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下西洋,任務很是艱巨啊,到時候還是要多多依仗越巂侯才是,若是出了什麼岔子,陛下太孫那邊可沒辦法交代。”
李景隆有些擔憂的說道,畢竟是第一次出海,還是這麼重大的事情,在心裡頭興奮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對於海外,其實李景隆了解得並不多,尤其是這些小國之間。
這次下西洋,李景隆是帶著政治任務的,簡單點說就是要對諸多國家產生政治影響,甚至是乾預到地方上的衝突中去。
在來之前,朝廷那邊已經準備好了文書印章,李景隆可以借助大明的名義進行一些冊封事宜。
“其實曹國公大可不必擔心這些,等到了地方曹國公就知道,這些小國沒幾個強勢的。”
“西洋我倒是不熟,但就南洋這塊來說,唯一強勢點的就屬真臘了,現在也不過是個強弩之末,國力不斷的下降。”
“不過現在的真臘公主是太孫殿下的丹妃,這一點上曹國公還是需要多多斟酌一下,按照太孫殿下傳達的意思,是要在保障丹妃的顏麵上,同時又不能讓咱們大明吃虧。”
“總的說起來,其實按照太孫殿下的意思,就是要讓咱們大明影響力加強,具體就是在‘教化’二字上了。”
“咱們其實可以學著安南那邊的路子,儘量促進這些國家搞出漢語學堂來,學習咱們大明的文字和語言,想來太孫殿下對於這些事情會相當喜歡。”
酒菜還沒上,越巂侯俞通淵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讓李景隆眼前一亮,他沒想到自己在迷茫的時候,俞通淵竟然是琢磨得這麼深入。
“古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今日聽聞越巂侯一席話,當真是讓我如醍醐灌頂啊。”李景隆感覺自己的思路,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
越巂侯俞通淵連連擺手道:“曹國公謬讚了,我這在曹國公麵前隻能是獻醜,像是我們現在水師這塊,因為太孫殿下的扶持而導致上漲不少,我這心裡頭也一直擔驚受怕著。”
“太孫殿下越是看重,我這自然就越是不能辜負皇恩,隻能是小心的琢磨著太孫殿下的意思。”
“是水師這邊給反饋來的消息,不管是安南還是占城,太孫殿下都是要求不斷擴建花漢語學堂,我這心裡頭自然就上了心思。”
李景隆心裡也開始沉思起來,要怎麼做才能是讓太孫殿下更為滿意。
這往後的大明,都是得按照太孫的意思來執行,隻有得到了太孫的看重,才能有富貴權勢。
此時,酒菜也送了過來。
俞通淵看著那送來的酒壇,當即是眼睛一亮。
“這可是英雄烈?”
李景隆笑著回道:“看來越巂侯還是好酒之人。”
俞通淵迫不及待的去拆開封口,嘴上同時說道:“這英雄烈我先前有幸喝過一次,當真是記憶猶新,隻是可惜每年生產的份額太少了,而且還不怎麼地外售賣,隻能有陛下賞賜。”
“我心裡一直惦記著,奈何沒有機會,彆人得了這酒都是藏著,今天終於是有幸再次喝到了。”
英雄烈是朱英皇家商會這邊主打的酒,用的是最好的原料釀製而成,成酒都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而後還需要沉澱半年才能喝。
這些酒隻是作為宮廷賞賜,也算是提升皇家威嚴,屬於禦製。
俞通淵看著酒封上的印章,就知道這是絕對的正品無疑。
要知道像是這樣的一壇酒,也就是兩斤,在外邊可是炒出了一千貫寶鈔的天價。
就是這麼個價格,也屬於是有價無市。
能得到這酒的,根本就不會在乎這一千貫寶鈔,自然不存在出售的道理。
哪怕俞通淵是侯爵,也幾乎喝不到。
李景隆笑著說道:“平日裡這英雄烈我也沒有,這次是下西洋陛下賞賜了二十壇,算作路上消遣之用。”
“美酒雖好,一人獨享也差了幾分味道,現在有越巂侯共飲,那這路途上可要多了幾分享受。”
李景隆顯然也是想要跟越巂侯俞通淵搞好關係。
他雖然早些年練兵不少,但在水戰上很是陌生,而越巂侯俞通淵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和長兄長期進行水戰,經驗很是豐富。
天氣有些微涼。
現在已經算是進入初冬時節了,也隻能是在這個時候,遠洋寶船才能是借助季風航行。
畢竟現在的海船還是需要借助風力來行駛,像是寶船這麼大,人力是完全不足夠的。
雖然現在大明並沒有季風這個概念,但是航海技術是目前世界最為頂尖的。
如今的船隊就是用海道針經結合過洋牽星術行駛。
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鬥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
哪怕是在海麵上遭遇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險惡環境,也依舊能夠雲帆高張,晝夜星馳。
這是目前唯有大明才能有的航海技術。
“這一次太孫殿下還有暗中交代,是關於帖木兒扣押我大明使臣之事。”
“按照太孫殿下的令旨,不僅是要收集關於現在帖木兒的情報,最好是能夠把咱們的使臣都接回來。”
酒過三巡之後,李景隆終於是借著酒勁吐露出了心裡的憂愁。
他愁的根本不是南洋地區這些小國之事,而是和帖木兒帝國打交道的事情。
帖木兒敢扣押大明使臣,自然不擔心大明來找麻煩什麼的,且兵力上跟大明並沒有很大的相差。
若是帖木兒執意不放人,李景隆也沒有應對的法子。
越巂侯俞通淵聞言後,先是沉默了會,他也知曉一些關於帖木兒帝國的情況。
而後端起酒杯說道:“曹國公其實不用想這麼多,老話說得好,船到橋頭自然直,不管是啥情況,那也是等咱們到了才知道不是。”
“真要是辦不好,那也是沒得辦法,現在彆想那麼多,先喝酒,喝酒。”
李景隆心裡也明白這個道理,當下舉起酒杯共飲。
下西洋的第一站,自然就是占城。
這是由於季風路線所影響的。
這個時候,已經是在占城就藩的朱允炆,當然是早得到了消息。
吳王是朱允炆的封號,這也算是朱元璋最後的疼愛了。
吳王府中,朱允炆正召集著人手,準備是前往占城港口迎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