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順治十二年,也就是永曆九年,也即公元1655年,張名振與張煌言合兵三入長江,抵燕子磯,因兵力單薄,無功而返。
張煌言和張名振二人乃會同鄭成功部甘輝、陳六禦等收複舟山,歲末,張名振猝死。
回憶到這裡,顧橫又想起了張名振的一些事情。
張名振死前曾言:“我於君於母,恩情俱未報,若母屍不獲,毋收吾骸。”言畢起坐,擊床而逝,死不瞑目,猶凜凜有生氣。後葬於普陀勾山南嶴村。
這張名振還是孝子,對大明也挺忠心的,且沒有多少私心。
張名振原本遺囑由張煌言統領其軍,而鄭成功卻下令由陳六禦接掌。
次年,清軍再度占領舟山,陳六禦陣亡,在將士的推戴下張煌言成為原魯監國係統軍隊的主要領袖,繼續同鄭成功聯合作戰。
顧橫突然想看看張名振是不是也在新軍名單裡。
仔細一查,居然張名振也在新軍名單裡!
資料顯示,張名振是個武將,字侯服,明朝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人。南京錦衣衛籍。
因為顧橫曾向崇禎請旨,任何人,不限原先行業和身份,隻要願意去參加新軍,隻要通過考驗,都可以成為新軍一員。所以錦衣衛也可參加。
張名振原任台州石浦遊擊,封富平將軍。弘光元年安宗被俘後,他招集義師,共圖恢複。與張煌言等擁立魯王監國於紹興。之後奉監國魯王之令從福建金門回到舟山。
而在魯監國二年,也即公元1647年,張振山獲悉蘇鬆士紳起義,統戰船進至崇明,隻可惜最後覆舟兵敗。
接著清軍進逼,張振山迎魯王居舟山。舟山失陷後,張振山又奉魯王依朱成功。其後與張煌言多次攻崇明、鎮江,進窺金陵,力圖恢複。
永曆八年隨朱成功欲收複舟山,結果卻在永曆九年死於軍中。
顧橫試著問孫傳庭,看他知不知道張名振。
沒想到孫傳庭不僅知道,還告訴顧橫說這張名振少時剛直豪爽,頗有謀略,心懷壯誌。
張名振遊曆京師後,被東廠太監曹化淳引為上賓,與東林黨關係甚密。
之前,張名振以副將任台州石浦遊擊,聽說京城組織新軍,便報名參加了。
聽孫傳庭介紹了這麼多,顧橫知道這張名振看來也跟顧橫之前了解到的曆史人物相差不了多少。
那看來可以把張煌言和張名振放一起,反正曆史上兩人也能搭檔,並且相處挺好。
顧橫又想起順治十五年,也就是永曆十二年,即公元1658年,永曆帝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張煌言為兵部左侍郎。
同年清軍進至雲貴,鄭成功、張煌言進軍浙江,攻克樂清、寧海等地,在羊山遇台風,損失巨艦百餘艘,漂沒戰士八千餘人,被迫撤回廈門。
而在順治十六年,也即永曆十三年,公元1659年,張煌言與鄭成功一起,為牽製大舉向雲貴地區進攻的清軍,再次率義軍入長江作戰。
義軍抵達並占領崇明後,張煌言對鄭成功建議說:“崇明,是江、海門戶”,應該先將義軍定營於此,稍事休整,務必使義軍能夠進退有所據。但鄭成功並未聽從張煌言的建議。
而當時駐防長江的清軍,在瓜洲金、焦二山間橫上攔江鐵索俗稱“滾江龍”,並且在沿江兩岸遍置西洋大炮,防守頗為堅固。
張煌言卻率義軍乘十七條船機警巧妙地破壞了江防防線,在後援的鄭軍配合下,“翦江而渡”,於六月一舉攻占瓜洲。
攻克瓜洲後,張煌言又向鄭成功建議全力攻取鎮江,然鄭成功顧慮駐守江寧南京的清軍將趕往支援。
張煌言則主張可先派一支舟師水軍,佯攻直搗江寧北門,即觀音門,這樣“南京清軍自不暇出援”。同時,他還提議這支水軍應溯江而上,前往蕪湖一帶活動,以防阻江楚方麵清軍的來援。
鄭成功采納了意見,並命他向南京方向進攻。此時,張煌言所率義軍將屬人數不滿一萬,渡江之舟不滿百艘,仍毅然率軍西行。
在這不久後,張煌言攻克儀真,並進軍六合,沿途受到沿江民眾的熱烈歡迎。史書資料記載“儀征吏民齎版圖迎降五十裡外”。
當得悉鄭成功攻克鎮江後,張煌言又致信鄭成功,言及當“先撫定夾江郡縣”後,再從陸路進軍,直取南京。
但鄭成功覺得自己的部隊更擅長水上作戰,便沒有采納他的建議,最後還是從水道進軍,致使有利戰機瞬間喪失,而南京清軍得以喘息並獲後援而鞏固城防。
由這些事件可見,張煌言還是很有軍事才能的。
而到了六月二十八日,張煌言軍直抵南京觀音門外江麵,停留兩日仍不見鄭軍的到來,隻得派遣彆的將領率輕舟數十艘的水軍,“直西上攻蕪湖”,他自己則率軍駐紮在浦口。
等待鄭成功率“水師”到達後,張煌言又於七月七日趕到蕪湖,在此,他“部勒諸軍”,將義軍兵分四路,分道攻城略地,且在沿途“移檄諸郡縣”,張貼文告。
此舉讓許多故明降清的舊官吏在見到文告後,紛紛倒戈。於是太平、寧國、池州、徽州、廣德及諸屬縣都請降,使義軍很快便收複了四府、三州、二十四縣,城池近三十座。
這些舉動也說明張煌言也擅長使用手段來收買人心,不費吹灰之力來勸降各個地區。
而且張煌言率領的義軍紀律嚴明,所過之處,對民眾百姓“秋毫無犯”。張煌言每“經郡縣,入謁孔子廟,坐明倫堂,進長吏,考察黜陟,略如巡按行部故事,遠近響應”。
張煌言這樣做,致使出現“父老爭出持牛酒犒師,扶杖炷香,望見衣冠,涕淚交下,以為十五年來所未見”的空前盛況。
而“瀕江小艇,載果蓏來貿易者如織”,給義軍很大支持與鼓舞。
由此可知,張煌言帶領的部隊體諒百姓不易。深受百姓愛戴,這也是顧橫希望如今的新軍能做到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