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坎坷人生 唏噓不已_穿越成顧橫波後的傳奇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穿越成顧橫波後的傳奇人生 > 第175章 坎坷人生 唏噓不已

第175章 坎坷人生 唏噓不已(1 / 1)

可是,這一大好形勢,卻因為鄭成功率軍攻打南京城的失利,而很快急轉直下。

正當張煌言收複徽州時,聽到鄭成功在南京城下兵敗之事,於是“還蕪湖收兵,冀聯合瓜洲、鎮江義)軍為守計”,期待有利時機,再作他圖。

不久,張煌言又得到鄭成功軍已放棄瓜洲、鎮江等地,而退回海上的消息,致使張煌言所率義軍處於進退維穀、腹背受敵的危險處境,很快遭致潰敗。

就在這個時候,清朝兩江總督郎廷佐一方麵調遣水軍切斷張煌言義軍東退的水路,另一方麵又寫信向張煌言勸降。

張煌言對招降書“拒不應”,同時,為擺脫困境,又率“餘兵道繁昌,謀入鄱陽湖”,向江西發展。

當義軍船隊進抵銅陵時,卻與湖廣來援的大批清軍水師遭遇,與之激戰而敗退。最後,張煌言“撫殘兵僅數百,退次無為,焚舟登陸”。

然而張煌言又從陸路自桐城,取道霍山、英山,到達東溪嶺時,卻又運氣不好地遭遇清軍騎兵追來,追隨張煌言的人都被衝散殆儘。

張煌言好不容易才突圍而出,隻能喬裝打扮夜裡出行,至高滸埠,有父老鄉親認識他,將他藏於家數日,然後引導張煌言使出間道,渡江走建德、祁門等山間荒僻之路。

此時張煌言身染瘧疾發作,幾乎不能行走,但他仍不顧病痛,奮力疾行。

到達休寧後,張煌言得到船來到嚴州。登岸後,又複行山路,途經浙江的東陽、義烏“至天台達海”。

曆儘千難萬險,兵敗後繞道潛行二千餘裡,九死一生,終於回到了浙江沿海地區。此後,張煌言收集舊部,準備東山再起。

鄭成功得到張煌言生還的消息後,也將自己的部分兵力撥歸他統轄,致使義軍稍有壯大。張煌言將義軍屯駐長亭鄉,築塘捍潮,辟田以贍軍需軍餉。

與此同時,張煌言又派遣使者向桂王稟告自己兵敗的消息。桂王得悉後,在敕書中表示安撫慰問的同時,又給他“加兵部尚書”的職銜。

順治十八年,也即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清朝為了肅清東南沿海地區的抗清勢力,頒布了“遷海令”,“廷議徙海上居民”,以斷絕對義軍的糧餉“接濟”。

義軍“無所得餉”,隻得“開屯南田自給”。當鄭成功率軍東征,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複台灣時,張煌言不理解此舉的重大戰略意義與價值,曾寫信給鄭成功,“移書阻之”。

不久,清軍直下雲南,終使南明永曆政權覆亡。逢此危急之際,張煌言“遣其客羅綸入台灣”,催促鄭成功出兵閩南,一方麵支持東南沿海人民反對“遷海令”的鬥爭,另一方麵也可牽製清軍,以解永曆政權之危,但鄭成功“以台灣方定,不能行”為由,加以拒絕。

於是,張煌言隻得又遣使者到湖北的鄖陽山中,去說服“十三家兵”出戰,“十三家兵”原為李自成起義軍的餘部,由郝永忠、劉體純等部將率領,他們以夔東茅麓山為根據地,堅持抗清鬥爭。

張煌言要“十三家兵”出征,讓他們擾亂湖廣清軍,牽製敵人,來緩解雲南危機,挽救永曆政權即將覆亡的軍事危局,但“十三家兵”終因兵力“衰疲”,加之勢單力薄,而未能出戰。

到了康熙元年,也是永曆十六年,公元1662年,張煌言又將義軍移駐沙堤。在這時,鄭成功收複台灣後,建立鄭氏政權。而魯王則身居金門,故鄭成功對其衣食供奉“禮數日薄”。

張煌言雖對魯王仍忠心不貳,且“歲時供億”不絕,但又“慮成功疑”,故“十年不敢入謁”魯王。待到張煌言“及聞桂王敗亡”後,便“上啟魯王,將奉以號召”。但沒有得到鄭成功的支持。

五月,鄭成功突然病逝於台灣,致使抗清鬥爭形勢更為嚴峻。張煌言則轉戰於寧海臨門村一帶。

這個時候,清廷浙江總督趙廷臣趁張煌言義軍處境艱難之際,再次寫信招降,張煌言不為所動,並回信拒絕。

十一月,魯王薨於金門。於是,張煌言隻得轉戰於寧海縣臨門村一帶。還師臨門,更使張煌言感慨萬千。

於是,清廷浙江總督趙廷臣又堅持不懈,乘張煌言義軍處境艱難之際,再次寫信招降,張煌言不為所動,並回信拒絕。

義軍此時雖多次奮戰,然孤懸海上,被迫孤軍作戰,日漸勢單力薄。

為此有人提議將義軍隊伍拉上雞籠島駐紮,張煌言認為此議不可行,雞籠小島,四麵環海,易攻難守,若遭致清軍突襲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時間一點點過去,反清複明的奇跡一直沒有發生,終於在康熙三年六月,張煌言見複明無望,在南田的懸嶴島解散義軍,隱居海島不出。

然而,七月十七日,清軍通過叛徒找到張煌言隱居地,夜半渡島,張煌言同部屬羅子木、侍僮楊冠玉等人被抓。

九月七日,張煌言被清軍殺害於杭州弼教坊。當他赴刑場時,大義凜然,麵無懼色,抬頭舉目望見吳山,歎息說:“大好江山,可惜淪於腥膻!”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

而且臨刑時,他拒絕跪而受戮,“坐而受刃”,時年僅四十五歲。監斬官見楊冠玉年幼,有心為他開脫。

楊冠玉卻斷然拒絕道:“張公為國,死於忠;我願為張公,死於義。要殺便殺,不必多言。”言罷跪在張煌言麵前引頸受刑。

張煌言死後由鄞縣萬斯大等人與和尚超直收屍,並由張煌言外甥朱湘玉到總督衙門買回首級殯斂,並遵照他在《入武林》詩品所表示的願望,把他葬於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成為與嶽飛、於謙一同埋葬在杭州的第三位英雄,後人稱之為“西湖三傑”。

然後生前的友人葉振名登越王嶺遙祭忠魂,撰祭文將張煌言與羅綸二人並稱為“張司馬二客”。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

乾隆四十一年清高宗命錄前朝“殉節諸臣”,並加以褒諡和祭祀。張煌言被收入《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清廷對張煌言加諡“忠烈”,且將其牌位入“祀忠義祠”,得享定期供祭。

然而死後殊榮,對於張煌言來說,不如畢生所願能實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中醫:直播看病觀眾都慌了 星魄寒鋒 直播算命:玄學大佬又震驚了警局 入獄三年後,全家跪求真千金釋懷 八零閃婚不見麵,高冷軍少狂追妻 聽懂獸語後,小奶團帶飛全家 暗戀七年失敗後,我被竹馬強娶了 特工親媽歸來,小可憐們殺瘋了 彈幕通古今,黑蓮花她手撕全宗門 穿成古代醫仙,開局救下太守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