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5款是暢遊的遊戲!堪稱是統治地位了。
張一明心下就比較舒服了,看來周老大不僅對紫微星的很多產品的數據不了解,對暢遊那邊的情況也差不多。
嗯,能夠理解。
他管著那麼多攤子的事,就不可能把很多業務上的事都知道。
張一明接著說:“除了遊戲之外,剩下的3款用戶過億的手機app,分彆是o,facebook和uc瀏覽器。”
“難怪!”周不器這下也就明白了,“原來uc在海外市場發展得這麼好。”
看來uc在自己的帶領下,做得比前世好多了。
不算穀歌係和蘋果係的應用,uc瀏覽器的用戶規模都能排到世界前三了。
引來了微軟的青睞,也就太正常了。
隻是沒想到,他都沒怎麼關注過uc集團,也完全沒給uc的海外業務發展提出過什麼好主意……uc瀏覽器怎麼就在海外火起來了?
稱霸了港澳台、新馬泰,這不奇怪;拿下了日本市場,這也正常;沒想到,竟然還殺進美國市場去了。
要不是uc瀏覽器在美國市場產生了影響力,微軟說不定也不會這麼重視。
張一明讚歎著說:“之所以能發展這麼好,也是你的戰略設計很完善。戰略製定好了,接下來的細節就是贏多贏少的問題了,總歸肯定贏。”
“少來恭維我!我知道,我根本就沒幫上忙!”
周不器說得很坦誠。
就有點無奈。
這麼大的事,竟然在電話裡說起來了,早知道就晚點回老家了。這種事情,還是當麵交流更合適。
張一明很奇怪地說:“哪能呢?沒有伱從全局上的戰略設計,uc瀏覽器怎麼可能會發展得這麼好?也不可能在短短半年之內,就在美國擁有了700多萬手機用戶。”
“啊?”周不器是真的有點暈,不知道自己作出過什麼貢獻,“什麼啊?”
張一明道:“傅勝啊。”
“傅勝……”
周不器扯了扯嘴角。
恍然大悟。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傅勝拿著周大老板的投資,在美國創辦了一家名為熊貓移動的公司,主要麵向的就是移動互聯網市場。
一開始,這家公司的名字叫“獵豹移動”,可市場反應並不積極。後來周不器就提出建議,說是老外都很喜歡熊貓,還可以蹭著全球爆紅的動畫電影《功夫熊貓》的熱度,甚至可以從紫微星環球這裡拿到“功夫熊貓”的動畫商標。
傅勝接受了意見,就改名叫“熊貓移動”了。
果然一下就爆發了。
這家公司的經營策略也很簡單。
就是靠著挖掘安卓係統的漏洞,以及利用現在用戶對智能手機使用的不熟悉,通過一些app的後台操作,來做一些遊走在法律邊緣的勾當。
此前傅勝曾得意洋洋地跟周不器彙報過,說他的熊貓手機助手、熊貓清理大師、熊貓安全衛士、熊貓守護、熊貓刷機等產品矩陣,已經發揮出了極大的威力。
過去一年,熊貓賺了足足1.2億美元的營銷收入!
今年,熊貓的產品、技術和業務流程成熟了,可以進一步地擴大市場了,預計年收入可以達到4億美元!收入的模式,主要就是推廣費。
比如用戶在手機裡安裝了熊貓係的產品後,而uc瀏覽器購買了熊貓的推廣服務,那麼用戶的手機裡就會不斷地跳出uc瀏覽器的廣告,去引導用戶下載安裝。
這還不算什麼,還有捆綁安裝。
熊貓手機助手、熊貓清理大師、熊貓安全衛士這類產品,都能拿到係統的最高權限,這就很猛。
比如用戶想要下載“潘多拉”這款app,在下載、安裝成功之後,用戶就會驚訝地發現……咦?竟然還買一贈一了,安裝好潘多拉後,連帶著也把uc瀏覽器給安裝上了。用戶因為喜愛潘多拉,就可能會愛屋及烏的成為uc瀏覽器的忠實用戶。
還有更狠的。
就是直接後台操作。
到了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熊貓係的app就開始後台啟動了,就開始悄悄地給用戶手機裡下載安裝uc瀏覽器了。
等第二天用戶打開手機,就會發現有一點小變化。有的用戶不喜歡,可能就卸載了;有的用戶耐受性比較強,反抗意識比較弱,可能從此就成為uc瀏覽器的用戶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