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李景隆這樣掛著曹國公名頭在五軍都督府任職的,手頭上都沒有什麼公務了。
看著整體沒事乾還能照樣領取俸祿,可他們哪裡是在乎這些俸祿。
就這樣潤物細無聲的手段,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李景隆得到消息後,思索一番,次日就請求麵見太孫。
“臣李景隆,拜見太孫殿下。”
“免禮,賜座。”
“謝殿下。”
坤寧宮中,朱英瞧著李景隆舉止談吐的樣子,不僅是在有心中感歎。
每次見到這李景隆,都完全跟曆史上的草包二字聯係不上。
現在的審美可不是什麼娘炮審美,李景隆可是真正有武力在身的,身體不能用魁梧大漢形容,但也非常壯實。
小時候的李景隆,是如同朱棣差不多,正兒八經的在軍營裡長大。
朱英覺得奇怪,身邊都是粗魯的漢子,包括是朱棣也是這般,為何這李景隆偏偏是文采非凡,完全沒有軍營裡的之氣。
或許有些人天生就這樣吧,難怪得朱元璋看重和喜歡。
“關於下西洋的事情,爺爺已經派人通知過你了吧,不知道你自己對於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本來你今日不過來我這裡,我也要跟你聊一聊,爺爺也說了,先是看看你自己的意思,畢竟這長途跋涉足有萬裡之遙,一趟過去不知是多少年才能回來。”
“是未來數年的時間裡,都幾乎要生活在海上,如果你不想去的話沒關係,直接說就是了。”
朱英率先開口說道,這也是老爺子的意思。
如果李景隆對於此事比較抗拒,那就另外再看看人選。
這是老爺子念著外甥李文忠的舊情,不想讓外甥孫太辛勞。
“謝陛下,太孫看重,臣對於海上之事亦是極為喜愛,昨日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便就已經過於激動,導致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熬到天亮便就迫不及待的拜見殿下,為的便是這巡防萬國之事。”
“臣自小就喜歡遊覽各地,遍見風土人情,能有這個機會,當真是欣喜若狂。”
李景隆說的是真心話,他確實很喜歡到處蹦躂,或許這跟小時候的經曆有很大關係,彆人覺得南征北戰的很累,可李景隆樂在其中。
當初朱棣要去倭國就藩,李景隆就想跟著一塊過去,是被朱元璋給拒絕了。
現在能夠尋訪萬國,那當然是求之不得。
尤其是最近,特彆流行異域美女。
這當然是因為朱英的關係。
一個娜妃,還有最近剛冊封的丹妃,導致在勳貴中影響很大。
審美這種事情,從來都是一樣的,而對於美女的概念,不管是什麼類型,都是相同級彆。
異域美女更是讓人有一種獵奇的感覺。
在京師裡,現在異域美女的價格被抬得很高,許多勳貴納妾就是奔著異域風情去的。
聊起來的時候就會說道:這可是跟太孫殿下同樣。
當某個人影響力變得很大的時候,他的喜好就會變成很多人的喜好,這點跟後世明星的概念差不多。
比如是後世的明星帶貨,有些東西明明很普通,很一般,但明星說他喜歡,好用,就都覺得好用。
朱英現在這身份,影響力隻能用無與倫比來形容,有涉及到太孫殿下私生活的一切,那就是整個京師最大的談資,更何況是冊封妃子。
原先的占城公主阿娜妮亞,還可以說是小國送來的,可這真臘公主蘇丹娜,稍微知曉一點消息的都清楚,那可是太孫殿下自己看中的。
更何況最近還帶著去了倭國。
李景隆的婚事當然是馬皇後一手安排的,是以一直沒有納妾,本身也才一兒一女,現在突然就是有了納妾的想法。
家裡的那位,倒也不是什麼母老虎,是李景隆本身不想納妾。
在李景隆的骨子裡,本身就是個文人,奉旨遨遊世界啊,這樣的好事怎麼可以拒絕。
“既然曹國公覺得不錯,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說起來,咱們老朱家的親戚這塊,也就隻剩下曹國公這裡了。”
“爺爺在說下西洋的時候,曾經多次提到過此事,是以在下西洋宣揚我大明國威的事情上,第一個就是想到了表兄。”
朱英笑著說道,稱呼上也從曹國公轉換成了私下親戚的稱呼。
當年李景隆的父親李文忠,因為胡惟庸案的事情,見到大多開國功臣被殺,所以三番兩次的上奏勸諫,讓朱元璋非常生氣。
因此直接被下了詔獄,後來是馬皇後勸說,老朱家親戚幾十口,最後隻剩下了外甥李文忠,這要是處死了,老朱家的親戚就全沒了。
李文忠的母親是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
小時候朱佛女就經常是接濟娘家,對於朱元璋也非常之好,很是疼愛。
關鍵是朱佛女沒享到朱元璋的福氣,去世的那年紅巾軍才起義。
愛屋及烏之下,李景隆在宮裡是很吃得開的。
朱英本身不管是對朱棣還是李景隆並沒有什麼記恨,收歸五軍都督府的兵權,這是大勢所趨,沒有是針對李景隆的意思。
這是李景隆自己心裡對號入座了。
聽到表兄的稱呼,李景隆當即眼神顫動,知道這是太孫不再記自己過去之事。
但他也不敢托大,當即道:“臣一定不會辜負陛下和太孫的信任。”
朱英笑著說道:“這次下西洋,首先就是要到南洋去,允炆一直跟表兄極為親近,這次表兄第一站便是占城,想來允炆是會非常高興的。”
“到時候我這挑選一些京師才出的新奇玩意,表兄都給帶著過去,彆說我這個當大兄的心裡沒他。”
“南洋那邊天氣炎熱,冬日如夏,等今年的正旦過完再行出發吧。”
“最近這段時間,表兄須得親自去水師那邊多走走熟悉。”
“若是暈船的話,可就要提前適應了。”
李景隆表示道:“多謝太孫殿下關心,臣自幼水性還算不錯,能適應海上生活。”
“太孫對允炆表弟的關心,臣一定帶到。”
拋開朱棣不說,其實李景隆跟朱允炆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