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胡銘晨就回到了黃泥村。
每次胡銘晨回來,家裡麵都十分重視,這次胡銘晨考上了大學,那更是如此。
所以胡銘晨剛進家門,家裡麵的那些親戚朋友就魚貫的上門來。
當胡銘晨的錄取通知書拿到的第一時間,江玉彩就基本上將她的錄取通知書宣傳了一遍。
“喏,這就是你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現在給你。”江玉彩將被當成寶貝一樣放起來的錄取通知書找出來遞給胡銘晨。
胡銘晨拿過錄取通知書,最醒目的就是正麵封頁上蒼勁有力的朗州大學四個字。這四個字是出自太祖之手,很有一股王者風範。
整個錄取通知書的色調都是大紅色,顯得十分喜慶,背景圖案是學校古樸第一大禮堂。據說這棟建築已經有上百年的曆史了,其建於晚清末年,當時是屬於幫會的資產,後來要建大學,他們就將這棟建築以及旁邊的三排房子都給捐出來,以作建校之資。
雖然朗州大學相比起京城大學來說要差一個檔次也許不止,可是就曆史源頭來講,呀就是差了幾年的時間而已。
在民國時候,朗州大學也是少數國立大學之一。
胡銘晨將錄取通知書打開瀏覽了一下,就將它給收了起來。
“小晨,你可是我們胡家的第一個重點大學大學生,這要感謝祖宗保佑,明天我帶你去給你老祖上一炷香,燒幾張紙吧。”胡二華點上一支胡建軍敬給他的一支煙道。
“爺爺,老祖的墳塋在哪裡我都不知道呢。”胡銘晨道。
胡銘晨這麼說的目的,其實是有點不太想去。
胡銘晨不反對祭祀祖先,但是他反對封建迷信。
自己能考上大學,和祖宗保佑能扯上什麼關係?要是祖宗保佑真的有作用,那乾嘛不保佑其他子孫呢,怎麼就偏偏保佑他一人。另外,要是真有保佑的功力,那乾嘛不保佑他上京城大學,偏偏要落到朗州大學的頭上。
很明顯,胡銘晨能夠進入朗州大學,本身就是個意外了,何況,這還是胡銘晨自己努力的結果。
彆人不知道,胡銘晨自己還能心裡沒點數嗎?平時他在學習上花費的功夫,不足為外人道。
“就因為你不知道,我才要帶你去啊。你去過一兩次,不就知道了嗎?我可告訴你,這個班你們遲早是要接的,要不然,今後連祖先的墳都找不到,那像什麼話。”胡二華猛吸了一口煙道。
“小晨,去上柱香也沒什麼,每年清明,都沒帶你去上墳掛紙,以後,你還是要去,否則,我這一輩之後,你們就惱火了。”胡建軍跟著勸胡銘晨道。
“我覺得也可以,要不是祖先保佑,你們家或許也不會發得這麼快這麼大。”童柏果跟著道。
在給祖先上香燒紙這件事情上,在座的人大部分都是支持和理解的。在農村地區,就算是老師,也都還保留著一些過去的封建殘餘思想。
一般哪家要是發財了,那麼大家都會說他家是祖先保佑,要麼就是祖墳埋得好,是興旺子孫的。
既然大家都說可以,應該去,那麼胡銘晨就算是還有些不情願,他也不能太過於對著乾。不就是上柱香燒點紙錢嘛,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建軍,你家小晨考上了重點大學,你家就沒打算慶賀一下,樂嗬樂嗬?”徐進男道。
“怎麼沒想過,我也是有想過和謀劃了的,隻不過......小晨他不同意,要不然,我的意思是好好辦一台酒,就像你說的,打算好好慶賀一下。”胡建軍道。
“不同意?怎麼會不同意?這是好事情嘛,我覺得就該辦一場,你說要是沒考取,那還沒話說,這都考取了,還能說啥。街上有人考了大專都辦酒了,小晨考了個重點,難道還沒資格辦嗎?”胡銘晨的大媽劉春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