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九州。
這裡位於長府對麵。
此刻大量的倭兵不斷的偷渡過來,就此地進行潛伏。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裡應該屬於朱棡的藩國邊境。
但由於特殊位置,對衝倭國本州島,則由四大藩王共同駐兵。
常駐的兵力不算多,總計也就兩萬人不到,不過修建的軍事城池,有著數百門火炮以及大量的火銃兵。
彆說是十萬人,哪怕是數十萬,也不見得能夠短時間內能夠拿下。
足利義滿之所以要讓燕王屯兵作出攻打長府之勢,就是為了能夠讓燕王不駐守城池。
這裡可不是以前的北九州了。
高大的城牆,除非是拿人命去填,不然沒有任何打下來的可能。
倭兵的組成,一般就是各地大名率領自己麾下的武士加入到大軍之中。
在以前,倭兵連後勤都沒有,都是武士,農民自帶糧食。
不過後來出了個兵糧米製度,將武士跟農民的群體分開,武士成為職業軍人,這才有了農民負責後勤。
不過富裕的武士,向來會帶許多自己的食物,貧窮的武士就隻有吃官方後勤的糧食了。
得益於大明高產作物在倭國的逐漸普及,現在倭國士兵的糧食可要豐富許多了。
“為什麼突然又要打仗了啊。”
潛伏的倭兵中,赤木雄三有些無奈的說道。
眼看著日子越過越好了,突然又被大名召集起來。
“這有什麼辦法,都是大人物的意思,我們沒有反抗的餘地,聽從命令就好了。”旁邊的水口周二順口說道。
兩人並非是一個村的,而是臨近。
足利義滿為了更好的學習集團化的軍事行動,讓臨近的地方大名整合到一起。
多數倭兵相互之間都是熟悉的麵孔,這樣也好更加的提升戰鬥力。
赤木雄三小心的看了眼前方,然後拽了拽自己手裡的火銃說道:“我聽說咱們製造的這火銃非常不靠譜,前幾天試用的時候,就有不少都炸膛了,把自己給傷了。”
“到時候要用火銃的時候,你可要小心一些,反正隻要開出來就行了,彆把眼睛給炸傷了,那會變成瞎子的。”
水口周二心有餘悸的點點頭。
這事情已經在軍隊裡傳開了,畢竟很多人都是一個村的,不可能瞞住,但是上頭的大名們,不準許討論這個事情,兩人也隻敢是偷偷說。
和水口周二,赤木雄三差不多,現在倭兵的厭戰情緒很高。
首先是因為持續了六十年的南北朝之戰,波及了整個倭國。
然而這裡剛剛結束,又迎來了大明征伐。
許多倭人,幾乎一輩子都在打仗,根本沒有多少休息的時間。
這也是現在倭國麵對大明征伐的時候,表現出戰鬥力低下原因之一。
尤其是好不容易,倭國跟大明談成了和平盟約。
盟約是什麼情況跟底層的倭國百姓關係不大,他們隻知道不用打仗了。
又迎來了好日子,大明的高產作物,讓許多倭國百姓都開始能吃上飽飯了。
這幾年來,倭國百姓對於所謂侵略自己的大明,其實沒有半點仇恨,反而是非常的感激。
這是最原始的訴求決定的。
因為倭國大力征兵,將許多農戶改變成武士階級,使得現在的許多所謂武士,實際上並沒有接受過太多的軍事訓練。
隻是現在有了火銃,也不需要太多技藝訓練就能成為合格的士兵了。
“禁止談論火銃之事。”
隨行的軍官聽到議論聲,當即走過來嗬斥道。
水口周二,赤木雄三立即閉上了嘴巴。
待軍官走遠後,水口周二不屑的說道:“不過就是運氣好,得到了大名賞識罷了,呸,什麼玩意兒。”
赤木雄三則道:“算了,少說兩句吧,真要傳到大名那邊,有咱們的好果子吃。”
九州島作為僅次於本州島的倭國第二島嶼,目前人口總數在一百五十萬左右。
這還是大量避亂的倭人遷徙去了本州島後。
而包括明軍在內的明人,隻有不到三十萬的數目。
大量的明兵一般都是集中在藩國主城附近,比如秦城,晉城,燕城,齊城。
還有部分的明軍,就是在類似於北九州城這樣的軍事重地,亦或是守衛大型礦藏。
大部分區域的九州島地區,都是少量的明人管轄,甚至是倭人自治,隻需要繳納賦稅,服從大明律法即可。
想要徹底把控整個九州島,顯然並不現實。
足利義滿就是在這方麵,聯係了北九州的地方倭人,從而達成這次的潛伏。
理論上來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即便倭人不仇恨明人,但也不會因此拒絕來自於本州島大將軍的命令。
況且這些倭兵們來到村寨之後,就把地方嚴格控製了起來,不準許向外傳達任何消息。
然而,足利義滿卻忘記了,在北九州這裡,還有一支來自於中原後代。
蒙元時期。
忽必烈兩次征伐倭國失敗,留下了大明的兵員被倭人俘虜。
在這些俘虜中,蒙古人被直接殺死,而高麗,漢人,則被當成了奴隸。
在後世,這些人於倭國還有個稱呼:部落民。
即便是後世繁華之際,朱英穿越來前,部落民也是倭國最底層的人,哪怕是倭國廢除了等級製度,但他們依舊被排斥在士農工商四民等級之外,這是倭國的良賤製度。
倭國侵略之際,有良民的喊法,就是來源於此。
部落民被禁止通婚倭國平民,哪怕後世廢除了這條律法,但普通家庭的倭國百姓在結婚的時候,都會請私家偵探去查對方的血統,姓氏,族譜。.
目前的倭國流傳著一句話:不要和賤民結婚。血統一旦被弄臟,就再也不會變乾淨。穢多的孩子到什麼時代都是穢多。
穢多,就是對部落民的稱呼。
後世倭國,有一份長達330頁的《部落地名總鑒》,記載著倭國部落民的姓名與地址,目的是為排除部落民求職。
這本書是通過秘密獲取部落民戶籍資料後出版,前前後後被發現有十來個版本。
由於不能大量印刷、公開出售,書的價格很高,但許多倭國企業都擁有此書,以便在錄用新人時排除部落民。
他們沒有任何尊嚴可言,隻能從事‘不潔’的工作,比如挑糞,屠宰之類。
然而這其中,大多數都是漢人的後代啊。
倭國曾經把南宋視作宗主國,然而俘虜了南宋的子民後,就把他們貶為部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