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下西洋的船隊,比之曾經曆史上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規模翻了兩番不止。
這是如今大明的國情不同。
現在的大明在經濟上,根本不是永樂時期可以比擬的,尤其是在海船方麵。
永樂時期雖然也造了不少海船,還是沒有經過像是朱英數年以來這般的扶持,不管是官府還是民間,都已經是出現了巨大的盈利。
而這些盈利促使更多的投入到造船行業之中。
當某個行業在市場開始進行瘋狂內卷的時候,那麼這個行業必然是欣欣向榮。
官府和民間的造船廠,每天都琢磨著更高技術水平的改造,好讓海船能夠更加的堅固,也更加的耐用。
畢竟海麵上遇到暴風雨是一件很是尋常的事情,若是哪家造出來的船在經曆暴風雨後都不會出現大的折損,那麼這家造船廠必然會接受到更多的訂單。
造船匠人的身份地位也是在迅速的拔升,像是如今的老師傅月工錢,已經是開到了二十貫寶鈔,這在曾經是史無前例的,甚至於那些匠人都沒有想到會有今日這般的身價。
也正是由於暴漲的工錢,讓更多人湧入其中充當學徒,量變引發質變,總歸會是有那麼一些天才的出現,改革造船的技術。
是以在這次李景隆帶領的船隊下,雖說沒有先前誇張的五百寶船,但實際上也是有兩百寶船。
而鄭和則隻有六十三艘寶船。
這其中所承載的人數,規模,兵力完全不同。
李景隆這邊官府共計有五百二十艘船,而鄭和下西洋,每次大約是在三百多左右,完全不能對比。
此番李景隆則有將近五萬人的規模,其中主力精兵一萬五千餘人,其餘皆是各類隨行人員。
其實這次的船隊,哪怕是馬船都要比原先的要大上數倍,滿載的規模可以有十萬人,隻是裝載了一半的人員,其中原因是攜帶了大量的物資。
單單是供給五萬人吃食的各類糧食,就能夠讓吃上兩年左右的時間,其中茶葉,絲綢,瓷器等交易貨物,更是有著巨大的貨物量。
其中火繩槍就配備了三萬多條,火藥司最新款的火炮滿載所有寶船,彈藥更是不計其數。
最誇張的是,馬船所攜帶的戰馬,足足有三千多匹。
即便是在登陸後,也能夠迅速的拉起三千騎兵出來。
考慮到天氣的因素,所以並未攜帶重型盔甲,是特意打造出的皮甲為主。
每條船上,按照規模的不同,配備了三人至十人醫師隊伍。
可以說是任何細節全都注意到了。
在這之後,還有一個非常誇張的事情,那就是跟隨在大明艦隊後邊的商隊。
商隊的船隻在數量上自然不能跟官府的相比,但是也有將近三百艘的規模,每一艘船隻都是裝載了大量的貨物。
按照隨行的規矩,這些商船也是要受到官府的管製。
也就是說,此番下西洋的船隻共計有八百多艘,人數近六萬,其規模堪稱當前世界之最。
對於這次下西洋的重視,在身份上鄭和也是沒有跟李景隆對比的可能。
曹國公的爵位擺在這裡,還是朱元璋的親外甥孫,當然不是鄭和能夠類比的。
在三個月前,朝廷定下這次的航行後,就已經通過邸報發行海外。
就現在的南洋地區所有國家而言,都已經是得到了消息。
天朝上國大明,將派遣尊貴的曹國公為主,率領船隊巡查天下。
這對於目前的整個南洋地區,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這些國家的君主,隻是從彆人口中聽到大明是多麼強大,又是多麼的繁榮,這種感覺非常虛,沒有什麼具體的實際支撐。
就算是有聽到具體數目的,也感覺是不是太過於誇張了一點。
而這次在邸報上,關於艦隊的規模和人員數目,是直接刊登上去了。
這就是大明的底氣,詳細的告訴你我安排了多少船隻,多少人員過來,哪個國家若是有什麼不好的心思,你就直管是放馬過來。
半月後,大海之上,夜空中繁星點點,麵前是一覽無餘的海麵。
偌大的艦隊行駛在這星辰大海上,也是猶如螻蟻一般的渺小。
李景隆站在甲板上,心裡頭極為感慨。
從前他覺得大明很大,而真正看到這遼闊無邊的大海,心中徒增幾分悵然。
“曹國公,這夜深了,怎的還在甲板上,是看著這海上的夜晚太美吧,所以睡不著吧,哈哈哈。”
曹國公的身後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一位身穿華服的中年男子大笑著邁步走了出來。
來人正是目前的大明水師指揮使越巂侯俞通淵。
此番下西洋中,俞通淵擔任副統領,管轄水軍事宜。
“越巂侯想來是能夠經常看到這等海上美景吧。”
李景隆轉過頭來笑著說道。
原本以為這海上很是枯燥無聊,沒想到還能有這般美景相隨,倒也是人生一大樂趣。
俞通淵道:“我哪能經常看,也就出海過一兩次,這還是太孫殿下有令旨才行,此番去西洋,倒是能夠天天看了。”
“倒是這美景再好,天天看也是會膩的。”
俞通淵的語氣中帶著討好的意味,曹國公的身份放在一邊,關鍵是得到陛下的看重,能夠出任此番下西洋的統帥,說明太孫殿下也很是看重。
從水軍的地位上來說,提升主要是在於太孫殿下,前麵二十多年沒得反響,這幾年在太孫殿下的扶持中,俞通淵才算是真正的有了實權。
隻是現在能人將士太多,俞通淵也擔心自己哪天被降職下來。
如今的大明水師可是個油水部門,單單從海麵上收授的賄賂可不少,且一般都是在海外,官府那邊也幾乎管轄不到。
“越巂侯來得正好,我這心裡頭總是有些事情煩悶,咱們倆喝點?”李景隆招呼著說道。
俞通淵自然是求之不得:“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在李景隆的吩咐下,立即就有護衛端來酒水,並且廚子也被叫醒,給炒上幾個下酒菜。
這艘寶船不同,是曾經朱英乘坐到倭國的那一艘,比之其他的寶船不僅是要大上三分,火器搭載,裝飾配套的豪華程度也不是其他寶船可以比擬的,相當於皇家定製。
如果不是因為李景隆有皇親的關係在,這艘寶船也不可能出海,級彆不夠根本不敢坐。
俞通淵算是沾了李景隆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