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募兵這件事情,原本劉備打算全部招募賨人參軍,不過因為也有不少巴郡當地的漢人想要參軍,劉備考慮了一番之後,劃出了兩個營的名額用來招募巴郡漢人,剩下五個營的名額交給賨人。
與此同時,劉備也正兒八經的在巴郡開了驃騎將軍幕府,宣布要麵對益州人士招募幕府成員,加入他的幕府,協助他辦理益州的軍務。
這不是正規職位,隻是劉備的私人幕僚,在劉備還能統禦益州軍事的時候,還是有活兒乾的,但是一旦劉備沒了掌管益州軍事的權力,這個職位還有沒有就不好說了。
說白了,這就是個臨時工。
但是因為劉備本身的致命吸引力,這個臨時工的職位也吸引了非常多的益州人士主動前來巴郡拜見劉備,希望得到劉備的任用。
他們相信能夠為劉備建立功業或者展露出才能的話,劉備就算不再兼管益州軍事,也一定會為他們謀取一些出路,比他們在蜀地打轉一定要好得多。
多一條門路,難道不好嗎?
萬一被劉備看中了呢?
這批人裡麵,頗有幾個劉備眼熟的名字。
比如巴郡臨江人甘寧,因為仰慕劉備的軍功和威望,主動前來拜見劉備,表達了投效之意。
比如巴郡安漢人、原雒陽太倉令趙韙,劉備入蜀平叛的時間點上,他正好覺得雒陽混亂,不想繼續呆下去,於是選擇辭官回鄉,聽聞劉備正在召集幕府成員,於是毛遂自薦。
還有廣漢郡綿竹縣人秦宓,他很有才學,廣漢郡守多次征召他擔任官職,他都不願意,這一次聽說劉備在巴郡召集幕府成員,因為仰慕劉備的軍功和威望,主動往奔巴郡,想要投效劉備。
秦宓來時,勸說他的友人、廣漢郡郪縣人王商一同來投效劉備,王商也很仰慕劉備的軍功和威望,於是前來投效劉備。
又有蜀郡人張任,因為仰慕劉備的軍功和威望,主動來投效劉備,表示自己有勇武,但是出身寒微,希望劉備能夠任用他。
這些人是有點代表性的。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三十多個有文治武功才能的益州人,與劉備交談並且展露出才能之後,都被劉備納入了驃騎將軍幕府之中,成為他的私人部下。
在任期間,他們的一切工資福利等等,都是劉備個人給予,不拿雒陽朝廷的俸祿,也不聽雒陽朝廷的調令,他們隻有一個直屬上級——驃騎將軍劉備。
收下他們,除了和益州本地人進行第一次相處、磨合之外,劉備也是想著從中挑選出合適作為正式部下的人選,以便未來在益州的大變局中得到一部分益州本地人的支持。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一個垂垂老矣的小老頭來到了宕渠縣城,前來拜見劉備。
這個小老頭叫做董扶。
在雒陽沒能成功忽悠到益州牧的董扶,驟然聽聞益州在黃巾之亂以後緊接著發生賨人叛亂,很擔憂,但是緊隨其後又聽說驃騎將軍劉備被任命為都督,監管益州軍事,心下頓時有了計較。
於是董扶不顧大將軍何進的挽留,執意辭官,離開了繁華的雒陽,拖著衰老的身體回到了益州。
進入漢中之後,他聽聞劉備成功平定賨人叛亂,並且在巴郡募兵,又開驃騎將軍幕府,招募益州人士協助他管理益州軍事,頓時大喜過望。
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他拖著八十多歲的身體翻山越嶺直抵巴郡,前往宕渠縣拜見劉備。
董扶在益州和雒陽都是有名聲的,劉備聽過他的名聲,知道他是個有名的讖緯學家、望氣術士,為大將軍何進所舉薦,劉宏都接見過他,詢問他一些讖緯和天象上的事情。
劉備於是謹慎的接待了董扶。
劉備本以為董扶作為一個老者,講話應該是九曲十八彎的,雖然不知道他有什麼想法,但是耐著性子聽他講,總能聽出他要說些什麼。
但是劉備沒想到的是,董扶居然開門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