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聯來日本參加世俱杯,要踢兩場比賽,一場是半決賽,一場是決賽。
半決賽已經踢完了,5:3戰勝了本土球隊大阪鋼巴。
然後,就鬨出了不小的矛盾。
矛盾的雙方是大衛·吉爾和三德子。
曼聯來一次亞洲不容易,既然來了,總要安排一些商務活動,在當地收割一波。三德子現在主管外部商務,能力是真不錯,很快就聯係了三家讚助商,本田汽車、yanar農用車和營養補充產品anda。
這都是小來小去的合作,主要就是帶幾個球員過去,公開亮相一下,表明雙方的合作。然後,這三個品牌的產品以後就可以在老特拉福德球場內的廣告牌上展出了。
這三份合同,每年可以為曼聯帶來260萬英鎊的讚助收入。
可是,商務活動是把雙刃劍。
賺錢了不假,可這會讓球員分心,會影響到球員的比賽狀態。
尤其眼下是世俱杯決賽!
這是曼聯第一次參加世俱杯,萬一爆冷輸球了怎麼辦?到底是冠軍重要,還是賺錢重要?
弗格森大怒。
大衛·吉爾就出麵找三德子理論。
周不器就隻能去了曼聯下榻的酒店,把三德子給批評了一通,“我一再強調,要競技優先、競技優先!開拓商務市場的前提,是要確保競技上的優勢。”
三德子還不太服氣,“我已經準備得很好了,簽字活動就在這家酒店裡,球員們穿好衣服,過去跟讚助商握握手、在記者麵前拍個照,活動就結束了。三個活動,前後也就一個小時。弗格森就是借題發揮。”
“借題發揮?”
“此前的英超比賽,曼聯和熱刺打平了。這次長途飛到日本打世俱杯,球隊狀態肯定不太好。這是他對球隊的管理出了問題,跟我的安排無關。”
“狀態不好,就更要以競技為主。”
周不器有點無奈。
從這件事也看出來了,三德子做生意是個能人,可一定要使用得當。一旦處理不好,他就會對球隊的競技造成破壞。
不過,也不能過分批評他。
簽下的讚助合同,這是給俱樂部賺錢,又不是進他自己的腰包。從道理上來看,他做得也不算太過分,三個商務活動,前前後後隻有1個小時,還是在酒店之內,已經做到極致極簡了。
“弗格森是這支球隊的靈魂,他為球隊服務了幾十年,要給予他充分的尊重。”周不器想到了什麼,忽然問,“對了,弗格森的薪水是多少?”
“算上獎金,大概400萬英鎊。”
“有點少吧?”
“嗯,大概是穆裡尼奧的一半,比溫格、貝尼特斯都少。”
“加薪吧。”
“啊?”
三德子覺得這個年輕老板的思路太跳躍了。
周不器道:“固定薪資的方式弊端太多了,充滿活力的行業,一定是基礎薪資加提成的方式。”
三德子道:“他基礎薪資是360萬英鎊,獎金會跟球隊成績掛鉤。”
周不器瞥他一眼,“可以有周邊分成。”
“嗯?”
“英超球隊的教練是大家長製,就像電影的製片人。好萊塢的大製片人,收入裡除了能拿到基礎薪資外,還能拿到票房分成,這就相當於足球裡的獎金。可是,電影還有周邊和衍生品收入。大製片人還能在周邊上獲得分成。”
“你是說……”
三德子恍然大悟,頗有些驚訝,這是要讓出一部分商務活動的收入分成給弗格森?如果他的合同裡有這樣的條款,弗格森就也要想辦法平衡競技和商業之間的關係了。
這個年輕老板,可真是不一般啊,觸類旁通……這是要走出一條跟現行足壇完全不同的發展路線了。
周不器淡淡地道:“曼聯一定要改革,不能過分專注於競技,因為俱樂部要發展壯大。也不能過分專注於商業,因為球隊要獲得冠軍。一定要做好這個平衡。對弗格森來說,他最大的追求就是冠軍。這就注定會導致他成為曼聯改革的阻力。”
想要推動改革,要麼是大刀闊斧、人頭滾滾;要麼是春風化雨,把利益許諾出去,大家互利共贏齊心協力。
弗格森是曼聯的靈魂,肯定動不了。
那就隻能想辦法把他拉過來,讓他支持改革,支持曼聯的商業化發展之路。
三德子覺得這個思路太對了,問道:“要怎麼做?”
周不器問:“這種廣告牌讚助,大約能拿到多少?”
三德子道:“最主要的讚助商,肯定還是球衣讚助和球衣冠名,球場廣告牌屬於邊緣讚助,現在的收入才勉強過1000萬英鎊。”
“有多大增長空間?”
“首先就是可以增加更多的廣告牌,其次就是提高廣告牌的收費標準。如果沒有阻力,我認為3年之內可以做到2000萬英鎊的收入。”
“不夠!”
周不器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