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來說,各國談判向來都是雙方使臣出麵,沒有說當家的出來碰麵這道理。
緊著麵子上,要是談崩了怎麼辦,下邊人去談,終歸是有個回轉餘地。
但朱英完全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去北元是偷摸去,來倭國更是光明正大的來。
大明太孫來了,這談判就變得沒那麼簡單了。
這可是大明王朝,一個在幾乎所有人的認知中,最為龐大的王朝。
有些小國的疆土,說不定還沒大明縣城那般大。
倭國在萬國之中,也算是排行前列的大國了,獨占一方,從蒙元兩次征伐大軍的潰敗服從而名聲大噪。
但是這比起大明來,就相差甚遠,一國之地堪堪也就對比大明一省。
而大明治下可是有十三省。
說人口吧。
其實在南北朝之爭前,倭國約莫還是有近千萬人的,隻是這南北朝之戰讓整個倭國全部都動蕩起來,雙方天皇下的勢力,各路地方大名之間打個那叫個不可開交。
寧做太平犬,莫為亂世人,這話放在倭國也是同樣的道理。
近千萬的人口打完,打到南北朝戰爭結束,一半多的倭人沒了。
不管是百姓,官員,還是士兵,武士,將軍,全都打累了,也不想打了。
眼看著是休養生息,偏偏在這個時候,大明出現了。
看似整個九州島丟失,好像是倭國完全沒有反抗之力,實則現在的倭國正是最為疲憊的時候。
且當初南北朝的戰爭,主要是發生在本州島內,九州島這邊已經完全顧不上,因此不管是對於倭國王室,還是幕府來說,實則對於九州島控製還沒有完全的收回。
落敗的倭國貴族們,主要殘留就是九州島,那些經常侵犯大明沿海的倭寇們,也都基本在九州島生活。
當明軍和高麗聯合起來進攻九州島的時候,不管是四國島還是本州島這邊,就有些出工不出力了。
倭國王室是喊得最凶,但手裡頭並沒有兵權。
足利義滿可不想把忠於自己的精兵都丟在跟明軍對抗上,這往後若是有什麼變故,這幕府豈不是要換了主人。
一切的機緣巧合,恰逢其會,這才有了現在九州島被大明掌控的可能。
倭國先前也曾經抗爭過。
可就是一場海戰,讓所有的倭國海軍徹底覆滅,這往後就直接沒了脾氣。
後小鬆天皇在貴族們的擁護下,坐在豪華的轎子上來到了這大明港。
從本州島出發到九州島沿海,可算是有近兩千裡地,不過乘坐海船倒是可以節省出不少時間。
早在朱英行程交代到倭國來的時候,這邊就已經是提前準備等待了。
若是讓大明太孫等你倭國王室半個月的,這談判也沒啥談的必要了。
“那是什麼,怎會是有如此大船,這...這莫非是海市蜃樓。”
“這定然是天兵天將之城樓,是天照大神的將士庇佑我倭國。”
跟隨著後小鬆天皇的寺廟高僧,神社人員,在看到海邊一排排的大明寶船之後,先是一陣陣的驚呼,然後有人說那是海市蜃樓,立馬又聯想到了倭國各大神祗上。
緊接著,所有人都開始跪拜起來,認為這是神祗顯靈,庇佑倭國。
哪怕是後小鬆天皇這個時候,也跟著從轎子上起身一共參拜。
倭國從上到下都有著很強的信仰,而天皇的權力並非來自於倭國百姓,而是來源於天上的神靈。
這也是為什麼幕府將軍實際掌權,而天皇萬世一係的緣由所在。
當神話體係確定的時候,天皇的傳承就不會斷絕。
是以在這個時候,後小鬆天皇哪怕是為了維係天皇名聲,也必須是帶頭參拜。
然而在天皇旁邊的足利義滿,臉上的陰沉可以滴出水來。
因為他非常的清楚,這些高大如城樓的寶船,可不是神靈的座將,而是大明為之稱霸海域的依仗。
他們即將去麵對的大明太孫,就是乘坐這些寶船而來。
在此時,足利義滿不僅沒有開口點破,更是要維係天皇的顏麵。
因為幕府統治的基礎,是在天皇的名義之下,看似統一了全國的足利義滿,實則中下曾的很是混亂,地方大大名各有想法。
若是天皇的名聲遭受到衝擊和質疑,那麼幕府統治也會跟著一起動蕩。
“他們這是在乾嘛?”前方帶路宦官對旁邊駐紮倭國的護衛小心問道。
護衛明顯是遲疑了一下子,然後道:“大概是在表達對大明的敬仰之情吧,這應該是倭國的習俗。”
宦官輕輕點頭:“看來倭國王室對我大明確實忠心啊,此事咱家定要稟告於太孫殿下知曉。”
周邊幾個能聽懂一些倭語的護衛,嘴角微微抽搐。
不能笑,一笑就是罪過了。
畢竟也不能是一直跪拜,誰也不知道這海市蜃樓會停留多久。
讓後小鬆天皇還有寺廟僧眾們覺得開心的是,他們一直朝著那神跡的方向過去。
這讓他們覺得這就是神靈的旨意,對於今天跟大明太孫的談判,心裡更有底氣了。
“有神靈庇佑,今日談判必然要大獲全勝,也該是讓他大明太孫知曉,神靈並沒有拋棄倭國,想來現在的大明太孫,正是處於驚慌之中吧。”
“這等神跡,從未在典籍之中出現過,此番了解回去後,必當要記載於典籍之中。”
後邊的僧眾議論紛紛,後小鬆天皇原本還有些忐忑,此刻隻感覺到豁然開朗。
抬眼再看了看遠方高大如城樓的海船,心中暗暗思索著,日後等倭國富裕了,自己也要造上這麼一艘出來。
屆時天皇的威信,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想到這裡,後小鬆天皇不由是斜眼看了下幕府將軍足利義滿。
心中狠狠道:“統治萬民的權力,應當是歸屬於天皇!”
此時,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掩麵先行,心中的尷尬已經是如櫻花般落下一地。
“果然,他已經開始在害怕了。”
看到足利義滿這個模樣,後小鬆天皇嘴角微微揚起,多日以來的陰霾一掃而空,連呼吸都感覺到了清甜的味道。
隻是,這味道好似保質期不長,很快就變了。
隨著行程的接近,海船已經更加真實,上麵的旗幟更是清晰的展現出來,哪是什麼神靈天將,分彆是大明旗幟。
那高大如城樓般的寶船上,還有許多身穿甲胄的大明將士站立值守。
打臉來得太快,讓後小鬆天皇等人根本沒有反應過來。
有那眼力不怎麼好的僧眾還在嚷嚷:“天照大神庇佑,那海市蜃樓之中,竟有天兵走動。”
說出來的瞬間,氣氛一下子就變得古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