來說不是問題,集成電路的研究不單是學術研究,是要真正拿出科研成果的。我們也有專家,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對這一點,周不器比較放心。
集成電路不是數學、分子生物學,不是停留在紙麵上的理論,是要真正地拿出設計圖,甚至要流片見成品的。
像漢芯那樣拿著國外的芯片換個圖標去冒充,紫微星這邊也有科學家,很容易就可以辨彆出來。
梁靜接著說:“第二,學風浮躁,很多人做這個是為了升官發財,為了出名當院士。”
周不器道:“人之常情,彆拿聖人的標準去要求科學家。在這方麵,紫微星參與進去了,可以嘗試著解決。之所以浮躁,是因為名利沒有和學術成果掛鉤。很多人沒有學術成果,可靠著走關係走背景獲得了名利,這我們管不了。很多人做出來了學術成果,可因為性格不好或者得罪了一些人,也沒能獲得名利,這一點,我們可以加以改善!要給那些真正做出成績的人名和利!官位我們給不了,但我們可以給錢!隻要有了技術突破,就要給出足夠耀眼的獎勵。嗯,這一點回頭再研究,要把獎勵機製做起來。”
不求名不求利,一輩子默默奉獻的科學家,國內有很多。
但他們不是人,是聖人。
這是嚴重違背人性的。
不能拿這樣的標準要求每一個人,自私貪婪,追求功成名就才是人性,才是人之常情。體製裡的標準很多都是麵向聖人的,要求企業家不要貪錢,要求科學家不要圖名,要求勞動者不要犧力,要求年輕人不要躺平……
企業裡的製度則不一樣。
要以最大的惡意去揣度人性,假設所有人都是壞人,都是王八蛋。然後這些王八蛋們在這套體係之下,都被約束住了,都在積極向上地拚搏,創造出巨大的價值。
其實就是資本行為。
不扯什麼家國情懷和民族感情,什麼都不如直接給錢最實在。
錢到位了,什麼都有。
國家和清華不可能給科學家發太多的錢,最多就是給一些榮譽,尤其是老派的科學家們,生活普遍都很清苦。
在這方麵,紫微星要有所改變,要讓那些為自家公司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名利雙收。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