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橫沉默了,此刻房間內隻有顧橫和洪承疇,孟仙舟在顧橫與洪承疇要談論大事時就默默退出去了!
良久後,顧橫才道:“先生,先帝在振興大明上的失敗,乃至亡國,雖然與我大明王朝本就內憂外患,岌岌可危有關,但先帝本身也是有些原因的,比如他遇到大事猶豫不決,過於小心謹慎,難以信任他人等等。”
“公主說的這些,於一國之君來說,是施政綱領的搖擺不定!”洪承疇一針見血地說道。
顧橫有些震驚地看向洪承疇,洪承疇進一步解釋道:“如果說外部原因迫使先帝不得不小心應對的話,那麼,先帝在拯救大明王朝的具體做法上,也是顯得搖擺不定,最終葬送了可能逆轉的大好局麵。”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首先是在對待官員方麵,在先帝剛剛繼位的時候,身邊還是有很多文臣武將的,這些人雖然沒有徐達常遇春的智慧和勇猛,但是使用得當,也能夠起到穩定超綱的作用。”
“但是先帝在官員以及將領的人事安排上,總是顯得很猶豫,不能夠徹底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導致政令前後不一,朝令夕改是常有的事情。”
洪承疇說到這裡,突然問道:“公主可知先帝這樣做的後果?”
顧橫剛剛也在思考這個問題,見洪承疇問了,便直接答道:“先帝這樣來來回回折騰下來,我大明的國力就更加羸弱了。如果先帝能夠從一開始就確立要與自己一同振興大明的文臣武將,堅定地確定一種治國方略,那麼他的很多決策就能夠堅決地執行下去,效果自然就好得多,說不定就能夠讓朝政轉危為安。”
洪承疇沒有直接說顧橫是否分析準確,隻是接過顧橫的話,繼續道:“然而先帝並沒有這麼做,他在治國策略方麵也有失誤。麵對內憂外患的形勢,先帝顯得有些左右不支,到底是先解決邊患問題,還是解決國內的叛亂問題?”
“先帝在這個問題上麵顯得很不冷靜和理智。如果能夠找到問題的關鍵,一個一個地去解決的話,那麼他的結局會好很多。”
聽洪承疇說到這裡,顧橫也忍不住答道:“先生說得沒錯,其實,這樣的機會並不是沒有。崇禎十年,宣大總督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走馬上任,向崇禎提出了“必先安內然後才能攘外”的策略,並製定了相應的計劃。在楊嗣昌的領導之下,內部的叛亂暫時被壓製住了,連李自成以及張獻忠都先後來降。”
洪承疇微微頷首表示同意,接著道:“如果這個時候,先帝能夠好好利用這樣的局麵,一是安撫好戰區的百姓,二是將叛軍的編製打亂,派往邊疆駐守,三是懲治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叛軍將領,那麼,整個內憂就能夠得到徹底的解決。”
“但是先帝偏不,眼見得李自成、張獻忠投降了,他就放任不管了,既沒有處理掉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也沒有將他們的軍隊派往邊疆等地,卻將之前鎮壓這些叛軍的朝廷軍隊派到了邊疆。”
“這樣一來,叛軍複起,想要再次鎮壓下去的時候,已經力不從心了,先帝也因此失去了解決內憂的最好時機。”
討論群伍陸彡74彡陸7伍
“之後隨著朝廷將領死的死,逃的逃,大明軍隊已經名存實亡,最後一次轉機便是公主的新軍,可惜先帝還是最後不信任公主及新軍,從公主出京城那一刻開始,就已經代表先帝所在的北京城已經是危在旦夕,城破之日,指日可待。”
洪承疇說到這裡,有些痛惜與無奈,隨即又道:到了李自成攻破京城的這個時候,先帝最後一絲希望也沒有了,便帶著王承到了煤山,他在一顆歪脖子樹上吊死了,王承恩也在旁邊一顆樹上吊死了,至此大明算是徹底沒有了。隻不過……”
“隻不過什麼?先生,你咋話說一半又不說了?”顧橫有些不解地道。
“隻不過,王承恩死前讓他身邊的小太監帶了一封聖旨逃了出來,目前小太監已經把一封聖旨帶到我這裡來了!他要求見公主一麵!”洪承疇突然壓低聲音神秘地道。
“洪大人,你在說什麼?我有點不太明白。”顧橫很震驚,也更迷惑了!
“公主,請允許我把那個小太監叫過來。”洪承疇道。
顧橫望了望洪承疇,他臉上很平靜,顧橫猜不出洪承疇用意,隻好先點頭看看那個太監。
隨著洪承疇拍了幾下手掌,顧橫便隻見一個身姿搖曳的身影打開門走了過來,顧橫仔細一看,恰是一個麵目清秀,眉眼帶笑的小太監。
無儘的昏迷過後,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節內容,請下載星星app,無廣告免費最新章節內容。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
迷茫、不解,各種情緒湧上心頭。
這是哪?
隨後,時宇下意識觀察四周,然後更茫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