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朝二十五年。
中原地區,東海沿岸某地。
國家第三實驗室。
一個巨大的環形裝置外,被強化玻璃隔絕的觀察室內。
許易神色平靜地站在玻璃前,在他身旁,則是魯妙子、宋缺和石之軒等等數十位朝廷高層。
這裡的每一位,都可以說是站在武朝頂點的存在,放在外麵,那都是跺一跺腳就能讓世界震動的強權人物。
在世人眼中已經是權勢巔峰的一城之主,在這裡都隻能排在末席。
最關鍵的是,這個排在末席的城主還是公認的六十八城城主之首的長安城城主!
由此可以見得,這一次聚集起來的行動有多高級。
即便是號稱最高會議的眾議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比不上這一次聚議。
眾議會隻是人數眾多,但真要論起參與人的含金量,還真是不一定能有多高。
畢竟,在許易的統籌下,每年開啟的眾議會雖然很重要,但也隻是探討一下每年出現的‘小問題’,很多身懷重任的朝堂大佬,都是不參與的。
比如負責研究的魯妙子,他就常年缺席眾議會。
還有石之軒,他有時候也不會參與眾議會。
許易就更彆說了。
常年閉關的他,就算是有空閒時間,也是待在皇宮裡,陪著自己的幾十位愛妃,放鬆心情。
除了第一屆眾議會的時候,他為表鄭重,專門出席了一次之外,後麵的眾議會他都沒有參與過。
尋常的君主敢這樣放權,早就已經被下麵的人給徹底架空了。
但許易顯然不一樣。
因為他擁有著直接毀滅整個武朝的力量!
如果說最開始的他,還隻是擁有對抗整個世界高層戰力的實力,那麼現在的他,則是擁有著毀滅整個世界的力量。
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而當一個人擁有著毀滅世界的力量時,所謂的權力,對他來說已經完全不重要了。
什麼朝堂重臣、什麼眾議院院長、什麼最高法法官······統統都隻是打工人而已。
他們的存在,就是堅決執行許易下放的每一個計劃。
抗旨不尊?
陰奉陽違?
直接拿下!
再換另一個聽話的上台!
這對許易來說,就隻是一句話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
雖然許易常年不管理朝堂的任何具體事務,但最高層、最重要的決策權,卻一直都在他手裡掌控著。
這些年來也不是沒有人想要挑戰一下,可最後他們連一點漣漪都沒有形成就無聲無息的消失,讓所有人都看清楚了武朝的本質是什麼。
從始至終,武朝都隻是許易一個人的武朝!
隻要許易在,這個統治世界的國度就會永遠統治世界。
至少在當前階段,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威脅得到許易的統治——包括已經被研發出來的核平武器!
在達成四大限之前,核武器還有可能存在傷害、甚至殺死許易的可能,但在達成四大限之後,他就算身處核爆中心,都不可能會有死亡的可能!
當然,受傷的可能還是存在的。
許易的肉身雖然已經非常強大了,但還沒到完全無視上億度高溫的地步。
真要身處核爆中心,如果不將自己的身體轉變為類元素態,他多半會因此而受重傷。
即便轉變為類元素態,也會損失一部分真元乃至肉身壽命。
不過這個問題不大。
誰讓理論上來說,許易早已經長生不死、壽元無限了呢?
隻要吸收一陣天地靈氣,這些傷勢分分鐘就能痊愈,除了恢複速度可能稍差金剛狼一籌,許易的生命力已然完全不輸了。
言歸正傳。
許易是極少出現在大眾視野的。
這一次專門出現在這裡,甚至還有著魯妙子、宋缺和石之軒等等一眾武朝高層為伴,顯然是出了大事了。
“都準備好了嗎?”
許易開口問道。
“都已經準備好了。”
魯妙子回答道,他的聲音帶著幾分顫音。
這不是害怕,而是激動!
研究了那麼多年,付出了那麼多辛勤和汗水,到今天終於出成果了!
周圍,宋缺和石之軒等人也全都神色間帶著隱隱的激動,經過多年的現代文明教育,他們同樣非常清楚,這個成果究竟意味著什麼!
如果將過往曆史中,人類文明的時代劃分為原始文明時代、農業文明時代以及現在的工業文明時代。
那麼這個成果的出現,很可能將會帶領人類文明進入到下一個時代!
這對人類文明來說,是如同開天辟地的變化!
也正是如此,才引得一眾重臣、包括許易在內的人,都出現在了這裡。
“那就開始吧!”
許易淡淡說道。
他的神色依舊保持著平靜,但如果仔細看他的雙眼,卻能看到他眼神深處的莫名波動。
顯而易見,許易其實也並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麼平靜。
眼前的這個實驗成果,是他上一世的時候也沒能觸及到的層麵。
不是他不想開啟,而是以當時他的能力,即便是開啟頓悟狀態,也很難解決這個難題。
頓悟狀態也是講究基礎的。
尤其是對於靈魂之力的要求,那更是重中之重!
上一世的許易,雖然境界幾乎已經達到了宗師級極致,但由於缺乏靈魂修煉之法,他的靈魂之力僅有五十年而已。
在這樣的先決條件下,即便能夠開啟頓悟狀態,他也難以解決這種幾乎是集合整個人類文明的力量,都不一定能解決的問題。
這種問題,很多時候能不能解決其實已經在碰運氣了。
運氣好的話,可能一兩年就解決了。
運氣不好的話,可能一兩百年都解決不了。
這也是上個世界的許易,最後選擇離開的原因之一。
因為如果他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雖然這個世界的科技也許還能夠繼續前進,但從底層上、最根本性的變化其實很難發生了。
就像是二十一世紀的地球一樣,看起來世界似乎一直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十年前與二十年前相比,那更是幾乎天差地彆的變化。
但實際上,真正的科學人員都清楚,關乎著科技文明的最底層知識體係——基礎數學和理論物理,其實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真正革命性的變化了。
甚至很多現代的那些便民的科技技術,都不過是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的。
隻不過由於當時的基礎設施問題,並不能實現得了而已。
現在的一切科技進步,都隻是在驗證前人提出來的科學理論,在底層科學進展上麵,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蛻變。
甚至就連現在的這個成果——熱核聚變,也都是二十世紀時就已經被提出來的科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