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衛鏗的一連串測試完成,夏盟上層批準了“衛鑫”返回神州本土。
仙鶴站台的技術人員回味衛鏗再生體蘇醒的這段時間,從一開始的不安,再到後來“承受巨大風險”打開合金艙,再到後來相互之間相處,逐漸融洽。
這麼一段經曆下來,如今終結了,有些悵然若失。
大家不得不承認,仙鶴站是幸運的。——同樣是超能解封,根據最近解密的資料,十五年前昇陽在橫濱建造的超能試驗所,內部封閉的超能失控。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時空的超能者毀掉了三個昇陽的機步師。
但是在仙鶴站,儘管大家在測試場上看到“衛鑫”對靈能的運用,但遵循著“修道即修心”的他,讓彆人在日常中看到超能的情況都很少。
到了後期,仙鶴站專門有人跟著衛鏗一起包餃子。衛鏗呢,明明可以用超能搓餡,但是一千多個餃子硬生生是用手包完。兩個小時後,其他人忙完了定量的一份後,離開後,衛鏗才開始用超能開始加速將剩餘大部分材料用自己所想的方式解決。
不得不說,衛老爺控油溫、調湯汁是一絕。那些後來包的餃子比一開始的餃子要好吃。
炸得剛好的豬皮,在高湯中煮得酥軟,每一個豬皮內插入筍芯、焦蔥,然後規整地切好,每個餃子餡中放一個,這“功夫菜”做出了海參的味道。
當餃子煮好後,一起包餃子的人很懊惱地問道:“為什麼一開始不做?”
衛鏗很自然地回答:“因為說好的,要一起包餃子。‘一起’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操作,就如同菜的輔料一樣,不能蓋過原味。”
~
在研究所中最後一個月,監察“衛鑫”狀態的負責人衛思量在日記記道:“儘管,發生了所謂失憶,但是,我能理解在那個年代,為何會有人跟隨他。”
~
秦統曆2271年1月5日。
極晝即將結束,衛鏗離開了南極仙鶴站。在這個愛因斯坦四大基本力大一統的物理世界下,各種黑科技發展到了超未來世代。
衛鏗離開仙鶴站,是乘坐著一架“仙鶴”級空中機甲起飛離開的。
這是采用了昇陽天狗的思路,可以空中變形,但是比起五十多年前天狗的技術,新一代的空中機甲噸位達到了七十噸級。這樣空中平台絕不是當年隻能攜帶二十毫米口徑磁能炮的老式天狗,而是能持有各種重磅的高速導彈、粒子武器都可以安排的新式空中載具。當然,衛鏗現在這個座駕已經被解除武裝,由空中護衛戰機伴飛。
在目前的科技下,七十噸的戰機身軀給變形起降性能帶來了嚴重的考驗,納米力場強化結構的技術已經到頂,這種空戰機甲的發展也就到此為止了。現在空中的霸主是超重型戰艦單位。
四個小時後,衛鏗乘坐的機甲,降落在四萬噸的海上戰列艦艦尾的降落平台上。
衛鏗下了飛機,在船舷的角度上再度看了看側舷厚兩米的電磁外掛裝甲。一塊塊足足八仙桌大小的模塊,蘊藏一排排線圈。
衛鏗通過超能目測,這可以防禦大部分機動巡航導彈的殺傷了。至於更大的巡航導彈,例如主世界近古曆史蘇聯那帶著五百公斤戰鬥部,重七噸的花崗岩導彈,那是缺乏機動性的,用戰艦上的近防粒子炮可以直接攔截。這艘戰艦上,有二十一套以粒子炮和導彈為主的主動防禦係統。
當然,側舷布置裝甲再強,上層甲板上依舊是防禦弱點,胡德就是這樣被一發入魂的。那麼如何保護上方的“罩門”呢?
