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聽到顧橫這麼說,態度又很是堅定,很是欣喜地道:“眉兄,你不嫁人,我也不會嫁人,我要一起陪著你!”
“呃呃,如是,這隻是我個人想法,你不必陪我一起,若遇到讓你心生歡喜,又值得托付終身的人,你還是嫁了吧!”顧橫趕緊勸說。
柳如是聽顧橫這麼說,知道她也是為自己好,便勉強自己道:“好!”
顧橫不想再談論這些有的沒的終身大事,便又跟柳如是商議起了今後美容護膚的生意發展,這一商議,兩人便商議到了吃中飯時間。
用過午膳,顧橫送走柳如是後,又過了十幾天,這天太陽十分毒辣,地麵都感覺要被熱氣蒸融,顧橫正想午休時,突然又被趕來的龔鼎孳告知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
京城裡不知何時來了瘟疫,而且情況比較嚴重!
聽到這個消息,顧橫很是不解,趕緊問道:“芝麓,你確定嗎?怎麼可能會突然來了瘟疫?我之前不是讓“道天”醫館的大夫們去北方很多地方防治瘟疫了嗎?怎麼可能讓瘟疫跑到京城來了?”
“而且,“道天”醫館的大夫們防治瘟疫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我還讓吳有性和其他參加瘟疫防治的大夫通過在“興天下”報上刊登瘟疫的症狀和防治方法,以及出版有關瘟疫防治的書籍,讓各個地區的大夫都能看到,即便有瘟疫,京城大夫們也應該很快能夠解決啊!”
龔鼎孳不知該如何回答顧橫這麼多的問題,隻是堅定地道:“橫波,我十分確定以及肯定,確實是瘟疫襲來,而且是之前吳有性大夫提到過的鼠疫。”
“我今天聽手下人告訴我,朝中有一個姓吳的官員準備去上朝時,自己的一個仆人因鼠疫而死。”
“然後他差遣另一個仆人前去買棺材,但那個仆人卻遲遲未歸,結果卻是那仆人竟因為傳染了鼠疫死在了棺材鋪內。”
“更讓我冒冷汗的是,我剛剛來這裡的路上,親眼看到二人騎馬而行,前一刻還在交談,後一刻人就死去了,看得我心驚肉跳,這一場鼠疫到了令人聞風喪膽的地步了。”
龔鼎孳說完,顧橫很是不可思議,道:“為何會造成這種情況?”
“在已經知道了防治瘟疫的方法,並且“道天”醫館將京城周邊的地區瘟疫都控製住了的情況下,怎麼還會有傳播速度這麼快,傳播範圍這麼廣的瘟疫?”
龔鼎孳搖了搖頭,道:“我也不知道,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好吧,先不糾結這個問題,我現在就修書幾封,將京城周邊的“道天”醫館曾經參加防治瘟疫的大夫叫到公主府來見我,同時讓“道天”醫館的人準備好防治瘟疫的藥送來京城。”
“其次,我讓人戴上口罩去京城各大醫館,各個大街小巷以及軍營去查看,了解最新的具體情況。”
“待所有情況都摸得差不多了的情況下,我再進宮稟明聖上,讓聖上派專人來主持和防治瘟疫的具體事宜。”
顧橫說完,龔鼎孳表示同意,並且馬上為顧橫研磨鋪紙,顧橫便趕緊寫信,然後讓人送信。
又讓龔鼎孳帶領一些人去調查情況後,顧橫在等待過程中始終還是在思考:為何突然又出現了鼠疫?而且還是在京城?
據顧橫所知,曆史上崇禎十六年,確實有過鼠疫,造成北京城每天死人上萬,以至於城門都被運出的棺材堵塞。
還有沿街的小戶居民,十之五六死去,死在門口的最多,街頭連玩耍的孩子都沒有了。
據說,這場大疫奪走20萬北京人的性命,而北京城當時的人口,估計在80萬到100萬,也就是說,每四到五個北京人中,就死掉一人。
這堪稱是一場超級大瘟疫,不但是士兵、小販、雇工大批倒斃,北京城連叫花子都找不到了。
這場瘟疫也讓京城沒有足夠的實力來麵對李自成攻城,將大明再一次推向了深淵。
不過,為了避免這場損失慘重的瘟疫,顧橫很早就做了準備。
讓“道天”醫館的大夫們在發生大疫的榆林府和延安府屬縣,還有順德、河間和大名和天津等地防治瘟疫,基本都把瘟疫問題解決了啊!
那這傳染源從哪裡來的呢?
難道曆史真的不可以改變?
正當顧橫百思不得其解時,龔鼎孳帶著粗步調查情況回來了。
他告訴顧橫,目前京城內死的不僅僅是一些小商小販平民百姓,還有保衛京城的士兵。
這令顧橫大為驚駭,據曆史資料顯示,崇禎十六年時京城內共有十萬士兵駐守內外,因鼠疫死亡的就有五萬餘人,剩下的士兵也都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戰馬原有三萬匹,最終也隻剩下一千餘匹。京城內剩下的士兵根本就沒有多少戰鬥力,又談何保衛都城呢?
這真的是曆史不可改變嗎?
不行!即便明朝末期因鼠疫蔓延,百姓民不聊生,大明朝陷入了外有強敵,內有災禍的困境。
但此時還是湧現出許多忠勇仁義之士,拋頭顱灑熱血,力圖拯救百姓國家於水火之中,自己還是要再努力挽救一下大明。
還沒有到最後一刻,一切都有可能改變的!
打定主意後,顧橫麵上驚駭之色漸漸褪去,然後平靜地問道:“芝麓,去醫館問詢可有找到此次京城鼠疫為何突然爆發的原因?”
“有,這次京城鼠疫初發時,京城的大夫們都沒有當回事,隻當是尋常傷寒在醫治。”龔鼎孳答道。
“可是之前我們“道天”醫館的大夫們不是出書還登報說明了瘟疫的危害,瘟疫的症狀還有防治方法嗎?京城就沒有大夫在早期發現這是瘟疫?”顧橫有些憤怒地問道。
“京城裡的這些大夫們,天子腳下,也是自視甚高的,怎麼可能去認真看“道天”醫館那些大夫的書和見解,他們總認為“道天”醫館的大夫多為水平不高的江湖遊醫。”
“因為這種偏見,導致隻有個彆大夫發現這次的病是傳染性極強、死亡率極高的瘟疫,但又受到他們醫館自身醫療水平的局限,也沒有藥物能夠快速治愈病情、阻止瘟疫傳播。”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