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_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 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

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1 / 2)

祖父或者外祖父的稱呼,在如今的大明,是比較偏於官方稱呼。

因為朱元璋本身的緣故,所以在皇宮裡,皆是爹爹,爺爺這般較為民間的稱呼。。。

父親,祖父這般,一般是傳統文人的習慣俗稱。

朱允炆這一聲外祖父,也代表對於這個外公的態度。

看到外祖父,朱允炆的臉色不是很好,不過還是依據習慣,向呂父作揖道:“外祖父。”

“允炆回來了呀,那我便先去了。”

呂父尷尬一笑,知道自己在外孫朱允炆心中的印象不好,急忙離開了。

待呂父走後,朱允炆皺眉道:“娘,為何叫他過來呢。”

在自己娘親麵前,朱允炆連外祖父都不叫了,直接說他。

“他是我的父親,也是你的外公,無論曾經如何,現在都已然是改過自新,你也不必過於如此。”呂氏淡淡的說道。

早前呂氏的家裡也算是書香門第,其爺爺還在的時候,家裡也沒出過什麼亂子。

呂氏能夠成為太子妃,這其中的主要還是歸功於已經去世的爺爺。

不過在爺爺去世後,呂父越發放肆起來,染上了賭癮的毛病,家裡輸得是乾乾淨淨。

多次勸阻也依然沒用,那段時間呂氏以淚洗麵。

朱標得知後,也曾去勸阻過,呂父麵對朱標,當然是滿口答應從此不再去賭場,不過三天就原形畢露。

最後還是朱元璋出手,將呂父接觸過,欠下賭債的賭場,直接派人剿滅了。

並且傳下口諭,若是有哪家賭場敢接待呂父,直接處死。

便就是這般,呂父無地可賭,就算是朋友也不敢與其賭博,也就慢慢的戒掉了賭癮。

能夠得到現在正六品的禮部主事官職,已然是莫大恩寵了。

朱允炆無意多聊關於外祖父的事情,進了後殿就急忙將剛才從皇爺爺那裡聽來的消息,告訴呂氏。

呂氏聞言,微微歎息說道:“雖是有所猜測,但如此看來,你大哥恐怕在很多方麵,都秉承了你皇爺爺的天資。”

對於朱允炆來說,朱元璋話語中透露出的消息,隻是讓他有所震撼。

但在呂氏抽絲剝繭的分析中,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內涵,更是反推出了目前朱英的情況。

越是如此,呂氏就越發感覺到心累。

現在的朱雄英已經開始接觸兵權了,陛下明顯就是想讓其先掌控大軍,強勢上位,到時候一切流言蜚語,都如雞蛋碰石頭般可笑。

“娘親,我該怎麼辦呢。”朱允炆有些惆悵的問道。

從華蓋殿到春和殿這條路上,他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越是深思,越是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希望。

雖然皇爺爺沒有明說要撤去自己的太孫位,但再傻朱允炆也能清楚明白了。

“不如何,待允熥和明月回來後,你便跟他們好些聊聊,去見見你大哥先,至於其餘的事情,暫且放下不提。”呂氏緩緩說道。

他沒有告訴兒子自己交代父親的事情,也沒說朱雄英先天心症的問題。

自己兒子是個什麼德行她最為清楚,告訴他這些,相當於又給了很大的希望,到時候兒子難免會把重點轉移到朱雄英身份的真假上麵去。

這種行為,沒有意義,按照目前的情況,便是呂氏,也隻會旁聽側敲,借寧妃之手,將這些有可能的懷疑,傳遞到陛下那裡去。

直接和陛下對上,無異於最愚蠢的行為。

整個後宮能夠和陛下說上幾句的,也唯有寧妃一人了。

.....