衛鏗的目光如同看女人腿一樣向上,視角來到艦塔頂端的納米塔,此塔可以展開納米防護罩,防止被灌頂打擊。
、內部口徑扁平的電磁炮。炮口的扁平,意味著發射的超音速滑翔結構的彈頭能做超遠程打擊。
站在平台的等待位置上,衛鏗一邊用探測超能掃視戰艦,一邊點開穿越係統,直接查閱了當代的海軍科技樹。
目前伊甸亞仍在堅持航母科技,而神州這邊則是將戰列艦科技點到了巔峰。
主世界的航母優勢,是基於“海麵信息搜索”優勢。至於遠程攻擊的優勢,隨著導彈時代到來就消失了。在二十一世紀下半葉,隻要能在海麵上優先發現敵人的艦隊,彈道導彈要比艦載機編隊更快地發起進攻。
在時震時空這些個黑科技位麵,戰列艦直接點出了電磁炮科技,同時點出了垂直起降大型戰機技術體係;而航母艦隊這邊,點出黑洞力場乾擾火力的科技。然後雙方又相互針對地點出了“裂變發生器”的遮蔽。
航母和戰列艦,誰都沒法把對方淘汰掉!
但是神州方麵,由於占據了西太平洋大量的島嶼,以及印度洋的海岸線,對地攻擊非常重要!理論上來說,在海上用炮來轟,遠比派遣飛機深入內陸轟炸要安全得多。
在黑科技的加持下,防空也都是絞不淨的。在某個山溝藏著導彈陣地,能將深入的朱雀攻擊機給打下來。
~
而伊甸亞合眾國則是在太平洋西側,這裡是大片的空曠海域,要爭奪製海權,就必須保證前三輪的攻擊波次夠猛。至於飛機被防空火力揍完了,那就整個艦隊開足馬力地逃跑。
從價格上來說,航母雖然要比戰列艦相對便宜,畢竟優先保證航速,就不需要那麼昂貴的電磁裝甲係統。
【蘇滬聯工當代的最新戰列艦,建造周期是歐美同噸位航母的兩倍。——價格預計一點五倍左右。當然很多原材料不好換算,例如一些特種稀土,東方要比西方便宜得多。】
但是,航母的配套很貴,仍然要製造大量的萬噸級彆的護衛艦,展開立體防護為航母擋刀。
更何況,伊甸亞要維持兩洋艦隊。這裡的兩洋不是一個巴拿馬可以解決的。在太平洋上有利於製海權爭奪的航母,在相對狹小的北大西洋,就不利於本土防衛了。
歐洲聯盟吸納蘇俄的軍事科技,製造了適合歐洲方麵的無畏艦。
為此高盧拿出電磁炮,德意誌方麵出動力係統,意大利搞定激光和導彈近防係統,瑞典航空提供“維京堡壘”變形戰機。經過艱難的磨合,這次歐洲工業的合作終於是成功了。
高盧人設計的艦載巨炮也是能夠打一千公裡的。這也就意味著,歐洲方麵隻要行駛出英吉利海峽,稍稍進入大西洋,就可以在不進行艦隊戰的前提下,攻擊到伊甸亞西部的工業區。
伊甸亞航母即使在太平洋控製了海權,在大西洋上也毫無意義,必須也發展一套足夠抗揍的戰艦體係挺進大西洋中線進行艦隊決戰。
~
跨大洋遠程投送的成本,使得北美本土防禦具備天然優勢,但兩洋的性質不同,歐亞兩邊可能同時崛起海權勢力,讓伊甸亞維持海洋輸出的戰略時,存在天然的成本劣勢。
衛鏗凝視著代號為光武帝的戰列艦那棱角形的中央建築頂端。幽藍色的光芒正在展開,接受中繼能源衛星的電能輸送。
【除了海上艦隊,還有浮空艦隊,但浮空艦隊受限於地麵基站能源供應,各國能量傳輸體係支撐不起豪橫的空中艦隊。】
衛鏗:“各國國情不同,所以軍事技術仍有著差異性。”
半個小時後,在甲板上吹了半天風的衛鏗被召入戰艦內。
衛鏗通過了一條充盈著藍色光芒的走道,在走道末端換下了身上的機械戰甲,然後又進入了白光照射的艙體。經過紅色檢測光的掃描後,換上了一身禮服:白色的內服,外麵是一套青色的長衫,頭發不夠長,無法盤發成髻,但是隨後加了一個紗帽隋唐時期,男式)。
在液態納米隔層打開後,衛鏗走進了戰艦核心區域,見到了要召自己來的人——衛邛。
衛老爺咧嘴一笑,
而這位三十多歲的壯年,在見到“衛鑫”後,一邊拍手,一邊走上前,給予了衛老爺賓至如歸之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