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
這是一個延續了有千年之久的古老帝國。
當然,這並不是說帝國的傳承延續了千年,具體是文明的傳承,如文字,語言。
在這千年的時間裡,拜占庭帝國一共持續了十二個朝代。
當今便是帕列奧列格王朝。
君主是第十代皇帝,曼努埃爾二世·帕列奧列格。
帕列奧列格王朝倒是和現在的大明有些相像,在帕列奧列格王朝的開國皇帝,米哈伊爾八世·帕列奧列格還沒即位的時候,作為拜占庭你帝國的象征,君士坦丁堡已經淪陷。
而帕列奧列格王朝的則收複了君士坦丁堡,意味著拜占庭帝國的複辟。
這樣的情況就像是中原王朝遭受到了蒙元的入主,而後被朱元璋收複,再次歸為漢人統治。
隻是帕列奧列格王朝在經過了一百三十多年的統治後,明顯已經是走到了王朝的末端。
其實在米哈伊爾八世率軍進入君士坦丁堡開始,這個時候的拜占庭帝國已經是淪為了二等小國的地位,是一個隻能處於防守狀態的國家。
帝國的內部已經開始逐漸的衰敗下去,而在帝國外部則麵臨更加的軍事威脅,周邊的國家虎視眈眈,都想著在這個古老的帝國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目前帕列奧列格王朝恢複的帝國疆域,僅僅是君士坦丁堡和塞薩洛尼基這兩座城市,以及周邊小塊不穩定地區和兩個屬地組成。
在北部受到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的包圍,而小亞細亞地區幾乎已經完全被奧斯曼帝國所占領。
除開外部的嚴重威脅外,更重要的是帝國內部的統治危機。
延續了六十餘年的三次內戰,已經讓現在的帕列奧列格王朝皇權徹底淪為了笑柄。
甚至於君士坦丁堡的居民,都敢於毫無顧忌的嘲笑他們的皇帝。
除開政治領域的錯亂,社會和宗教的衝突,已經演變成了一場真正的階級鬥爭。
就在奧斯曼帝國前段時間包圍君士坦丁堡,準備發動最後的進攻時,拜占庭帝國的教士們還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喋喋不休的爭論統一或者分裂的問題。
大教長盧卡斯·諾塔拉斯甚至公開宣傳,寧可在都城內看到頭裹方巾的土耳其人統治,也不願意看到頂著三重教冠的拉丁人統治。
嚴重的內亂讓整個國家的經濟崩潰,特彆是農業經濟,於內亂和外地入侵的雙重打擊下,幾乎是被完全摧毀。
當一個國家傳統的農業稅收全部喪失,以穀物和農副產品為主要商品的國內貿易完全消失的現在,帕列奧列格王朝等於完全是窮途末路。
似乎即便是上帝,都沒有辦法再來拯救這個王朝。
為了你克服內戰帶來的危機,帕列奧列格王朝曆代皇帝,不惜實行一些以出賣國家利益為前提的錯誤外交政策。
這些撼動國本的錯誤外交政策,不但沒有挽救帝國的可能,反而給帝國帶來了更加嚴重的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危機。
到了現在曼努埃爾二世手裡的拜占庭帝國,完全就是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
在這最困難拮據的歲月裡,皇家宴會使用的是陶土製的器皿,昂貴的東方瓷器早就已經被賣了換錢。
缺乏黃金和珠寶的情況下,不得以用不值錢的玻璃,皮革工藝品來代替。
於曼努埃爾二世的婚禮上,他穿戴的衣服禮服裝飾,也僅隻是有黃金寶石的樣子,其實都是染上金色的皮革和或飾以彩色的玻璃,維持稍微像樣,僅存的尊嚴。
這個時候,君士坦丁堡的大量居民早已經外逃,整個城區顯得很是空曠,為數不多的居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
哪怕奧斯曼帝國大軍撤走的消息在整個君士坦丁堡傳開,這些麵帶麻木的居民們,也沒有任何的情緒波動,甚至很多人覺得非常可惜。
或許土耳其人統治這個城堡,還能給吃上一口飯的機會?
他們的眼神了,已然是沒有了任何的光彩。
隻是,今天的曼努埃爾二世,在聽到侍衛傳來的消息後,顯得異常的激動。
“你確定,那是來自遙遠東方,大明帝國的貴族嗎?”
侍衛敷衍的行禮,隨後說道;“陛下,這個時候我還有什麼可以欺騙您的。”
曼努埃爾二世並不在乎侍衛的無禮,因為這些他沒有辦法去支付這些守衛皇宮侍衛的薪水。
而這些侍衛之所以還守衛皇宮,隻是因為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可做。
有路子的早就走了,剩下的也就得過且過著。
“快帶我過去。”曼努埃爾二世有些迫不及待催促。
這年頭,但凡是能夠跟東方扯上關係的,那都是財富的象征。
更彆說是來自於遙遠的東方貴族。
曼努埃爾二世倒也沒有什麼彆的想法,隻是因為窮到掉渣了,聽到來了個有錢人,不管怎樣都是個機會。
“等一下,我要換一套禮服。”曼努埃爾二世正準備起身的時候,突然又停了下來。
侍衛有些不耐煩:“陛下,你這樣會讓尊貴的客人久等。”
曼努埃爾二世指了指身上有些破爛的衣裳:“如今這樣會讓尊貴的東方貴族,覺得我們在輕視他,我聽說遙遠的東方貴族,是最為講究禮儀的文明國家。”
曼努埃爾二世身上的衣服,是在聖菲索亞大教堂跟教士們掰扯的時候,被憤怒的教士給撕爛的。
皇室沒有錢買新衣服,隻能是讓裁縫簡單修補一番。
那裁縫是個學徒,因為有手藝的裁縫早就跑路了,所以曼努埃爾二世身上的衣服修補的痕跡非常明顯。
平日裡在皇宮,也就是這樣了。
現在要接待來自於東方的貴族,那自然就不同了,必須要拿出壓箱底的衣服來。
不過從曼努埃爾二世需要跟侍衛來解釋這個情況,已經可以體現出現在皇室失去了所有的權力。
侍衛聽完之後,也覺得曼努埃爾二世說的有道理,便就同意了。
換上新衣服的曼努埃爾二世,迫不及待前往。
君士坦丁堡的麵積超過拜占廷古城幾十倍,也遠遠超過老羅馬城。
在拜占廷舊城原址的小山丘上是帝國的大皇宮,拜占廷古城的舊城牆被改建為皇宮的外牆。大皇宮又被稱為‘聖宮’。
坐落於全城的製高點上,南臨馬爾馬拉海,占地近一千畝,按照西方的算法便是六十多萬平方米,是整個君士坦丁堡最豪華的建築群。
皇宮裡麵除了居住著皇族外,還有成群的宮娥、太監、禁軍、教士和宮廷官員,在拜占庭帝國輝煌時期,其人口多達兩萬,幾乎相當於一座城市。
它由幾座比鄰的宮院組成,包括專門用作官方正式大典的拉馬尼奧爾宮,供皇室居住的達夫納宮,兼作陳列館的沙爾克宮等等。
各處宮殿由拱廊相連,宮殿之間的庭院被開辟為禦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