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陽道:“國內的企業,普遍都任人唯親,這也正常,全世界也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隻任人唯賢。互聯網行業能夠迅速地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足夠的包容,對人才的渴求。可是蘇寧不一樣,任人唯親太嚴重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觀念上的轉變太難了。”
賀陽很無奈地說:“對,就比如蘇寧易購現在的那個cto,今年才30歲。這也不算什麼,對互聯網公司來說都正常。但是,這個年輕的cto,其實是張家的親戚,是關係戶。”
“呃……”
周不器就很無語。
賀陽道:“他們的內部的事情,我們不太了解,是老程找人,認識了他們的一個技術總監。據那個人說,他們的研發管理成熟度,也就是的1級階段,根本達不到2級。”
“不至於吧?”
周不器多少有些驚訝。
&n是一個關於成熟度的評估模型,主要分為5級。
&n1,就是初始級,指不可預測並且缺乏控製;
&n2,是可重複級,可以重複以前的主要經驗;
&n3,已定義級,過程被描述,並且得到良好的理解;
&n4,已管理級,過程被測量並受控;
&n5,優化級,關注過程改進。
除了評估係統、軟件之外,很多時候這套模型可以用來評估一個人的思維結構,從而判斷他是否能夠獲得晉升,甚至成為高管序列。
就比如最近校內網鬨出來的一件不小的紛爭,導致5人辭職、3人被開除,爭議性很大。
事件的起因,是張緒豪成為校內網實際控製人後,要提拔一個校內團購副總監,候選對象是陳暢和劉豫東。
兩人都有過很出色的運營成功案例,一個負責化妝品,一個負責電子產品,都拿出過很漂亮的成績單。
&n等級。
陳暢給出來的運營材料,以及晉級答辯上給出的說明都過於鬆散,隻是對過去案例的描述,文檔缺乏深度和思考性,缺乏總結和定義性的描述,這就是介於12之間,幾乎沒什麼可重複性。
劉豫東就不一樣了,他參加的每一次團購運營,都會給出詳細的流程文檔,不僅有經驗的總結,還把規律給總結了。下一次的團購活動運營時,依靠上一次文檔的所有總結出來的規律往裡套,發現全部應驗!
這也就意味著,類似項目的運營被歸納成公式一樣的準則了。
下次做這類項目的時候,即便劉豫東不參與,彆人隻需要根據他寫出來的這些文檔、流程、總結、公式,就可以做出跟他差不多的業績成果!
&n2了,已經達到4的水準了。
彆說晉升為校內團購的副總監,甚至都可以破格晉升讓他成為校內網的副總裁。
能力分很多種,一種是自己做的能力,一種是帶領彆人一起做事的能力,一種是指導彆人做事的能力……很顯然,越是靠後的能力,越適合做管理,晉升的空間就越大。
劉豫東做的團購運營業績也許不如陳暢那麼好,可這是不同的業務,由不同的產品屬性決定的。
但有一點可以看出來,陳暢的能力點加在了單打獨鬥上,劉豫東則是有著更強的控場能力。
這種時候做選擇,就沒辦法了,隻能選擇晉升劉豫東。
這就存在問題了。
尤其在一些層次比較低的員工看來,他們就很難理解,就會認為這裡麵存在著一些職場不公的現狀。
憑什麼陳暢的業績也就更好,最後晉升的是劉豫東?
黑幕!
然後,就有人挖掘出來了,劉豫東是複旦大學畢業的,跟校內網新上任的張緒豪都是屬於“魔都幫”。
接下來就出事了,陳暢很不高興,遞交了辭職報告,她的幾個親密手下有的選擇了辭職,還有的在公司裡散布謠言。
張緒豪也挺狠,直接就殺雞儆猴,開除了好幾個。
事件已經平息了。
即便如此,周不器這次回京,也把張緒豪狠狠地批評了一頓,說他團結同事的水平太差,處理手段過於簡單粗暴,造成了優秀員工的流失。
好在不是什麼太優秀的頂尖人才。
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並找來了賀陽和韓樂水教授,把這個比較失敗的晉升案例做成模板,總結經驗、歸納教訓,在紫微大講堂裡講給更多的管理者,大家共勉。
&n1的水準,這就很驚訝了。
這得差成什麼樣?
賀陽道:“具體情況咱們不了解,也不好隨便下定論。不過,我和老程都有同樣的分析,這裡邊可能是ib在作祟。”
“嗯?”
周不器眉梢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