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可是兩萬多個彪悍雄壯的大漢呢。
沒有一個瘦弱的,加上最近改善的夥食,大量的肉食供應下,更加強壯了。
微微呼吸一口,朱英也知道自己應該說上兩句。
便就慢慢走向高台的方向。
不過朱英並沒有上高台,而是站在了高台的下麵。
當朱英站立好後,所有的將士徹底安靜下來,目光看向長孫殿下。
“對於你們最近的操練,本宮感到非常的滿意,我很清楚的看到,在這裡的將士們,沒有一個人在偷懶,都是在刻苦的訓練之中。”
“或許你們其中有些消息比較靈通的,也應該是知道,對於大閱兵的獎賞。”
“有關於這些獎賞的內容,應該你們的教練,都已經說過了,我就不在多提了。”
“但是你們心中要清楚,在這一次的大閱兵中,觀看的人員,不僅僅是本宮,陛下,還有所有的文武大臣。”
“而且這次,將會有數以十萬計的百姓,也會共同觀禮。”
“初次之外,本宮亦是邀請了,所在正在京師的外臣,本宮想讓那些表麵上俯首稱臣,暗地裡卻有著歪心思的他國使臣看清楚,大明的雄獅,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告訴本宮,你們會讓本宮失望嗎?”
朱英扯起嗓子,大聲的問道。
“不會!不會!不會!”
兩萬將士大聲呐喊。
朱英卻皺著眉頭,朗聲嗬斥道:“怎麼一個個跟娘們似的,是沒吃過飽飯嗎,聲音這麼小,本宮聽不清!!!”
被這麼一激,本就熱血沸騰的將士們,哪裡承受得住,一個個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大聲的咆哮:“不會!!!不會!!!不會!!!”
這股子氣勢,直衝整個皇宮,若是望向遠方,甚至可以看到禦花園的鳥兒,都被驚得飛起。
幾乎所有在皇宮的人,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將士們咆哮的聲音。
此刻的華蓋殿中,朱元璋正在和幾個尚書商議著關於高產作物的事情,還有和關於十月初一,大閱兵的安排。
這次的大閱兵,有著三十六衛,二十萬大軍的調度,還有數十萬百姓的觀看,可以說是自大明立國後,最大的盛況了。
就連上次朱英群英商會,舉辦的優惠大酬賓,都沒有這般的氣勢。
現在距離十月初一,也就五天不到的時間了,隨著事情的傳播,如今京師的人口,每天都在急劇的增加,都是從外地趕來的人。
這也就是提前了十天的通知而已,京師周邊的百姓在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就已經開始連夜朝著京師趕來。
這還是有著束縛的關係,很多百姓都不被允許隨意走到,不然若是提前兩月昭告天下,沒有限製的情況下,整個京師怕是都要人滿為患。
閱兵這種,在很多朝代都有發生,但那都是皇帝去巡查軍營,或者就是在皇宮裡舉行,而不會允許百姓觀禮,更彆對觀禮的百姓,沒有限製的人數了。
若不是外城如今禁止排隊,怕是現在就已經有不少的百姓,帶著床褥等候了。
這樣的機會,對於忠心於大明的百姓來說,可謂是千載難逢。
對於心中有想法的細作來說,那是舍了命也要去看看的。
在這方麵,哪怕是朱元璋,也是要重度關注,簡單點說,十月初一那天,在皇宮的外城附近,將可能會有六十萬人的聚集。
稍微有些什麼波及,或者發生踩踏事件,對於百姓,亦或是對於大明,都是一場災難了。
五城兵馬司,大明治安總司,在這方麵的任務非常重要。
連著三四天,朱元璋和幾位尚書,都在討論如何讓這件事平穩過去。
剛才,就在刑部尚書楊靖,正在述說情況的時候,就被外麵傳來的景田咆哮聲給打斷了。
吏部尚書詹徽眼睛一亮,立刻起身躬身作揖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我大明未來可期,未來可期呀!”
當初被藍玉打了後,第二天藍玉被處罰,第三天詹徽就老老實實去上早朝了。
畢竟涼國公都已經被乾下了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的職位,還上繳了近萬畝的良田,詹徽在知道這些消息後,心中的氣也算是順了。
本來他的傷勢就不重,很大的程度就是做做樣子。
其實詹徽本來也想趁此機會,乾錯休息幾天,畢竟昨日被打了,說躺在床上下不來,第二天就沒事了,那就有點誇張了。
就在詹徽有這樣想法的時候,劉和代表陛下過來看望。
詹徽自然是在床上下不來。
劉和帶了一些宮裡的藥材補品,作為陛下對詹徽的看重,走的時候簡單說了句:“明日早朝的時候,還請詹尚書不要把這兩天的差事給懈怠了。”
話中的意思,詹徽立即就明白了。
根本沒提明日能不能上朝,直接就是告訴你,明日必須上朝,而且這兩天沒做完的工作,明天要全部完成,不能拖遝。
是以第二天,詹徽也隻能老老實實上朝去了。
朱元璋聽著外麵將士們的咆哮聲,笑嗬嗬的說道:“咱這大孫呀,類咱,在這練兵方麵的天賦,倒還是挺不錯的,大夥聽聽,這十足的精氣神,若是有敵軍在,怕不是要嚇得肝膽俱裂。”
說完後,對著詹徽擺擺手,讓其坐回去。
對於詹徽剛才的表現,朱元璋還是比較滿意的,但凡有什麼人誇大孫,朱元璋感覺比誇自己都要開心。
眼睛都笑著眯了起來。
“長孫殿下文韜武略,雖未帶兵打仗過,但就這練兵的能力,臣觀整個大明,不,臣觀古往今來,都未曾聽說過有如此本領之人。”
“這般練出來的將士在戰場上,怕不是能以一敵十,往常臣看史書之中以少勝多,總感覺有些不真實,如今看來,是臣孤陋寡聞了。”
詹徽的話,讓在場的其他幾位尚書,還有一同在此的大學士們,不要側目。
好個老小子,真就打蛇隨棍上了。
難怪為陛下跟前的大紅人,就這拍龍屁的功夫,誰能比得了。
果然,朱元璋笑得更加開心了,道:“咱大孫這練兵確實不錯,比咱都要來得厲害些,若是當初戰亂的時候,咱能有大孫這練兵的法子。”
“怕是咱大明,至少得提前五年建國,也省得百姓將士們,少吃很多苦頭。”
朱元璋說著說著,頗有些感歎。
大孫和自己的情況,很是相像,都是屬於白手起家。
這也是朱元璋對於大孫最為滿意的地方,英雄之間,總是惺惺相惜的。
在朱元璋立國後,他感覺這古往今來,還從未有過一個皇帝像是他這般的出生。
一定程度上,自然是非常自傲的,也有些孤獨。
而大孫的出現,是恰好填補了這一份的孤獨。
又是自己最寵愛的大孫,這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場的眾多大臣,學士,看著吏部尚書詹徽一人獨領風騷,心中有些不甘,都在心中思索著,如何也更好的拍一手龍屁。
其中,戶部尚書趙勉眼睛一亮,也作揖道:“微臣聽說,長孫殿下年幼的時候,一直都是陛下還有皇後娘娘親自照顧,不知此事是否為真。”
眾人一聽,不由看向戶部尚書趙勉。
好家夥,這廝當真是不知死活呀,剛在陛下的麵前提起皇後娘娘。
這可是陛下的禁忌。
是多少條人命堆出來的結果,還真以為陛下提不起刀了?
朱元璋聽到這話,也是眉頭一皺,麵色轉冷,看向趙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