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是言歸正傳吧,老爸,剛才說到的那些人,你隻要能壓低價格,你覺得你可以買下來,三叔,我們現在有多少錢?”聊胡建強的婚姻和未來有點扯遠了,胡銘晨一句話又將正題拉了回來。
“三萬出頭了,上個月和這個月的生意都比之前要好,兩個月的收益都在一萬多,尤其是這個月,過了一萬五。”胡建強回答道。
“有三萬多了啊,那......三萬多我都要拿去買地基嗎?那些人要賣的地基加起來也不止這個數啊。”胡建軍看著每天電影院大多數時候都坐得很稀鬆,沒想到一下子又賺了兩萬多。
做生意就是這樣的,有時候看著某些人生意挺好,覺得應該賺不少,可實際上人家也許沒怎麼賺。相反,有時候覺得某些人沒什麼生意,賺不到什麼錢,可人家就能在悄無聲息中賺了。如果不留心和每天去算賬,賺與不賺,還真是很難外表上看出來。
“也不是誰的都買啊,就隻買和我們家現在那塊地基相連的就行,不管是左邊右邊還是後邊,都可以買,其他的就算了。”胡銘晨道。
“要是都連成一片,那就太大了,你打算弄那麼大的房子嗎?”一想到地基在現在的基礎上翻幾倍,胡建軍心裡麵就激動。
先彆管地基好不好,就算是一大塊那樣的地,也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啊。
“先看看到最後成什麼樣子再說,關鍵是現在沒那麼多錢,要是資金寬裕的話,全部買了我也不覺得虧。”胡銘晨道。
“小晨,你可彆大意啊,這麼多錢砸在那個地方,到時候打水漂就不好了。那個地方,真的不太好。”胡建強提醒道。
“沒事,三爺,我心裡有數。就算那個地方以後政府不動,我自己改造了,賣房子賣門麵,也能將這些錢給完全賺回來。”胡銘晨展現出與他現在這個年齡極不相稱的成熟與豪氣道。
胡銘晨的確是這麼盤算了,要是萬一曆史的方向不按照原有的軌跡進行了,那麼胡銘晨買了更多的地基之後,他真的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改造那片地方,隻不過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和精力罷了。
最近胡銘晨時常有意無意的會走到牛馬市場那邊去查勘,雖然臭味很濃鬱,可是胡銘晨卻像是聞不到一樣,有時候一站就是半個小時。
在胡銘晨看來,隻要肯投入五十萬,這片地方就能完全大變樣,隻要肯投入七十萬,這裡就差不多能成為杜格鄉的新中心,成為最寬闊最熱鬨的地方。
不管是五十萬還是七十萬,目前對胡銘晨來說還是一個天文數字,彆說他了,就是對鄉裡麵來說,也一樣是難以企及的數字。
然而胡銘晨有時間,他可以慢慢來,他可以每個月投一萬多進去,隻要堅持個兩三年,相信就會出具規模。
到那個時候,這裡的價格就會水漲船高,不管是賣還是租,利益都是相當可觀的。
隻要胡銘晨決定要這麼做了,誰也拉不回來。
在暑假期間的一個月裡麵,胡建軍66續續的和三戶人家達成了交易,花了三萬六千八百塊又買了三個地基,都是與胡銘晨家原有的地基連在一起的,全部加起來,隨隨便便有五六百個平方,快接近一畝地了。
花四五萬買一畝地自然很不劃算,可是花四五萬買靠近鄉鎮府的地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算胡銘晨買了隻是放著,什麼都不弄,等過個十年再賣出去,價格起碼也是十倍以上,這麼大麵積的地基,拆開來,賣五六十萬,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隻不過胡銘晨家又買了其他人的地基,就引得一個人不快,那個人就是江大河。
起碼江大河第一反應就是胡建軍離心離德,明明有錢可以一起合夥建房,偏偏不乾,要裝窮,結果呢,轉身又買了很多無用的地基。
第二個反映就是覺得胡建軍腦瓜子笨,不愧是受窮的命。買了他江大河的地基就應該有所醒悟了,結果不但不醒悟,還錯上加錯,真是榆木疙瘩。
除了江大河,還有一個人對胡銘晨家的做法產生警覺,那個人是宋喬山。
這天胡銘晨早上鍛煉的時候,在大橋下遇到宋喬山,他就提起了這個事。
“小晨,你家是不是聽到了什麼風聲?”宋喬山一套全打完,收勢之後朝胡銘晨問道。
“風聲?師傅,你在說什麼啊,嗬嗬,我不明白你說的是什麼風聲。”胡銘晨的確是有些丈二莫不著頭腦。
宋喬山沒頭沒尾的一句問,胡銘晨根本就不可能和自家買地基的事情扯到一起。因為宋喬山很少關心胡銘晨家的展,就是那個電影院,除了開業的時候他陪鄉長去了一趟,之後就有點不聞不問了。
“你家怎麼會想到要在牛馬市場那邊大量買地基,那是彆人都不看好的地方,怎麼你家就反其道而行,這有點不合常理啊。”宋喬山見胡銘晨不似作偽,於是點明了說道。
“哦,你說的是這個啊......”一句話之後,胡銘晨腦子裡就飛快的轉動起來。
胡銘晨不相信宋喬山會閒著沒事無端端的去提這個話題,而他偏偏提了,這一定是有所指才對。
他剛才提到風聲,難道......胡銘晨心裡一下子就熱絡起來,難道鄉裡麵已經在討論對那塊地方的改造和利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