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諾夫斯基就有些羞愧,引著他和馬老板,一起去了會議室裡。這是個創業項目,辦公室一共才200平米,沒有獨立的辦公室,所有人都在一起辦公,就隻有一個數字化的會議室。
到了會議室裡,辛諾夫斯基小聲問:“paypa的董事會,是不是有些麻煩?”
周不器很平靜,“不麻煩,都在掌握之中。”
辛諾夫斯基很慎重的說:“我覺得還是不穩。”
“嗯?”
周不器眉梢一挑。
“董事會裡……有好幾個董事都是你提名的,還有卡爾·伊坎提名的兩個……從這個角度來說,你的確能控製paypa的董事會。可是,你未必能控製輿論。paypa的分拆上市,是想把paypa做成一家社會化的公眾公司,如果引來了輿論上的爭議,就會違背paypa分拆的初衷。”
辛諾夫斯基是美國人,顯然更了解美國上市公司的一些玩法。
國內的公司,都是“董事長製”。
董事長說啥就是啥。
旁邊的執行董事、董事、獨立董事什麼的,都是擺設,都要圍繞著董事長來轉,要按照董事長的命令去做事。
美國的這些上市公司,董事長就隻是董事會裡組織開會的人,權力跟其他的董事沒什麼區彆,都是被股東大會雇傭過來給他們打工的。
國內幾乎不存在被股東大會罷免的董事長。
哪怕這個董事長的持股份額隻有5。
因為信息不透明。
股東大會根本不知道公司發展的真實情況……等真實信息披露出來,可能公司都欠債幾千億了,可能都資不抵債的暴雷了,可能董事長都攜款潛逃了。
股東大會根本就無法履行對董事會的監管職責。
美國這邊就不太一樣了。
股東就是天。
董事會秘書、首席財務官每年最痛苦的工作,就是不斷的接到各種股東們的來電、來信和郵件,然後要耐心的為他們做出解答。
辛諾夫斯基的擔心就在這裡。
一旦paypa成了獨立王國,在外界引起了不好的輿論。輿論又會導致公司的股價下滑,就會導致股東大會對董事會的發難。
就算不會撤掉周不器這個董事長的頭銜,也一定會要求他改組,要求把跟他有關聯的那些董事都開除,聘請一些沒有股權關係、沒有業務關係、也不在paypa任職的獨立董事。
至少要在名義上不搞公司獨裁,來平息外部的輿論、穩定股價。
周不器看了一眼馬老板。
馬老板聳了聳肩。
他也不太懂。
paypa明明是易貝的子公司,卻通過一係列的手段,把這家公司給搶劫過來,變成周不器的公司……
這種缺德事,馬老板自問乾不出來。
也實在不知道要怎麼搞。
辛諾夫斯基道:“不能太相信卡爾·伊坎,他是個混蛋。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錢。他從來就沒關心過名聲和外界輿論。周,但是你不行,你不能循著他的思路去做。”
周不器心中猛得一跳,發現自己的確是過分的信任卡爾·伊坎了。
這人的確值得信任。
可就是他的作風太野蠻了,也許能夠拿到最終的結果,可很容易就把名聲給搞臭了。就比如當年雷石東在他的幫助下拿下了維亞康姆,以小吃大、蛇吞象成功……雷石東也臭名昭著了。
周不器問:“你有什麼好主意?”
辛諾夫斯基道:“paypa的董事會裡局麵會比較複雜,如果從外麵引入獨立董事,可能也不會明確表態,會夾在你和易貝之間。卡爾·伊坎明確的站在你這邊,卻未必是好事。所以我提議一個人,把我的這個董事席位讓給他。隻要他願意加入,那很多問題就都可以解決了。”
“誰?”
“比爾·蓋茨。”
“啊?”
周不器驚了個呆。
辛諾夫斯基猶豫了一下,還是直言不諱的說:“周,你在矽穀有著空前的聲望和影響力,你是世界首富。可即便是這樣,你跟比爾·蓋茨……還是存在著一些差距。”
周不器笑著說:“這是肯定的,我才工作了幾年。比爾·蓋茨和喬布斯,就是矽穀並列的兩個神,我跟他們的距離還太遠。”
辛諾夫斯基見他接受這個觀點,就鬆了口氣,笑道:“對,如果比爾·蓋茨加入了paypa的董事會,很多問題就不需要擔心了。他不會在乎易貝那邊怎麼看,可能也不會在乎你怎麼看,他隻會就事論事選擇為paypa好的那條路。而且,一旦外部有不好的輿論了,比爾·蓋茨站出來代表董事會說一句實話,他的話也會有足夠的信服力,可以快速平息外界不公平的非議。”
周不器很為難,“他都退休了……”
辛諾夫斯基笑道:“如果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能說服他,我相信一定是你。”
周不器哈哈大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