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竟然不上當
何倬和錢一本帶著聯名彈章,來到會極門投遞時,把司禮監文書房內少監孫公公也震動了。
在技術性官僚眼裡,攻擊性的彈章並不是閉著眼隨便上的,一樣要講究時機。
比如海瑞那封直指皇帝的《治安疏》,就是無意中選了個非常好的時間點,海瑞被下獄之後嘉靖就駕崩了,所以他最終才能全身而退。
如果早上幾個月,或者是在嚴嵩未倒台時,海瑞可能就要掉腦袋或者病死在詔獄裡了。
而在目前這個時間彈劾林泰來,堪稱是逆風而動,從技術角度來說是非常差的選擇。
反正若讓孫公公來做選擇題,肯定不會在這個時間彈劾林泰來。
不過孫公公就是一個收發奏疏的工具人,彆人怎麼選擇跟孫公公沒有關係。
剛收下這本彈劾林泰來的奏疏,轉眼又看到林泰來本尊溜達著過來了。
“你又要上疏?”孫公公愕然道,你林泰來當真唯恐天下不亂嗎?
林泰來答道:“不是我上疏,我幫著鄭國舅把奏疏拿了過來!你收著吧!”
孫公公已經無話可說,在林泰來身上,無論發生多麼魔幻的事情,似乎都很正常。
同一日,萬曆皇帝在翊坤宮接見了鄭國泰,鄭貴妃就在旁邊陪著。
鄭國泰叩伏於地,憤然奏道:“昨日臣去朝天宮上香,橫遭林泰來攔截,隨從家丁被毆傷數十人。
那林泰來凶暴無禮之極,但此事卻無人敢管!他連皇親都不放在眼裡,這也是對皇上的不敬!
臣在外求告無門,惟有進宮,懇請陛下做主!”
萬曆皇帝陰晴不定,腦中一直在想著昨日那本數人聯名奏請冊立東宮的奏疏。
身為皇帝的職業敏感度告訴他自己,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苗頭,大臣又要開始鬨國本了。
這一波又該怎麼糊弄過去,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至於鄭國泰具體說了些什麼,大部分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了。
鄭貴妃看皇帝心不在焉,做了一個抹眼淚的動作,用著哭腔說:“陛下!臣妾隻有這一個兄長,卻屢遭羞辱,叫臣妾在宮中如何不痛心!”
萬曆皇帝收回了神思,看著鄭國舅道:“林泰來也是為了你好!”
鄭國泰:“.”
這還是最親愛的妹夫嗎?這還是最寵愛妹妹的皇帝?
萬曆皇帝又道:“林泰來讓你上疏冊立長哥,能減少外臣對你們鄭家的指斥!”
鄭國泰奏對說:“那林泰來明明是被人擠兌的沒辦法,所以又拿我們鄭家做擋箭牌。”
萬曆皇帝反問道:“那你還想讓林泰來怎麼辦?讓林泰來被擠兌之後,和其他那些大臣一樣,也公然上疏奏請冊立長哥並痛斥你們鄭家?
林泰來為什麼不敢支持三哥兒為東宮?還不都是你們鄭家作的!”
鄭國泰瑟瑟發抖,妹夫你怎麼和林泰來這麼共情上了?明明是林泰來一直在踩鄭家的臉啊!
萬曆皇帝隻感到心累,這鄭家真是一點忙都幫不上!
林泰來一直踩你們鄭家又怎麼了?這說明他本來不想公開支持皇長子!
聽到這裡,鄭貴妃又在旁邊嬌滴滴的抹眼淚。
萬曆皇帝歎口氣,這女人有很多小聰明,是個有趣的好伴侶,但卻沒什麼大智慧。
先指使太監在宮裡圍毆林泰來,又唆使皇三子公然說林泰來是“惡人狀元”。
那林泰來和彆的大臣不一樣,本來應該是個中立派,內心應當是無所謂誰當太子,結果硬是被你這蠢女人逼“反”了。
這五年的經曆還不能說明問題?放眼整個朝廷,想找個真正的中立派有多難?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根本就沒有大臣敢支持皇三子,自己這皇帝隻能被動應付。
有必要考慮使用一些小手段,誘使或者逼迫一些大臣支持皇三子了。
想到這裡,萬曆皇帝又對左右吩咐道:“朕有密劄問話,讓文書房派個人傳給林泰來!
不,看哪個秉筆或者隨堂太監在養心殿當值,讓他去!”
什麼樣的大臣,就匹配什麼檔次的太監。
林泰來作為朝廷裡嗓門最大的人之一,萬曆皇帝決定給林泰來提高待遇。
最後結果是四號秉筆太監陳矩接下了旨意,捧著密劄,出宮而去。
走到午門的時候,陳矩恰好遇到了首輔申時行。
陳矩看了看日頭,還沒到下班時間。如果申首輔這就下班也太早了,如果是上班那就太晚了。
這不太像你申時行的作風啊,還是說你也準備上行下效,學習皇帝擺爛了?
申首輔解釋道:“今日收到了關於獻俘典禮安排的奏疏,此乃國家數十年未有之大典也,不可輕忽草率,我便到午門這裡實地勘察。”
陳矩恍然大悟,點頭道:“執政有心了。”
申首輔也隨口問道:“大璫要出宮辦差?”
陳矩想了想,有點惡趣味的說:“皇上似有疑難,咱奉旨出宮,找林泰來問話。”
申首輔吃了一驚,愕然失語。
派司禮監秉筆太監去問話,這不是閣老的待遇麼?怎麼給林泰來安排上了?
還是說,林泰來在皇帝心裡,與內閣平齊了?
在過去,皇帝密劄問事大都找自己進行谘詢,而這次居然找了林泰來
與申時行閒談完,陳矩繼續往外走。
出了長安左門後,陳太監大搖大擺的先到了翰林院,結果林泰來沒在這裡。
然後陳太監又大搖大擺的去了吏部,林泰來也沒在這裡。
隨後陳太監又接連大搖大擺的去了兵部和禮部,林泰來還是不在。
在衙署密布的青龍街區兜了一圈,陳太監忽然覺得,自己成了一個大搖大擺的顯眼包。
“林泰來到底在哪?難不成公然偷懶瀆職?”陳太監站在禮部主客司院裡,對著主客司主事沈珫喝問道。
向來心境平淡的陳太監發現自己成了顯眼包後,也生氣了。
沈主事弱弱的答道:“他向來在各衙門之間來回遊走,在大璫到達一刻鐘之前,他剛走。
我聽他說,下一站要去太仆寺了。”
陳太監:“.”
太仆寺衙署與彆家不一樣,並沒在皇城外東南角的青龍街片區,而是獨自在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