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8章服從性
這其實就是服從性。
服從性強的團隊,往往執行力會更高,更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做出來一些驚人的成果。
鄭曉麗現在要帶領雅虎轉型,就需要一個有著強大執行力的團隊。
美國這邊顯然不行。
創新和服從是反義詞。
服從就是聽話。
創新是不聽話,彆人都向右,我偏偏向左,這就是創新。創新就是對傳統的拋棄,是對權威的挑戰。
美國這邊的社會環境,更有利於創新。
可國內的環境,服從性更強。
還真是這樣的道理!
誰的軍隊軍紀嚴明,誰的軍隊戰鬥力就強。
為啥?
放在互聯網行業的的開發和運營環節裡,創新性當然也很重要,可是在創新和服從之間做取舍,到底哪個更重要?
很顯然,鄭曉麗選擇的是後者。
許亮傑緩緩地說:“這個春節,我跟曉麗就這個話題聊過很多次,開始還有些困惑,可越到後來,越覺得她的這個產品思路可行。紫微星國際就算分拆出來了,可是在用人做事方麵,我們終究跟美國人少了一層關係,不可能像穀歌、微軟那些本土公司做得那麼好。想要有長期的更長久的競爭力,就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好國內的優勢。”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蓬勃發展裡,國內的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勢頭可比矽穀巨頭強多了。隻要不是太高科技的領域,矽穀都要向國內學習才行。
鄭曉麗道:“服從大數據,做大數據的奴隸。可是,大數據是神啊,服從於大數據,可以隨時都有著來自神的指點。”
“啥?”
可怎樣找到這樣一個項目?
美國人那邊是一拍腦門,靠著某一些的靈感上的奇思妙想,可能就想出來了,然後就一腔熱血地開始創業了。
其次,就是先知先覺了。
尤其微點安全衛士、校內網、朋友網等項目,幾乎都是他的個人原創。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先知先覺的作用越來越弱,創意當然就會越來越少。
這水平可以。
可以說是各有千秋。
第三,如果做成了,這就是一條新路。
“嗯?”
至少忽悠人的水平,深得自己的真傳。
如果能把服從性的優勢給利用起來,那國內互聯網企業就真的可以挺起胸膛跟矽穀巨頭對著乾了。
數據就是客觀世界的現實反饋,無中生有的創新當然也有,但微乎其微。大多數的創新,都是對現有市場的升級。
鄭曉麗道:“我說的就是這件事,雖然你帶領紫微星取得了這麼大的成績,可我通過數據分析,漸漸地發現了一些問題。”
你擅長創新,我的優勢是服從,誰強誰弱還不一定呢!
周不器聽了,哈哈大笑。
至於國外,那就更顯而易見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創新性的團隊和服從性的團隊可以分開。”
….
先知先覺啊!
紫微星剛創業的時候,他腦子裡的優秀項目有一大堆,那當然是創意無數,可以給團隊帶去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
國內在這種奇思妙想上差了一些,卻可以發揮服從性的優勢,服從大數據,由大數據來給我們帶來指引!
由大數據來把這樣一個項目給找出來!
鄭曉麗道:“美式的這種創新,更多地都是來自主觀判斷。如果順著大數據的指引來做事,這就是客觀選擇。我不認為向數據屈服有失尊嚴,相反,這恰恰應該是國內的互聯網產業屹立於世界之林要牢牢把握的優勢。服從大數據,然後由大數據來引導著我們來創新。”
周不器其實也有這樣的傾向。
周不器沒有覺得她這話無禮,而是覺得說得太準了。
鄭曉麗接著說:“美國這邊有電視購物,都出現幾十年了,做得一直挺好,這個行業每年都有數百億美元的產值。如果用美國人這邊的思維,就可以有行業創新了。有人就可以把電視購物和網絡直播聯係起來,從而推出利用互聯網的直播購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