來安縣,屬南直隸,接壤南京西北,是京師最近的縣,為南京江北的重要門戶。

目前也是以工代賑的重點施行點。

便是今日,數十名錦衣衛將來安縣縣衙團團圍住,眾多巡捕戰戰兢兢。

在錦衣衛麵前,他們不可能有反抗的心思。

為首的錦衣衛千戶,率領數人直接而入。

收到消息的知縣,立刻出來,見此狀況皺眉沉聲說道:“各位大人,不知道來本官縣衙何事。”

錦衣衛千戶冷笑道:“莫要裝聾作啞,錦衣衛辦事,自然是證據確鑿,怎麼說,是本官親自讓人給你帶上鐐銬,還是你自己跟本官走上一趟。”

知縣麵色陰沉,嗬斥道:“本官乃是朝廷命官,從六品上縣知縣,爾等若是認為本官有罪,當通過刑部下達駕貼,方可除去本官頭上烏沙。”

“直接讓人上門,莫當本官好欺負不成。”

說到這裡,知縣冷聲警告道:“本官能做到來安縣上縣知縣,自是朝中有人,爾等私下行事,可莫要後悔。”

知縣對於錦衣衛,不但沒有絲毫懼怕,反而開始威脅恐嚇起來。

不過他本身也確實有這個資格,作為涼國公藍玉義子,淮西勳貴集團的中堅力量,有任何風吹草動都不可能瞞過他。

哪怕是在刑部,他也有曾經袍澤數位,真出了大事,必然會有人通風報信。

唯有錦衣衛這種臭名昭著,直接就行事。

看著周圍十來名錦衣衛,知縣已經心裡謀劃,怎樣才能先逃出去,然後召集人手反擊。

捕快肯定指望不上,不過他還是有一些曾經的麾下跟隨過來的。

哪怕是幾十個錦衣衛,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看到知縣四下張望,目光閃爍,錦衣衛千戶哪能不明白他的想法。

冷哼一聲,對麾下說道:“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請涼國公過來吧。”

涼國公三個字,猶如一道驚天霹靂,直直的轟擊在知縣的腦門上,瞬間就呆滯了。

涼國公跟著來了,這意味著什麼,他的心中頓時清醒,本來自信滿滿的神情,一下子就變得惶恐不安起來。

心中還妄想著,或許是自己聽從,或許是錦衣衛在嚇他。

但接到命令的錦衣衛,出門後很快就回來,帶過來的那人,知縣一眼瞧去,嚇得那叫一個肝膽俱裂。

“義父。”沒有絲毫猶豫,知縣單膝下跪,如同在軍中一般,向藍玉行禮。

藍玉見此,本想嚴厲的訓斥一番,不過想到自己這名義子的結局,隻能長長一歎,說道:“跟錦衣衛去吧,連以工代賑都敢插手,此事本公也救不了你。”

“本公已經求情,此事歸咎於你一人,妻兒尚可無恙,歸還所有貪到的錢財,安心上路吧。”

知縣聽到這話,一臉的不敢相信,曾經的他可是為藍玉出生入死過的。

“義父,救救我,我再也不敢了,救救我,再給我一次機會,官職我不要了,隻求一條生路,哪怕是貶為庶民也好。”

“不,流放,義父看在往日的情麵上,再幫我一次,隻求能夠有一條活路,便是流放也可,義父求求你了。”

知縣哪還有絲毫反抗的心思,連藍玉都來了,他頓時明白所有的一切已然是不可挽回。

現在彆的不求,隻求能夠保下自己的卿卿性命。

藍玉微微搖頭,說道:“沒用的,莫要作這些小女兒態了,能夠保下你的妻兒,已經是本公能做到的最大的程度。”

“怪隻怪,你不該在這上麵動手的,此事乾係過大,任何人也保不住。”

“你曾經也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本公知曉,可你已經是上縣知縣了,曾經的功勞已經用完,此次無法再相抵。”

