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形成了財閥。
一旦這個大體係形成了之後,就成了不可撼動的巨無霸了,韓國的gdp的四分之一都是由三星集團來貢獻的……不管誰入主了青瓦台,誰敢動李家?三星躺平了,整個韓國經濟就崩了,總統就得下台。
韓國的司法體係有很多問題,這種方式就是李家保護私有財產和家族權力的有力手段。
周不器也就看出來了,在kakao集團飛黃騰達,估值達到了120億美元之後,金凡秀也開始謀求後路了,也想財閥化地發展了。
麵對周大老板,金凡秀也不敢遮遮掩掩,很坦誠地說:“現在的kakao裡,股東結構主要是三方。你,現代和我。鄭家不參與管理,你也很相信我,所以我能保持對這家公司的控製,讓這家公司按照我的思路去發展。”
周不器滿意他的直率,“我不是韓國人,kakao在你的掌控下才最合適。”
金凡秀道:“kakao接下來要多個業務線同時出擊,跟市場中的那些競爭對手去博弈。這就需要更多的資金。可是,一旦引入了新的有影響力的股東,會讓kakao的權力結構更複雜。”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不想進一步地稀釋自己在kakao集團中的股份了。
比如kakao集團接下來要做支付業務,這需要大量的錢,如果去融資了,就會讓kakao集團的權力結構更複雜。
金凡秀的股份也會稀釋。
各方的利益都要考慮,這就會加大他對kakao的管理難度。
如果是控股拆分就不一樣了。
把kakao的支付業務分拆出去,成立一個單獨的子公司kakaopay。然後,用kakaopay的名義去融資,稀釋20的股權,就拿到錢了,就可以發展業務了。而kakaopay的80的股份都掌握在kakao集團手中,金凡秀就可以通過對kakao的掌控,牢牢地掌控住kakaopay,而不需要在乎kakaopay中其他小股東的態度。
隻要kakaopay未來上市之後,kakao集團能確保持控股51以上,kakaopay就永遠沒跑。
許許多多的子公司都這麼搞,一個網格狀的股權控製的財閥體係就算形成了。
一旦真的形成了,就不僅是權力了。
就蘊含了巨大的利益。
這些利益,都是掌握著權力的股東從不掌握權力的股東手裡剝奪而來。
這一套國內也有。
隻不過沒有韓國玩得這麼極致。
周不器聽過太多了,當然知道這裡麵是怎麼回事,很平靜地說:“這並不符合我的企業經營理念,這是對投資人的背叛。投資是為了賺錢,這沒錯,可對企業來說,每一個投資人都是天使,在關鍵時刻,是投資人出手相助渡過了難關。中華曆史伱也有所了解,跟韓國曆史其實都一樣。都是飛鳥儘、良弓藏,都是狡兔死、走狗烹;都是隻可共患難,不能共富貴。我不希望這樣。”
金凡秀歎了口氣,表情掙紮。
周不器接著說:“我做紫微星的時候,從第一天就告訴了我們每一個合夥人,我們絕不能讓我們的投資者失望!這是我做企業的原則。”
頓了一下,他接著說:“你也看到了,不管是紫微星,還是紫微星國際,又或者是紫微星環球,公司裡都是把所有的業務全部放在一個地方。我不去玩任何財技,把公司拆得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各種大家看不清,投資者不知道你投的是什麼東西,不知道你下麵有什麼漏洞把它挖出去。”
公司裡,股份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掌握公司的權力。
有了權力,小股東也能把大股東玩死。
韓國的這種財閥體係,就最容易玩這種手段。無數的公司之間股權結構上相互交叉、層層遞進,你控製我、我控股你……
不掌權的人,根本看不懂。
這種複雜的體係,甚至稅務部門都查不明白。
這樣一來,就可以隱藏財富了,就可以轉移財富了。
今年韓國的首富是李建熙,三星的家主,福布斯給出的身家財富的評估隻有100億美元……怎麼可能這麼少?像三星集團這種內部結構極其龐大、股權結構極其複雜的大財閥,其實就像是一個國家了。表麵上看,三星的利益屬於三星所有的股東,每一個股東都應該為此高唱讚歌;實際上,隻有權力才有利益,李家掌握著三星的權力,就可以任意地剝奪那些稀裡糊塗的歲月靜好的股東們的利益。
周不器向金凡秀說這番話的意思很明確。
彆拿我當傻子!
我是一路打拚出來的,我可不歲月靜好!
金凡秀就有些失望,“這樣的模式,可以通過許許多多的控股類子公司引入更多的股東,招聘更多的員工,建立起更龐大的……”
周不器擺了擺手,打斷了他,“不過,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國情。我的原則不一定適合你。”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