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上了飛機,出發去歐洲。這次出差時間比較短,寶珊和琳琳都不去,薛姨媽也不想折騰,還得不停地倒時差。
除了兩個秘書孫莞然和寧露之外,就隻帶了蔣冰婕和李心婉兩個女孩子一起,她倆很清閒,平日裡也不怎麼接工作。
晚上出發,到了歐洲那邊,基本也是晚上,休息幾個小時後就天亮了,所有的工作在第二天進行,就不需要太勞累。
在飛機上,周不器跟陸器通了話,著重說了收購漢莎it基礎設施部的案子。劉強棟對於京東物流的一番論調,讓周不器對紫微雲拓展光纖業務有了更深的一層理解。
光纖之於雲計算的作用,是實實在在的核心價值。
跟物流之於電商的作用,幾乎一模一樣。
物流,是運送電商中的商品;光纖,是傳輸雲數據中心裡的數據。
陸器給出了很明確的說法:“在不考慮經濟成本的前提下,我百分之百地支持庫裡安的思路。”
“他說服你了?”
“沒有,我們沒有在這個領域展開過談話。不過,昨天……就是周末那天,我去見了好幾個運營商公司的高管。”
“說什麼了?”
“主要是一個關乎數據和光纖的判斷。”陸器頓了一下,“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數據爆發的時代,數據規模的暴增,不僅需要更大容量的數據中心來存儲數據,也需要更多更優質的光纖網絡來傳播數據。”
周不器點了點頭,這不算什麼太驚訝的觀點。
這是必然的。
陸器接著說:“可是,移動互聯網的產品,讓運營商們都陷入了驚慌失措之中。比如我們的o,這種ott的模式,讓短信業務受到了致命打擊。還有skype,甚至讓通話業務都受到了影響。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們會嚴重地吞噬原本屬於互聯網服務運營商的利潤。這種提供商和運營商的不平衡發展,就有可能導致市場的畸形。”
“嗯!”
周不器對這種分析有著很清晰的認識,結合著先知先覺,他自信自己在這方麵的思維先進性就是世界的第一人。
投資的動力是什麼?
是信心。
是對未來賺到更多錢的信念。
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浪潮下,全世界的運營商們都受到了互聯網巨頭們的殺威棒,ott模式嚴重傷害了原本屬於運營商的利潤。
這是人才因素決定的。
最優秀的人才,都跑到互聯網巨頭那裡去了,他們會不斷地創新,不斷地給出許許多多的奇思妙想,然後把其他各行各業的利潤都搶過來。
以高科技的名義,去其他行業瘋狂地掠奪,並給出了一個很好聽的說法:“讓互聯網給其他行業賦能。”
所有被互聯網盯上的行業,基本上都要淪為幫助互聯網巨頭賺錢的工具,核心地位被互聯網巨頭搶走了,自己隻能成為附庸。
比如出租車行業,本來出租車是核心,網約車出現後,互聯網平台成了這個行業的上帝;
比如轉賬、存儲、借貸的銀行產業,本來銀行是核心,互聯網金融出現後,銀行變成了互聯網的風險擔當和小金庫。
又比如影視行業、音樂行業,廣告行業、銷售行業、服裝行業、媒體行業等等,互聯網統治了這個世界。
當然也包括運營商行業!
這就是人才聚集的馬太效應。
互聯網太強了,所以世界最頂級的人才,都進入了互聯網行業。這就導致互聯網的整體行業智商和創新能力,要遠遠地領先所有其他的行業。
然後,就沒什麼客氣的了。
智力碾壓。
互聯網開始吞噬一切。
用國內的話來說,就是資本的無序擴張。這顯然是一個非市場經濟的描述,卻可以有效地避免互聯網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貪得無厭。
國內有辦法遏製這種勢頭。
在歐美這些奉行市場經濟自主調整的發達國家就不行了,就必然會導致互聯網巨頭的市值越來越高,越來越膨脹。
其他各行各業,都難免受到傷害變成附庸。
可是,附庸就意味著缺乏奮鬥熱情和投資信心,這是不可抗拒的人性。
就比如,小明投資10萬元,在家開了一個麻辣燙店,人流很旺盛,每個月可以賺1萬元,預計10個月就能收回成本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生意。
可是,如果小亮看到了麻辣燙的客戶很多,就跑到了麻辣燙外麵賣唱,幾乎是零投資,每個月卻可以賺2萬元。
這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