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考慮清初四川人口銳減問題時,必須尊重事實。戰爭期間殺人是不分雙方的。張獻忠殺人與明軍殺人乃至後來的清朝入川殺人,都是造成人口稀少的原因。
當然,也有多少上的區分。還有一種殺人是政策殺人,這是人為的。張獻忠的濫殺在曆史上是罕見的,這也是事實。
李定國告訴顧橫,張獻忠曾下令除大西軍政官員家屬外,城內居民一律殺掉,第二天,各軍人皆奉命認真嚴剿,毫不容情。
各軍分隊把守城門,剩下軍隊驅趕百姓到南門就刑。無辜被拘男女在南門外沙壩橋邊,一見張獻忠到來,眾皆跪伏地下,齊聲悲苦求赦。
有百姓說:大王萬歲。大王是我等之王,我等是你的百姓,我等未犯國法,何故殺無辜百姓,何故畏懼百姓?我等無軍器,亦不是兵,亦不是敵,乃是守法良民,乞大王救命,赦我無辜小民。..
張獻忠聽後,不但沒有感覺這些百姓無辜,有可憐之意,反而厲聲狂吼:該殺該死的反叛!於是令軍士急速動刑。
李定國還說:剛開始時,成都官吏見張獻忠將至,紛紛逃避。後來見張獻忠稱王,分官任事,以為暴雨之後,雲收霧散,將見太平。
又聽說張獻忠有勇有為,能任國事。於是一班官吏均出任事,卻不知張獻忠性情殘暴,稍有不順,狂怒隨之,或刑或殺,視人命如草芥。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張獻忠性情殘暴,稍有不順,狂怒隨之,或刑或殺,視人命如草芥。
不過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張獻忠不懂治國,他不明白沒有區彆就沒有政策。
張獻忠和他身邊的人都過低地估計了知識分子的操守與官紳的能動性,以為憑一紙檄書足以讓他們俯首聽命,除了暴力,他沒必要采取彆的策略來緩和他與士紳之間的矛盾與對抗。
在新軍和白杆軍攻打張獻忠期間,顧橫便聽到不少這樣的事例。
致仕按察祖浩正衣冠,罵張獻忠致死;
致仕大理寺正王秉乾罵張獻忠致死;
新繁諸費經因為世代與張獻忠的一個部將有些關係,張獻忠想用此人為官,因此人堅決推辭而被殺;
漢州,諸生陳元鵬,被張獻忠的人抓了後不屈而死;
舉人江禹澤妻陶氏偕婦張氏攜手罵張獻忠致死;
諸生劉昌祚因為不屈服於張獻忠而死。
塔讀小說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
顯然,這些人所以被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拒絕與殘暴的無下限農民軍合作,不向農民軍靠攏、不接受大西政府的委任。
張獻忠及其農民軍為其自身所受被壓迫的地位所驅使,將對官紳的不滿和積憤以暴力的方式宣泄出來,視不願意歸附自己的人為異己,采取極端的措施來進行懲罰,說白了就是自身殘暴本性的徹底暴露。
作為大西軍政策的主要製定者,一如既往地繼續高舉殺富濟貧的大旗來吸引各界殘暴人物,他們采取大開殺戒的極端做法,殺儘所有反叛的男男女女,可謂的極端。
顧橫想:如果不是一開始就將著眼點放在肉體消滅上,而是采取一種緩和的策略。
將膨脹的仇殺情緒加以控製,擴大教育麵,縮小打擊麵,對官紳施行分化瓦解,團結多數,集中力量,嚴懲極少數民憤極大的罪大惡極分子,使官紳中多數也能看到希望和出路,情況必定是另一個樣子,至少要比濫殺的結果好得多。
而在這方麵,劉邦朱元璋的做法卻比他高明得多。他們在取得政權過程中與取得政權後一段時間裡,都是嚴禁濫殺的。
此時,已入夜,李定國也告辭離去,顧橫手托下腮,在燭光搖曳中思考著白天與李定國的談話,從張獻忠的一些事情裡,自己可以學到什麼,注意什麼。
風刮的很緊,雪被風吹起,又落下,似柳絮一般在空中,漫無目地的飛舞著,地下已經是白茫茫的的一片,這場景,顯得有些冷冷淒淒。
這時,冷泉又給顧橫沏了一杯熱茶,接著一邊給顧橫披上狐裘披風,一邊勸顧橫道:“公主,如今冬雪天,夜晚更涼,早些躺床上入睡吧。”
冷泉的聲音清冷如玉,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被雪山上的水淋了一般的清澈透明。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顧橫忍不住看了一眼冷泉,他臉上似乎比往日更白,是那種憔悴的蒼白。
於是顧橫開口道:“冷泉,辛苦你了,你今天應該累了吧,早些睡吧,我還要想些事情,晚點睡,你不必等我。”
“公主,我不累,我隻是不想公主太累了,或染了風寒。”冷泉忙解釋道。
“你放心吧,你把這房間弄的都像春天一般暖和了,我不會著涼的!”顧橫淺笑著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