聽到義父這般話,知縣頓時麵若死灰,到了這一刻他也算是領悟了。

沒有再次開口求饒,因為他知道,當義父親自趕到這裡的時候,說明此事的嚴重性,已然超乎了他的想象。

他沒有去辯駁,或者叫冤這般,就像是藍玉所說,臨死前,莫要作那小女兒態。

唯有慷慨赴死。

隻見他轉身走回大堂,摘下頭頂烏紗放下,而後向錦衣衛千戶伸出雙手,隨即兩名錦衣衛過來,為其帶上枷鎖。

看著自己曾經勇猛的麾下,落到這般田地,藍玉的心中極為難受,但他能多的意識到一個問題。

長孫殿下和陛下不同,自己除了是外戚以外,和長孫殿下的交集根本沒有,之前在書房的時候,藍玉也想說些什麼來挽留麾下性命。

然而想了許久,卻發現自己沒有任何可以跟長孫殿下述說的地方。

若是陛下,自己還可說是為其血戰沙場,希望留些情麵,但這些對長孫殿下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他不認識這些麾下,也不知道他們的過往,甚至不了解當初的一些情誼。

在長孫殿下的眼裡,自己這名義子,就是一位貪贓枉法的官員,而不是一名曾經為大明征戰過後的將士。

就是因為知道這些,所以藍玉才會特地過來陪同錦衣衛一起。

不過知縣對錦衣衛說的也不無道理,理論上來說,錦衣衛抓捕知縣,是需要刑部的駕貼,或者陛下的口諭,諭旨之類的。

朱英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官方身份,他所以處理的奏章,不符合大明的律法程序。

不過這些重要嗎?

“涼國公,還有兩人需陪同一起去嗎。”錦衣衛千戶看著知縣被帶出去後,對藍玉問道。

今日需要抓捕的共有三人,基本上都是縣城的官員,且這三人還都跟藍玉關係匪淺。

錦衣衛千戶之所以這般問,也是因為涼國公和長孫殿下有著外戚關係,當不能同等對待。

“不了,你們去吧,本公隻是過來看看。”藍玉淡淡的說道。

麵色上沒有絲毫的表露,現在的藍玉,想的地方可不少。

......

城郊京營。

最近三天的時間,朱英就一直住在軍營裡,和五千士兵共飲共食。

這些士兵均是真正意義上的強兵,不管是個人作戰經驗,還是當兵的年月,遠不止新兵蛋子可以相提並論的。

在朱英皇明長孫身份的壓製下,哪怕是老兵油子,也不敢有絲毫逾矩,老老實實。

隻是這些在朱英看來,還是不夠,他要打造的,不是一個五千人的作戰隊伍,而是五千個非常懂得軍事作戰的軍官。

這五千軍官,將會作為他的核心,逐而進入到大明的體係之中,帶動整個大軍軍隊的升級。

軍紀自不用擔心,但軍中的思想主旨才是現在朱英尤為在乎的。

便是在第二天,朱英就已經招募了許多讀書先生,這些讀書先生並不是什麼取得功名的秀才之類。

朱英也不需要受到儒家學說熏陶的文人來教書,找來的人,基本上就是普通有基礎教學能力,識字就行。

不能盲目追求士兵一下子就成為軍官級彆的人才,一切都隻能先識字開始。

教學識字的時間是在晚膳過後,在這個時間段朱英也會開始批閱奏章。

更多的時候,朱英還是會直接參與到士兵的訓練中去。

訓練的內容,當然不是說拿火繩槍或者火銃來,而是從列隊開始。

古代士兵列隊的時候當然會整整齊齊,但一旦動起來,完全就是一團槽了。

在三國時期還比較講究軍陣,但是在如今的大明就沒這麼多講究了,畢竟朱元璋也不是軍戶出身。

而目前朱英的要求比之曾經的軍陣要更高,是參考後世的一些列隊標準。

其實也不算太高的要求,達到他後世軍訓時候那樣的程度,在朱英看來就差不多了。

常規的軍訓,一般就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基本上都能達到很好的程度了。

第二天,朱英最先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站軍姿。

站軍姿是一切的開端,站軍姿,就是錘煉士兵的頑強意誌,磨練士兵的不屈毅力,煉就鋼鐵般的紀律。

“眼睛平視前方,不要左右亂看,眼睛要有神。頭擺正,不要縮脖子。鼻子嘴巴不能亂動。”

“肩膀要放鬆,不要一高一低,雙腿伸直,不等彎曲。”

