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議論的林泰來很低調的躲在翰林院,深藏功與名。
他二十三歲了,已經是個入朝一年多的老官僚,過了沾沾自喜的年紀了。
董其昌和周應秋來狀元廳喝茶,順便彙報翰林院裡的動向。
看到林泰來坐著發呆,周應秋好奇的問道:“九元兄在想什麼?”
林泰來答道:“吏部考功司和禮部主客司都已經理順了,我又有了富餘精力,正想要不要再多承擔一份職責?”
周應秋:“.”
身兼三職還不夠嗎?也不知道下一個走運的衙門是哪家?
其實乾脆把內閣兼了算了,就不用再有這種煩惱了。
“對了,衷前輩說,約個時間聚會。”董其昌轉達說。
董其昌所說的衷前輩就是工部右侍郎衷貞吉,上次廷推支持了一把林泰來。
多年前,衷貞吉在鬆江府當知府,主持府試。
本來能考第一的少年董其昌因為字寫的太爛,被衷知府降為第二名。
然後董其昌才會奮發圖強,開始練字,這也算一段文藝佳話。
“現在想找我聚會的人可是非常多。”林泰來歎道,然後又問周應秋,“你說呢?”
周應秋稍加思考後,答道:“衷侍郎可以。
他是江西人,而當今朝中江西官員雖多,但缺少頂級領軍人物,所以他沒有什麼更好的投靠對象,可以被拉攏。
其次,衷侍郎是嘉靖三十八年的老資格人物,現在林兄身邊就缺少這種老資格。
不提前預備的話,再遇到倉促之間比拚資曆時,隻怕無人可用。”
於是林泰來就對董其昌說:“那你去安排吧!可以嘗試發展一下衷侍郎!”
打發走了董其昌和周應秋,林泰來繼續發呆。
兵部主事王士騏又找了過來,請示道:“我們兵部左侍郎石星邀我今晚小酌幾杯,要不要去?”
林泰來:“.”
這麼點小事,就跑過打擾自己?
“你自己作主就好,不須來請教我!”林泰來耐住了性子,給了即將上任吏部天官的兒子一點尊重。
此後林泰來繼續在翰林院低調,今天沒去禮部和吏部,不想人前顯聖。
眼看日頭偏西,又快到了下班時間。
林泰來起身,招呼著門外的家丁,準備走人回家。
就在這時候,又看到兵部主事王士騏匆匆的跑了過來。
林泰來第一次直觀的感到,兵部和翰林院之間的距離是有點近了。
王士騏慌裡慌張的叫道:“今晚又有人邀我小酌幾杯!特來請求指教!”
林泰來不耐煩的說:“先前不是說過麼,這點小事你自己做主!不必事事都來問我!”
王士騏繼續說:“但這次是首輔相邀!”
林泰來稍稍愣了一下,申首輔不會是想挖自己的牆角吧?
隨即又恢複了淡定說:“即便是首輔相邀,又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在我眼裡,仍然是小事!可去可不去!反正我向來就是這樣對待的!”
王士騏又說:“其實不隻是首輔,次輔王錫爵也來邀請了!”
林泰來忍不住歎道:“這裡麵水太深,你自己把握不住,還是我陪你去吧。”
王士騏點頭道:“我就是這個意思。”
林泰來點點頭,讚許說:“很好,看來你覺悟提高的很快。
已經初步通過考察,具備正式加入更新社的條件了。”
吏部天官的大戲落幕後,朝廷就平淡了許多,因為沒有多少大事能比吏部天官的角逐更牽動人心了。
吏部左侍郎雖然也缺人,但和吏部天官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吏部部議提名的人選裡,皇帝都沒有用,卻令人意想不到的選了詹事府詹事劉虞夔為吏部左侍郎。
這個意外人選引發了坊間諸多版本的猜測。
眾人都懷疑,同為山西人的劉虞夔是王家屏閣老暗中推薦的。
有人說,皇帝這是為了政治平衡。
劉虞夔這個人選在內閣可以平衡申首輔,在吏部可以平衡林泰來,而且還有南北平衡的考慮,算是一舉三得。
還有人說,皇帝是用清除詹事府官員的做法,向中外暗示不立東宮之意。
吏部官員林泰來為吏部左侍郎之事上疏抗言,聲稱按照慣例,詞臣一般不能直接遷轉為吏部官,請陛下收回亂命。
結果林泰來被萬曆皇帝痛斥了一頓,才消停了下來。
從萬曆十二年延續至今的吏部格局,徹底大變了樣。
這六年來,無論政治氣候怎麼變,吏部始終是這樣——
老好人天官楊巍對首輔俯首聽命,中層郎署被清流完全把持,兩個侍郎打醬油。
而現在吏部已經變了天,天官換成了王老混子。
不管王老混子會聽誰的,肯定不會像過去的楊巍那樣完全聽從首輔。
而林泰來打破了清流勢力對吏部中層郎署的壟斷,已經強勢插旗。
等文選郎陳有年離職後,隻怕吏部中層郎署就沒人能擋住林泰來了。
而近六年大部分時間都在打醬油的吏部左侍郎,換成劉虞夔上位後,存在感肯定會大大加強。
畢竟劉虞夔身上,肩負著政治平衡的責任。
看到吏部格局的巨變,很多人頗有種新時代即將到來的感覺。
轉眼間就到了六月份,進入了一年當中的酷暑季節。
但是即便是在這樣的季節,也有人不辭艱辛,拖著年老體弱的身體,拿出了比驕陽更火熱的激情奔向工作。
“什麼?王老.天官已經抵達通州,明日進京?”林泰來聽到消息後,不禁大吃一驚。
聖旨下發去南京才一個月,王老混子就已經從南京抵達京郊了?
這是晝夜兼程趕路嗎?老命都不要了是吧?
王士騏又道:“家父說了,不必勞駕九元去迎接,等他到了吏部再會麵。”
雖然林泰來懶得動,但明天去東郊亭迎接王世貞的官員多得是!
這可是天下文壇盟主近二十年來首次踏足京城,所有愛好文學之士無不翹首以待!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