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
相傳三千多年前,此地人煙稠密,屋舍儼然,山水靈秀,草木密茂。
春秋時期,連年征戰加上乾旱,上邽縣民不聊生。
是夜,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天空一道金光,恍若遊龍現世。
霎時之間,大地震顫不已,在天崩地裂的巨響聲中,大地裂開一條大縫,天空也被撕開一道口子。
天河之水傾瀉而下,注入地上的裂縫之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
天水因此得名。
想到這些,我突然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難道這些水就是當年的天上之水?
隨即就哭笑一聲,搖了搖頭,這種神話傳說可信度不大。
雖然水少的可憐,但能在少女山上準確定位出這個水井的位置,並且成功發現了地下水,也絕非易事。
回過神來,再次對這裡進行了更加仔細的搜查。
突然之間,手電光被黑暗吸了進去。
定睛一看,爛泥之中居然有一個很小的洞口,被坍塌的泥土覆蓋,不仔細觀察還真就看不出來。
又下放了一點繩子,用腳使勁踹了幾下,洞口“呼扇呼扇”起伏不定,像一顆巨大的心臟,仿佛整個少女山在呼吸一樣。
我定了定神,加大力氣又踹了幾腳,隻聽“嘩啦”一聲,腳下的泥土坍塌了。
一個巨大的洞口赫然出現在眼前,強大的氣流參雜著水汽升騰而起,吹的我呼吸都有些困難。
深呼吸兩口氣,用手電往下一照,洞穴再次被坍塌的泥土封堵,看不到地底。
對講機紅燈一亮,我對上麵說道:“發現了一個洞口,不知道通向了哪裡。”
呲啦一聲,首先傳來了鼻大炮的聲音:“哥,進去看看啊,我把編織袋子給你扔下去。”
“能不能彆說話。”
石靜霞埋怨了一句,接著說道:“光廷,不行就先上來,從長計議。”
洞穴很深,並且不斷的有泥土從洞口落下,連個響聲也聽不見。
裡麵的情況誰也說不準,危險無處不在,我決定聽人勸吃飽飯,還是先上去再說。
“老段,鼻大炮,拉我上去。”
頓時,腰間一緊,整個人一顛一顛的就緩緩上升了。
“慢點,我的腰快被閃斷了。”
上去之後,揉了揉後腰,把下麵的情況說了一遍。
段懷仁摸了摸八字胡,又搓了搓手指,搓出來一些絮狀的黑泥,一口氣吹走了。
“以我的經驗判斷,那個洞穴很可能就離墓葬入口不遠了。”
石靜霞接著話茬說了下去:“對,沒錯,要不然那個工匠也不會如此大費周折的想要掩蓋什麼。”
這時,花圍脖突然看向了我,說了一句:“王老爺。”
我立刻就回想了起來,當時王老爺信誓旦旦的說,他聽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說少女山很可能藏著與神秘的遊牧民族犬戎部落有關的驚天大秘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