烈日之下,朱英行走在士兵的隊列之中,大聲講述軍姿的要求。

眾多的士兵雖然不理解這樣站著有什麼意義,但也沒有怨言,選擇服從。

不過很快,隨著一個時辰過去,不斷有士兵已經開始堅持不住了。

很快就有士兵軟倒在地。

“倒下地上的將士,就趴在地上,不準站起來,等到所有人結束後,才可起身。”

朱英沒有去訓斥或者責備,或者說上軍棍如何,隻是讓那些倒了的士兵,就繼續趴在那裡。

不過這般的命令,讓那些倒在地上的士兵,麵色感覺非常的羞愧。

這些士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和普通的士兵已經完全不同,一些朱英想象中的鬨事,或者是受不了埋怨,甚至那些交頭接耳的行為,並沒有發現。

這些都是老兵,沒有新兵蛋子,有些士兵甚至參加過藍玉的成名戰,捕魚兒海戰役。

那麼惡劣的環境都挺過來了,意誌早就得到了大規模的升華。

兩個時辰後,朱英看著依然有大量站立的士兵,不由為大明如今軍隊的戰鬥力感到震撼。

兩個時辰折合後世,就是整整四個小時沒有動彈,已經可以明確的看到,所有的士兵渾身已經被汗水侵濕。

在他們的身上,可是全身都披著甲胄。

明初的甲胄還是比較沉重的,和宋朝時期的六十多斤不能比,但也有四十斤上下的重量。

這些士兵有著很好的耐力訓練,本身在大明能夠被稱為精銳者,其中耐力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時候行軍都是長途奔襲。

兩三天就能打完的戰役,奔襲個一兩個月,實屬正常,在這樣的情況下所留下的百戰精銳,有著超乎後世人難以想象的耐力。

見識到將士們耐力情況後,朱英也要開始進行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對於大明如今的將士來說,是受到很大程度的掣肘,其中主要的方麵還是營養問題。

朱英已經吩咐張伯去采購大量的肉食,為將士們的力量訓練進行保障。

列隊行走這塊,最麻煩的就是左右不分了,暫且來說也是隻能慢慢的形成習慣。

百人一個方隊,五千將士劃分成五十個方隊開始進行操練。

站在點將台上看著這一幕的朱英,感覺還是很受震撼的,雖然目前總是會有些亂。

站有站姿,坐有坐姿,不僅僅是在操練上,對於內務整理這一塊,朱英也是親自視察。

古代士兵兵舍的臟亂差,簡直超乎了朱英的想象,幾乎進去就是一股子特彆濃厚的味道。

“本宮說著,張伯記載。”

朱英對著旁邊的張伯開始講述作為將士內務的要求。

包括被褥怎麼疊,物品如何擺放,兵器該放置何處,屋內的衛生保持,一條條過去,凡是能想到的,朱英都說了出來。

“吩咐下去,每日都必須進行內務整理,凡是不合格者,早晨列隊時,予以通報批評,擇每日最優者三人,進行通報表彰。”

這一次朱英沒有搞軍餉或者其他的實物獎勵,直接從精神上出發,他不想打造出來的將士,一心都鑽到錢眼裡去。

目前的待遇已經足夠高了,更多的還是在思想教育上的灌輸。

這些精銳士兵一個個本來就很是自傲,當在全軍麵前受到批評的時候,自然會有所改觀。

朱英從沒有下令用過軍棍,哪怕看到有想法子偷懶者,也隻是批評教育。

就是這樣簡單的行為,卻被所有的士兵認為是愛民如子。

要知道在彆的將領下,動輒打罵甚至殺頭,二十軍棍更是常事,對比起來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了。

連著三日,朱英一直在維持著基礎訓練,甚至連拉練負重跑都沒有進行過,每天也是米飯管飽,肉食管夠。


最新小说: 桃花從便利店開始 我的鬼靈無限進化,直至全球複蘇 折春痕 末法時代,一道光穿越靈魂 量子罪案追蹤 離婚前夜,被高冷霍爺撩紅溫 權香梟婿 欺耳 被關三年,出院後真千金虐哭全家 重生60:從撿漏工業廢墟開始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