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業務由許亮傑分管,隻要抓住機會,他就會不遺餘力地推動。
不過他說得很對,互聯網產品的本土化特色非常重要。
這也是今天這個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周不器利用先知先覺和今生的從業經驗總結出來的產品規律。
正如付紅亮之前說過的,即時通訊軟件似乎天生就是為手機而生,兩者在基因上深度契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聊天產品的統一化很明顯。
國內是微信,歐美地區主要是ine。
有什麼區彆?
微信有兩大核心功能:聊天和朋友圈。
hatsapp的功能很單一,就是純聊天。
這樣的差異不是來自產品的設計,而是產品背後的企業戰略。hatsapp是facebook旗下的子公司,子公司要服從母公司的大戰略。
朋友圈,包括開放平台、信息流廣告的個性化推薦、興趣圈、等功能,都屬於facebook的主營業務。
hatsapp不能搶母公司的利益。
這就導致hatsapp的功能嚴重不足,無法滿足用戶的所有使用需求,也就導致無法壟斷市場,歐美市場又出現了若乾個聊天app。
比如hatsapp隻能發文字和圖片,卻不能打語音電話和視頻電話。用戶們想語音或者電話,就要使用skype,或者facetie、teegra等產品。
&nessenger,功能很強大。可以把電腦上的facebook轉化為手機端。這是一款以“朋友圈”為主,聊天為輔的產品。這並不是一款定位於聊天的產品。
總之,facebook的戰略結構問題不少,並導致自身競爭力下降。造成這樣的原因,其中一條就是因為hatsapp不是facebook自己原創的項目,是hatsapp成長起來之後,facebook斥巨資並購而來的。
僅花錢還不夠,facebook還要足夠地放權,遵從hatsapp創始團隊的產品理念,導致這款產品跟自家的公司的戰略契合不深,沒能夠最大化地利用好這款產品,給競爭對手留出了生長的空間。
這是歐美市場。
亞洲市場還不一樣。
國內的微信有統治級地位,韓日也差不多。
韓國的民族主義太強,排斥外國貨,認為隻有本土的才是最好的,統治市場的是本土出品的kakaotak,基本就是山寨版的微信。開始的時候,是微信模仿他們。到了後來,微信的每一次功能更新,韓國人都要追隨著模仿。
日本又不一樣了,日本的聊天軟件叫ine,跟其他國家的聊天軟件有著本質上的區彆。
彆的軟件,是“聊天+朋友圈”的設計。
因為手機端的聊天好友,更多的是熟人社交,所以搭配的是熟人好友的信息動態,屬於熟人社交網絡。
可日本的本土性格很明顯,他們都喜歡把自己保護起來,對個人隱私極其看重,哪怕對身邊的親戚、同學、朋友,也不想分享個人動態。
他們更推崇的是陌生人社交網絡。
也就是說,推特模式在日本會比facebook模式更受歡迎。也是yikyak能夠在日本迅速脫穎而出的主要原因,這款產品能夠跟國民性契合。
日本的用戶不願意把個人信息分享出去,卻喜歡關注彆人的信息動態。
可大家都不分享,去關注什麼?
這就是陌生人社交的精髓了,去關注明星、名人以及一些重要的官方賬號,去關注這些公共信息。
韓國人很痛恨日本,可這不影響賺錢。韓國人就敏銳地抓住了這樣的國民性,在許許多多的歐美聊天產品席卷日本市場的時候,韓國人開發出了ine,放棄了其他產品“聊天+朋友圈”的熟人社交網絡模式,而是采取了“聊天+推特”的陌生人社交網絡模式,一炮而紅!
ine的誕生已經很晚了,可因為太契合日本的國民性了,很快就打敗了所有產品,成了統治級app。
這一世,周不器要拿下日本市場,就不會給韓國人留下機會了。
這也是紫微星進軍日本後,沒有像百度那樣做搜索,而是上來要做yikyak的原因。這不僅僅是一家網站,更是為以後占領移動互聯網市場做鋪墊。
歐美市場的o,可以是“聊天+朋友圈”模式,去搶facebook的地盤。在日本市場,應該是“聊天+yikyak”的模式。
更多的國家行情,周不器不了解,他沒去過。海外市場,他主要去的就是美國、英國、日本等幾個國家。
但總體思路也就是這樣了。
要麼是熟人社交網絡,要麼是陌生人社交網絡。
這就可以按照許亮傑的中台思維來運營了。
把功能模塊化。
聊天、朋友圈、興趣圈、yikyak、附近的人、搖一搖、文件傳輸、掃一掃、直播等功能都模塊化,以中台的形式都做出來。
相當於後勤給廚房裡提供的食材。
然後,前台的廚師們,就可以根據自家客人的用餐喜好,把手裡的食材進行取舍、加工、調味,做出滿足客戶喜歡的美食了。
yikyak在日本市場已經做起來了,比較成熟了。
對唐斌辰來說,最難的一關已經過去了。接下來做日版的o,就容易太多了,做好聊天功能,把yikyak整合進去,大功告成!
……
歐美市場競爭壓力大,不管怎樣,日本市場一定要拿下。
唐斌辰信心十足。
這還不到一年,yikyak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社交媒體了。眼下他要競爭的是紫微星國際集團更高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