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明朝張三豐_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0章:明朝張三豐(1 / 2)

地主,對於朱英來說,或許對於朱元璋以及整個大明來說,都是很頭疼的角色。

雖說不像是世家那樣根深蒂固,但發展的時間長了,就會逐漸演變成世家。

明初的地主,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新生代地主,祖上數代元朝流民,流民,本就是元朝時期的特產了。

還有一種,就是江南地區的地主。

朱元璋的農民起義軍,並非是把整個大明疆域都打了一遍,很多地方其實並沒有被起義推翻。

這個重點地區,就是江南。

江南最初是屬於張士誠的地盤,哪怕是現在洪武二十五年了,江南的很多地主豪紳,心中對於張士誠依舊是念念不忘。

朱元璋對於江南地區,一直都是非常的忌憚,這些從官員的貪汙,處死,流放上可以看出。

基本上江南地區的官員,在有犯罪的情況下,朱元璋看到後,下意識的都會罪加一等。

在立下功勞的分配上,也是同樣會下降許多。

比如劉基劉伯溫,浙江人士。

朱元璋稱劉伯溫為‘吾之子房’,民間也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

可見劉伯溫對於明朝的功勞,是相當大的。

但因為劉伯溫江南籍貫的問題,在大封功臣的時候,相當於後勤主管的李善長封為一等公爵。

名氣,名望,功勞更多的劉基,卻是封為三等伯爵。

劉伯溫隻是一個縮影,更多的江南籍貫的官員,基本上全是這個情況,無一例外。

齊泰走後,朱英從書櫃上,拿出一本冊子翻看。

這本冊子,是上次老爺子跟他聊過後,交給他的。

這裡麵記載著的是,關於所有大明地主的情況。

和其他的冊子不同,這裡麵不僅記載了所有地主的名稱,

還有一個很詳細的統計數據。

便就是大明現如今,擁有七百畝田地以上的地主,為一萬四千三百四十一戶。

這是一個精確到個位數的統計。

隨手翻開幾頁,可以看到還有許多劃痕,那些被劃掉名字的,就是已經被老爺子處理掉的地主。

可以看出,處理掉的地主,八成都是標注著江南籍貫。

“看來爺爺對於地主們的提防,早就有了,難怪在我聊起關於土改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驚訝。”

“或許在最初的時候,爺爺就已經知道地主階級的危害,所以不斷的在抑製地主。”

“江南,好一個江南稅賦甲天下,看來這麼多年的重稅下來,江南始終是大明的一根刺。”

“必須要想辦法,把這根刺給拔除乾淨。”

朱英很清楚,現在大明全國,江南就是稅賦最重的地方,可以說是承擔了大明半數稅收。

那些被乾倒的地主,他們的田地,都成了官田,然後分給普通百姓。

或許有人會奇怪,這麼針對江南,為什麼在大明農民起義造反的隊伍裡,反而江南是最少的。

甚至大部分江南地區,都沒有造反的案例。

難道這些江南地主們,就不會聯合起來嗎?

嘿,能吃飽,誰有心思造反呀。

想要造反,最大的主力軍,可不是地主,而是那些一窮二白的黔首。

江南這等魚米之鄉,大明糧倉。

地主喊一聲造反,根本就沒人搭理,人還沒聚集呢,官府就已經過來圍剿了,根本不具備造反的條件。

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敢如此針對江南地區。

當然,重點照顧的對象,都是在地主身上。

像是前麵的洪武三大案,遷移南方富戶,降低了江南才子在科舉考試中的錄取比例,限製江南人入朝為官,尤其是戶部,是堅決不讓任何帶著江南籍貫的進入。

隻是,即便是如此,冊子上的一萬四千多擁有七百畝以上田地的地主們,還有八成來源於江南。

“爺爺的村人自治法子雖好,但對於江南,還是不夠用,隻有把治安署開便江南地區,狠抓,硬抓,才能慢慢的根除。”

“爺爺是很有先見之明,可惜還是乾得不夠徹底,後世的子孫不頂用呀,沒有延續一直打壓江南的政策,給他們開放了。”

“若是按照現在的法子,貫徹打壓江南地區,大明至少可再續百年國祚。”

朱英有些感歎著,同時眼神中散發出冷光。

或許很多人對於江南好像沒太大的感覺,但若是知道,明末時期政治聯盟的東林黨,就是以江南士大夫為首的官員。

在東林黨之外,還有浙黨,齊黨,楚黨,昆黨,宣黨等等。

而所謂的東林黨爭,是東林黨和大明全國的朋黨之爭,同時還跟閹黨爭。

足可見東林黨的實力,已經達到了什麼層次。

大明,作為曆史朝代中,白銀相對最充裕的王朝,最後滅於銀荒。

錢去了哪裡?

在東林黨人的手裡。

明末,東林黨執政。

大地主不得征稅,因為那是東林黨人的產業。

礦業不得征稅,因為那是東林黨人的產業。

商業不得征稅,因為那是東林黨人的產業。

文貴武輕,富裕的東林黨欠下九邊兵鎮多少年的餉銀?

就像是一個循環,明初朱元璋對江南地區多麼狠,在明末的時候,就全部被報複了回來。

江南很富,關鍵他富不在於百姓,而是大量的土地兼並產生的繁榮景象。

大多數百姓,早就淪為了地主家佃戶,或是長短工。

“看來,得去江南走一趟了,商會在那邊,除了雪花鹽收益極大,其他方麵都被限製得很嚴重,這樣,可不行。”

朱英對於齊泰的安排,傳遞到朱元璋這裡。

朱元璋大筆一揮,齊泰欽差大臣的名義,就直接定下來了。

目前對於大孫下達的安排,基本上在朱元璋這裡,都是直接通過。

此時,有官宦前來稟告,關於老兵退役的第一批名單,已經由兵部聯合五軍都督府上報過來。

“咱不是說過了,這些事情,直接傳到咱大孫那裡去嗎。”

朱元璋皺眉說道。

這讓過來傳遞的官宦惶恐不安。

“行了,便就放在這裡把,眼下也是到了晚膳的時候,將大孫叫來,共同用膳。”朱元璋吩咐道。

“臣遵旨。”一旁的劉和領命,然後退下,就往坤寧宮過去。

在坤寧宮的朱英,這個點正準備出門,去一趟火藥司。

他要看看最近的火繩槍發展得如何了,湊夠三千數目,朱英就準備開始投入操練中去。

打造大明,乃至世界第一火銃兵營。

這時,劉和過來,傳話道:“殿下,陛下那邊教你殿下一同去用晚膳呢。還請殿下隨我出發。”

朱英問道:“爺爺找我?可是有什麼事情。”

劉和躬身回道:“回稟殿下,方才有官宦呈報關於老兵退役的名單冊子,陛下應該就是這件事,想要跟殿下商議。”

朱英聞言點點頭,便就隨同劉和出發去華蓋殿。

華蓋殿中,朱元璋見到大孫過來,笑嗬嗬的問道:“最近咱整個人呀,都感覺胖了一圈,主要還是大孫帶過來的這些廚子們,做的膳食味道過於鮮美。”


最新小说: 七零嬌軟小醫女,養崽撩夫樣樣行 九零活寡守六年,渣父子我不要了 兒子幫小三搶老公?我轉身帶出天才兒童 權力巔峰從紀委開始 重啟1991:從出獄開始崛起 天帝圖 夫人假死後,賀少他瘋了 八零嬌媳再高嫁,高冷醫少淪陷了 為你頂罪五年,出獄你和我提分手 鬥羅之滅龍魔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