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朱英預料的幾乎沒什麼區彆。
在印度河流域這裡,帖木兒的軍隊勢如破竹,根本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曆史上進攻德裡蘇丹的時候,帖木兒隻有十萬大軍橫推,而今天因為大明和草原的聯合威脅,導致帖木兒直接派遣了三十萬大軍。
這就讓德裡蘇丹的這些地方勢力更加是雪上加霜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印度河區域的地方長官都直接望風而降,也有那誓死抵抗的。
隻不過麵對三十萬的帖木兒大軍,雖然不見得全是精銳,可依舊如螳臂當車。
攻城之後,按照帖木兒大軍的傳統,直接屠城三日。
“若不是這越發寒冷的冬季,今年一定要打到圖格魯克王朝的王都去,把他們的蘇丹給綁起來送到撒馬爾罕。”
說話的是帖木兒三兒子米蘭沙之子哈裡勒。
他站在城牆上,看著下方將士們的屠戮發出狂笑之聲。
而站在他旁邊的,則是皮爾馬黑麻。
皮兒馬黑麻有些皺眉的說道:“其實並不需要來進行屠城,現在我們修建驛站,水泥大道,需要許多的奴隸。”
“你把他們全都殺死了,哪裡有人來給我們修建道路。”
哈裡勒的眼神中閃過不屑:“我看你是在大明待了那麼久的時間,被他們的迂腐給感染到了吧。”
“對付這些賤民,隻有讓他們感受到恐懼,他們才能臣服。屠城是我軍的傳統,還不用你來教我怎麼做事。”
這一次進軍德裡蘇丹的大軍,是屬於米蘭沙的軍隊,為哈裡勒掌控。
皮兒馬黑麻過來並非是指揮大戰,而是看下地形,而後準備修建水泥道路。
因為水泥的配方是皮兒馬黑麻帶來的,所以帖木兒讓其負責統管全國的水泥道路修建問題。
現在的皮兒馬黑麻手裡並沒有統管的軍隊,其父親賈漢吉兒留下的軍隊,現在都是由長兄馬黑麻蘇丹統領。
身份上皮兒馬黑麻作為嫡次子,要比哈裡勒更為高貴一點,但沒有軍隊在手,也奈何不了哈裡勒。
“大明的遠洋艦隊,將會從海麵上對我們形成威脅,東察合台汗國現在也聯合了大量的兵力,所以爺爺才會派出三十萬兵力來打德裡蘇丹。”
“我有聽到消息,大明那邊似乎派出了使臣也來了德裡蘇丹,不想讓爺爺的計劃成功。”
“如果你聰明一點,就不應該去選擇屠城,這隻會讓德裡蘇丹更加的仇恨我們,如果他們跟大明合作,那會讓這次的進攻變得麻煩許多。”
皮兒馬黑麻冷冷的說道,他真的不想搭理哈裡勒,哪怕兩人的身上有著血脈鏈接。
但實際上關係一直都不是很好,如果不是爺爺要讓自己過來跟著看看,他完全不想跟哈裡勒一起共事。
哈裡勒看一眼皮兒馬黑麻,語氣中帶著嘲諷:“你玷汙了自己高貴的血脈,竟然會去懼怕大明。”
“大明曾經就是我蒙古的附屬,隻是讓那個叫朱元璋大明皇帝趁機得逞了而已,你看著吧,遲早有一天我們的大軍將會再次踏上中原的土地。”
“這次在德裡蘇丹,沒有任何人可以抵抗我,哪怕是大明幫助圖格魯克又如何。”
“如果他們敢派人過來插手,我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恐懼。”
哈裡勒囂張的大笑聲跟下方城中的屠戮形成鮮明的呼應。
便是那落日黃昏也染上了血紅。
皮兒馬黑麻看到哈裡勒這個樣子,並不想再繼續爭論下去。
隻有親自到過大明,才能知曉現在大明到底有多麼的強盛繁榮。
和大明作對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哪怕是帖木兒現在也有些後悔,當初不該去扣押大明使臣,導致現在的被動局麵。
......
圖格魯克王都,德裡城。
這裡比大明使臣想象中的要更加的繁榮,乾淨,甚至是美麗。
比起大明的繁榮來說,德裡城顯得要空曠許多,尤其是大量的花園設計坐落於城池的每個角落,讓整個德裡好像是隨時處於花園中漂亮。
即便是現在入冬的季節,也是有著大量的綠色覆蓋。
這就要得益於上一任圖格魯克王朝蘇丹菲魯茲。
菲魯茲屬於兄終弟及,因為他的哥哥穆罕默德在於信德的叛亂者的戰鬥中被殺。
在他統治的三十七年裡,他先是放棄了對南部的征討,而後集中大量的人力財力來建設德裡。
這裡有著眾多的寺廟,還有著大量的醫院,學校。
即便是帖木兒的大軍已經是逼近了印度河區域,城裡的百姓臉上多數還是流露出幸福洋溢。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曾經我不是很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今天來到德裡,好像才是真正的感覺到了。”
說話的是大明使臣汪進義。
汪進義並非是正統的漢人,而是屬於金國後裔,祖上還是完顏氏,隻是為了躲避蒙元追殺而改名換姓。
這些都是過於的往事,汪進義本身從大明軍事學院畢業,還有著秀才的功名,不過是最後被分配到了烏斯藏指揮使。
因為會說突厥語,波斯語,普什圖語這些德裡蘇丹的主要官方語言,加上大明軍事學院結業的背景,所以成為了這次使團的主事。
汪進義用漢語跟身邊的同僚交流,旁邊的圖格魯克貴族自然是聽不懂。
畢竟漢語可謂是最為難學的語言,更彆說汪進義還用了詩詞比喻。
“尊貴的遠方客人,我們的蘇丹已經在王宮進行等候,還請尊貴的客人們隨我一同進去。”
來到德裡王宮前,立即就有人迎接了上來。
對於享譽盛名的東方王朝,顯然圖格魯克王朝的蘇丹納希爾丁·馬赫穆德·沙非常重視。
蘇丹馬赫穆德原本還想著親自到王宮前進行迎接,是在臣子們的勸說下才取消。
汪進義等五名使臣進入王宮後,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儀式。
在道路的兩旁,是純潔的處子穿著顏色豔麗的衣服,手中撒上花瓣慶祝汪進義等人的到來。
在這個時候能有鮮花出現,可見是花費了很大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