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搜索著幾個關鍵詞,立刻就找到了結果。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這首詩,有一種說法就是天寶十一載,李白隱居在終南山時所寫。
此詩以田家、飲酒為題材,前四句寫下山歸途所見,中間四句寫到斛斯山人家所見,末六句寫兩人飲酒交歡及感慨。ъigetv.
這首詩,在李白一生所作的一千多首詩中,並不怎麼出名,但在一些版本的初中教材中是要學的。
不過好像也是近幾年才加入教材的,至少陳景初中的時候並沒有學過這首詩。
“天寶十一載所作,涉及終南山,應該就是這首詩了。”陳景目光中露出激動之色,細看著這首詩。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鬆風,曲儘河星稀。我醉君複樂,陶然共忘機。”
全詩共十四句,大致意思便是說:“傍晚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山月好像隨著行人而歸,回望來時走的山間小路,山林蒼蒼茫茫一片青翠。”
“遇斛斯山人相攜到他家,孩童出來急忙打開柴門,走進竹林穿過幽靜小路,青蘿枝葉拂著行人衣裳,歡言笑談得到放鬆休息,暢飲美酒賓主頻頻舉杯,放聲高歌風入鬆的曲調,歌罷銀河星星已經很稀,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興,歡樂忘了世俗奸詐心機。”
這首詩真要說起來,算是李白在記錄自己的生活,簡單點說就是某天從終南山上下來,遇到了一位姓斛斯的隱士,然後到他家中飲酒作樂。
通篇看下來,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彆奇特的地方。
但在陳景眼中自然不是如此的,這大概率就是鑒寶神眼給出的兩條線索指向的結果,其中必然有著關於砥厄的更詳細的線索。
“小陳,怎麼了?”這時,孔雪見著他看著手機出神,疑惑的開口問著。
陳景回過神來,一把抱住了自家大姐姐,狠狠的在她漂亮的臉蛋上吧唧了幾口,忍不住道:“我家雪姐真是太聰明,太旺夫了。”
孔雪雖不知道他為何突然這麼開心,但還是淺笑道:“現在可以先好好吃飯了嗎?”
陳景點頭應是,重新坐下大快朵頤了起來。
等吃過晚飯,孔雪去廚房洗刷碗筷的時候,他才又認真解析起了這首詩來。
其實這首詩中隱藏的線索並不難看出來,因為能作為線索的關鍵點不多,也就是兩個。
一是終南山。
二是詩中所寫的那位姓斛斯的山人。
斛斯是複姓,山人是指的隱士。
“斛斯山人麼。”陳景的思緒逐漸清晰了起來,隱隱串聯成了一條線。
隨即,陳景趕忙又查了下這斛斯山人的資料,結果什麼也沒查到,其隻是出現在了李白的這首詩中,也算是借助李白變相的實現了千古留名。
嗯,就和那位大名鼎鼎的汪倫一般。
陳景稍稍思索了下,轉而查起了斛斯這個姓來,這下倒是找到了不少資料,他也是越看越激動。
首先,斛斯這個姓,源於鮮卑族,出自古鮮卑族斛斯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斛姓為斛律、斛斯等複姓所改。’斛律、斛斯,均為南北朝時期北郡方少數民族之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