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千多萬,恐怕也將將夠吧。
至
於其他鹽課、商稅,還是太少了。
鹽課,朱由棷明白,相當於鹽稅。
不過這大明的商稅,為何這麼低呢?
想到這個疑問,朱由棷轉頭看著劉靜軒,開口問道:“商稅都有哪些啊?怎麼會這麼低呢?”
“回稟陛下,”
一旁的稅務兵部尚書蘇林華開口說道:“咱們大明立國至今,沒有固定的商稅。現如今,咱們口中的商稅,組成部分非常紛雜。這也是這兩年,經過一整年整理之後的結果。”
“目前,我大明朝商稅,包含塌房稅、門攤稅、酒醋稅、牙稅、鈔關稅、典鋪酌分、竹木抽分、九門稅、過壩稅、過閘稅、船引稅、陸餉、水餉、漁課、橋稅、香稅等,還有一些地方的雜課,共計有上百種之多。”
聽著蘇林華說出來的一大堆名詞,朱由棷隻感覺到腦袋有些大。
而朱由棷不知道的是,曆史上明朝稅製可是和宋朝官製一樣並列,是大難點,非常繁複,令人頭疼。
能夠搞清楚脈絡,已經殊為不易了。
更彆說,全部稅收的名目、稅率、征收部門、征收範圍,要想全部弄懂,肯定要下大功夫寫幾本專著的。
“其中,”
稅務部尚書蘇林華繼續說道:“我大明傳統商稅中,鈔關稅、九門稅是大頭,不過每年也就幾十萬兩而已。至於塌房稅、門攤稅,因為征收太過繁瑣,再加上容易滋生腐敗,所以收不上來多少。”
“去年,我們征收了七
十二萬兩商稅,還是經過整理之後,在山東、淮安、應天等地征收的。其他地方的商稅、雜項,全都留存在地方支出了,暫時沒有統計清楚。”
“我大明太祖高皇帝立國為民,仁義愛民,立國之初便製定了三十稅一的稅率,不過小商小販大都沒有征收到位。畢竟,想要對全部門攤、商肆全麵征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征管難度非常大,而且極為不容易。其中若是有征管人員,與商鋪勾結,收受賄賂,更是容易滋生腐敗,還收不上來多少稅。”
“更有甚者,一些征管人員借機對一部分老實人進行打壓,致使民怨沸騰。一些豪族也串通征管人員,大肆找事,逼迫老實人將商鋪變賣出去。”
“因此,諸多因素交雜之下,諸如門攤稅、塌房稅、牙稅、典鋪酌分等,征收非常少。”
“也隻有鈔關稅,乃是大頭。”
“這鈔關稅,乃是鈔關所征之稅,我大明共計設有八大鈔關。其中七個,設立在運河沿岸,曆來也是收稅最多的,譬如崇文門、河西務、臨清、淮安、揚州、滸墅關、北新關等。天啟年間,這七大鈔關,總計征稅四十二萬兩,不僅僅是鈔關稅的大頭,也是商稅體係的大頭,占比極高。”
“不過,”
稅務部尚書蘇林華苦笑一聲,搖頭說道:“自從八旗破關入寇以來,運河斷絕,鈔關稅自然也沒有征到多少。現如今,僅
僅隻有江南幾處鈔關,還在持續征收中。但是稅收金額,也不多。”
抬頭看著朱由棷,稅務部尚書蘇林華說道:“這便是我大明商稅的大致情況,極為複雜。”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