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還不如從西安門出去!從沒有過這麼鬨心的傳旨!
但事情不能不辦,陳太監又隻好繞過皇城,從東城來到西城。
所幸這次在太仆寺門口,終於把林泰來堵住了,不然陳太監心態真要炸了。
就在太仆寺裡找了間公堂,把其他閒雜人都驅逐出去。
隨即陳太監對林泰來道:“此乃皇上密劄,裡麵有問話,你且以密疏奏答。”
林泰來沒有打開看,先對陳太監說:“我口頭奏答,還請大璫轉述。”
陳太監奇道:“為什麼?”
林泰來答道:“唯恐書麵泄露出去。”
陳太監還以為這是說自己,不禁怒道:“你以為我是何等樣人?”
林泰來又道:“在下所擔心的並不是大璫!”
曆史經驗表明,在萬曆朝絕對不能相信密疏的保密性,不能把不適合公開的話寫在紙麵上!
申時行、王錫爵都是吃過大虧,甚至為此下台的!
陳太監深深的看了眼林泰來,沒見過小心謹慎到如此地步的人。
林泰來又托辭說:“再說我又不是閣臣,沒有銀章,也無權寫密疏!”
於是陳太監拿著密劄,對林泰來問道:“皇爺問你,看你也不是不曉事的,當真不能聲援皇三子?”
林泰來奏對道:“臣與鄭家本就仇恨頗深,若支持皇三子,又會招致群臣敵視,如此身處虎狼之間,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陳矩又問:“將來若皇三子為東宮?你又要何以自處?”
林泰來毫不猶豫的答道:“無論皇上如何決斷,臣隻聽從皇上旨意而行!”
這就叫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
陳矩繼續問道:“現在又有人說起國本,鼓噪冊立東宮,當如何應付?”
林泰來思索了一會兒,皇帝問這些的意義是什麼?
皇帝明知道自己不能支持皇三子,應該支持皇長子,卻偏偏要詢問自己,如何阻止冊立皇長子的呼聲,這絕對是有意為之。
再聯想起自己正處於一個“大功難賞”、“位卑勢大”的關鍵時刻,哪個皇帝心裡不會犯嘀咕?
所以皇帝大概是想考驗一下自己的態度?更直白的說,測試自己的忠誠度?
如果他林泰來在明知道三皇子上台就是死的情況下,還肯幫著皇帝出主意,那對皇帝就是真正的忠誠。
於是林泰來考慮過後,便隻能幫皇帝模擬話術,無奈答道:“太祖高皇帝有訓,立嫡不立庶。
若今冊立皇長子為東宮,而皇後尚且年少,將來或許有所出,那又該如何冊封?
這就是陛下遲遲未決的道理,隻是群臣都不理解陛下的苦心。”
陳太監莫得感情,隻是一個代替皇帝問話的機器,還在繼續問:“若應付不夠,又該如何主動反擊。”
林泰來咬牙道:“今皇長子及皇三子俱已長成,皇五子雖在弱質,可以暫時一並封王,以待將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命內閣和禮部具儀!”
大明沒有皇長子封王的先例,一旦皇長子和皇三子一起封王,那就和皇三子變成一個檔次了,失去了獨特地位。
連“大逆不道”的三王並封都搬出來了,你萬曆皇帝還懷疑他林泰來的忠心嗎?
真要被文臣抓住了這個把柄,他林泰來立刻就是千夫所指。
在曆史上,王錫爵當首輔時,就是三王並封問題上沒玩好,直接暴雷倒台了。
臥槽!陳矩的眼神莫名的閃了閃,你林泰來可真踏馬的敢說,難怪你不願意留下紙麵文字!
問到這裡,陳矩也就撤退了,已經沒法再往下問了。
這時候已經天黑,宮門落鎖,陳太監也回不了宮裡複旨,隻能在外宅住宿。
等到次日大清早,陳太監急忙入宮,然後又在翊坤宮庭院裡等到了中午,才得以麵聖。
萬曆皇帝有點不滿的責備說:“昨日午後就下旨,然而你到現在才來回話,真是懈怠了。”
陳矩差點直接吐出一口老血,真不想背這個毫無意義的鍋,有點冒失的辯解說:
“臣昨日迅速出宮辦差,隻是林泰來兼職太多,臣在各衙門尋找林泰來,耗費時間甚巨,實屬無奈。”
萬曆皇帝問道:“林泰來的可有回奏?”
陳矩答道:“林泰來以口述奏答,托臣轉奏。”
隨後將林泰來的話,原原本本的轉述了一遍。
萬曆皇帝又問道:“他為何隻托你轉述,沒有密疏來?”
陳太監答道:“他說密疏奏事乃是閣臣特權,外臣不敢擅用。”
萬曆皇帝聽完後啞然失笑,“此人竟然不上當!”
看密劄寫密疏,這是閣臣所屬的“榮耀”,林泰來竟然能克製住這份虛榮。
不然的話,手裡就能多一個林泰來的把柄了。
近期有很多奏疏都被皇帝拖著,遲遲沒有批示下發,但對於何倬、錢一本彈劾林泰來的奏疏,皇帝的反饋卻極為迅速。
兩天後就有禦批下部,“寧夏討逆監軍林泰來行為狂妄,多有違法亂禁、擾鬨各衙之事,致使官民沸騰,今以功抵罪,削除封爵之賞。
另以陝西行太仆寺少卿升為太常寺少卿,以酬先登平叛之功,其餘官職不變。”
看到這份禦批後,很多人緊繃的神經終於得到了鬆弛。
用幾百年後常見的一句話形容就是,靴子終於落地了。
其實對某些人來說,靴子落地帶來的不一定是好消息。但起碼局麵趨向明朗化,不至於讓人蒙眼狂奔,那感覺也太窒息了。
要知道,在當前的朝堂上,林泰來的封賞問題被視為最重要的風向標,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也不為過,對其他很多事務都有連鎖效應。
從禦批可以看出,林泰來的核心職務,也就是“翰林加三部郎中”並沒有變動,各項實權仍在手裡。
說明皇帝並沒有把林泰來掛起來的意思,還想繼續用林泰來,這就讓很多人失望了。
至於從行太仆寺少卿升為太常寺少卿,隻是象征性的品級提升,表示從四品升到了正四品。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太常寺少卿隻是一個掛名的虛銜,表示享受正四品待遇而已。
若是先登功臣一點封賞都沒有,那也實在說不過去。
明眼人已經看出來,林泰來被“罰”沒了爵位,那麼被林泰來彈劾的人,隻怕也要倒黴了,不然就無法平衡。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