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作為太子妃,在太子已經薨逝的情況下,說話也是有著一定的分量。
之所以會默不作聲,說到底並非是呂氏怕了,而是擔心自己的兒子,最終沒能爭得過。
在這等事情上,一旦爭不過,後邊的日子可想而知。
所以呂氏最終選擇了沉默,避讓。
也是因為當初的選擇,才算是有了今天的生機。
朱允炆還是比較單純的,其實在他的世界裡,很多事情並不會往複雜了去想。
“娘親,或許你會說孩兒過於懦弱,可是孩兒還是想說。”艼
“你看今日的大明,已然不是曾經的大明,大兄或許不會吟詩作對,不懂四書五經,可是在治理國家上,遠遠的超過孩兒。”
“孩兒心中仔細的想過,如果是孩兒來當這個太孫,大明會有現在的盛況嗎。”
“大致是不會的,甚至可能更加的糟糕。”
“曾經皇爺爺問過我,如果藩王們有所異動,我該如何。”
“孩兒的回答是,先禮後兵。”
“可看大兄,對於各路藩王於京師之威脅,已然是在諸多謀劃之中,逐漸的消失,了無痕跡。”
“無論是皇叔們,還是弟弟們,誰又能對大兄的安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呢。”艼
“這是隻有大兄才能辦到的事情。”
“所以孩兒不後悔,也很慶幸大兄的回歸,當初孫兒被定為太孫時,其實孩兒的心裡頭是惶恐的。”
“總是感覺德不配位,果然還是大兄才是最為適合的人。”
朱允炆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輕鬆,看向這個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也是有幾分留念。
他從來沒有出過遠門,這一次的離開,幾乎是意味著回來很難了。
而再回來,也不會像是如同現在一般。
呂氏在聽完朱允炆這番內心獨白後,微微停滯了一下,最後還是輕輕點頭。艼
能有現在的結果,算是非常的幸運了。
這也是太孫的大度,從來沒有想著要有什麼打壓。
其實哪怕是不給海外藩地,也不會有人去說什麼。
現在給了,說明還是在乎這份兄弟情誼的。
隻要好生待在海外藩地,也不用擔心什麼秋後算賬。
這也是其他藩王,佩服太孫的緣由。
畢竟海外,跟大明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艼
“前些日子我收到了消息,水師那邊有所準備,你大兄也安排了軍隊給你。”
“這幾日你多跟陛下還有你大兄請安,也好爭取多去熟悉一下自己未來的將士們。”
“對於將士們,要親和一點,不要有那讀書人的臭毛病,往後咱們娘倆在占城,最為依賴的便是他們了。”
呂氏囑咐著說道。
她很清楚,內政是需要,但兵權更為重要,隻有將士們歸心,才是安身立命之根本。
其他方麵,就算是差一點,其實影響也不會太大。
畢竟在身後,還有大明撐著。艼
也不必怕些什麼。
“孩兒明白。”朱允炆認真的點頭道。
.....
坤寧宮中。
朱英正在看著桌案上簡陋的地圖沉思。
他的目的,當然不僅僅隻是安南,占城。
這些地方說起來,對於現在的朱英而言,還真就沒有什麼挑戰力。艼
緊挨大明疆域的國家,曾經多數是屬於中原王朝的郡縣,隻需要有足夠的人才,就可以很輕易的掌控回來。
不過二十萬大軍,就能輕易的對整個南洋地區進行掃蕩了。
純粹的戰爭,並非是朱英想要的結果。
對於南洋地區的開發和推進,才是朱英的最終目的。
現在安南那邊,大明的軍隊們正在不斷的開墾屯田,就是想要把安南發展成大明的後花園,糧倉。
“希望呂氏不會讓我失望吧,畢竟這次我可是給了三萬兵過去。”
朱英從來就沒有說把紮根占城的可能,放在朱允炆的身上,而是放在了呂氏這麼一個女子的身上。艼
去海外就藩,可不是守成該做的事情,而是要有一顆進取之心。
呂氏便就是這麼好的一個人選。
如果不是考慮到其他原因,朱英還真就想把軍隊直接交給呂氏進行節製。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幾乎所有關於朱允炆就藩的安排,準備,可以說都是呂氏在操作。
甚至連黃子澄這樣的讀書人,也是被呂氏一頓忽悠,一同去往占城。
黃子澄在曆史上,名聲很臭,畢竟是因為他的失誤,才使得朱棣能夠順利的奪取帝位。
但不管在忠心上,還是個人的能力上,黃子澄是一等一的好手。艼
否則也就沒有讓朱元璋托付,甚至任其為東宮伴讀了。
沒有真材實料,怎麼可能會被朱元璋所看好。
有黃子澄這樣的人輔佐,至少於占城藩地的內務上,可以說不要讓人操心了。
陳慕月回來之後,葉月清的身體也基本上可以說是恢複了。
宮廷裡的太醫,自然是有真本事的,尤其是在調養身體這塊。
接下來,也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那就是葉月清的再孕。
隻有說葉月清生下一名男娃,才算是有了傳承的保障。艼
而其他的妃子們,也能夠開始獲得懷孕的準許。
隻是一個月的時間裡,太醫在葉月清這邊再次診斷出了喜脈。
也就是說,再過九月,就有可能迎來大明的曾長孫了。
朱元璋可是一直在盼著的。
他可是一直都在想抱曾長孫呢。
是男是女,也就是在十個月之後見分曉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