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不錯,因為黃道周剛正不阿,勇於直諫,他一直都是宦海沉浮不定。”
“崇禎三年時,朝廷對袁崇煥案追究責任時,原大學士錢龍錫被冤枉牽連,還論定了死罪。此事發生後,朝中大臣都明哲保身,竟然沒有一個敢於出來說話。”
“正直的黃道周實在看不下去了,他連夜寫了奏折,送到宮內呈給皇上,為錢龍錫申冤。而且直指先帝的過失:現在聖上殺了多次閣臣,隻是白白地損害了國家。”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這麼乾,先帝一定會勃然大怒的!”孟仙舟肯定地道。
“是的,先帝大怒,認為黃道周是故意庇護錢龍錫,駁回了他的奏折。黃道周再次上疏辯解,表明自己“區區寸心”“為國體、邊計、士氣、人心留此一段實話”。這一次終於激怒了先帝,將黃道周連降三級。”
“但正是因為他的堅持,錢龍錫保住了性命。我曾經便很敬佩他,認為我大明官員當如他一般,這樣大明必將振興!”龔鼎孳感慨道。
孟仙舟沒有就此事多說什麼,因為他知道眼前的龔鼎孳曾經也是這麼做的,卻讓自己身陷牢獄,還是公主把他救出來的。
但孟仙舟還是開口問道:“後來呢?”
“崇禎五年正月,黃道周因病請求歸休,走之前他建議先帝辭退小人,任用賢德之人,並舉薦一批有才有誌之士。”
“誰知,先帝對之前事情耿耿於懷,他以“利用關係肆意保舉無真實才乾之人,對當下局勢胡亂臆測、憑空捏造”的罪名,削去了黃道周的官籍,將其貶為庶民。”
“之後,先帝反複無常,曾兩次複用黃道周,又兩次貶他。崇禎九年,先帝自知理虧,將黃道周召回,不僅恢複他原來的官職,還給他升了官。”
“複職後的黃道周仍然堅持初衷,他又指斥大臣楊嗣昌等,私下與清廷議和,先帝卻袒護楊嗣昌,讓黃道周與楊嗣昌在朝廷辯論。”
“黃道周毫不客氣,他厲聲直逼先帝:聖上忠奸不分,那麼邪惡和正義混淆,如何治理好國家?這場有名的辯論之後黃道周又被連貶六級。”
“到崇禎十三年,江西巡撫解學龍以“忠孝”為由,向朝廷舉薦黃道周。他說:黃道周通曉經書,可以擔任輔臣。”
“先帝聽後大怒,並下令逮捕二人入獄,準備以“偽學欺世”之罪重治。後來由於幾位大臣力諫,才改為廷杖八十,永遠充軍廣西。”
“可是,崇禎十四年,楊嗣昌暴病而亡。先帝這時才回想起黃道周當初的預言,便下旨又將黃道周複官,讓他入京召見。”龔鼎孳不無嘲諷地道。
“但此時的國勢已是急轉直下:河南絕大部分已被李自成農民軍攻占,關外大明領土也皆被建虜軍占領,明朝處於內外交困之中。”
“黃道周在經曆過幾次官海沉浮後,看清了朝廷已昏庸無道,國運也已將儘,於是,他毅然告病辭官,回到老家福建漳浦,專心著述去了。”
龔鼎孳突然沉默了,隻是望著這片夕陽下的桃林,眼前的景色瞬間在他的麵前變得黯淡起來。
曾幾何時,他龔鼎孳也想像黃道周一般,想要成為像魏征那樣的忠臣,輔佐皇帝開創萬世基業。於是他和黃道周一樣,飛蛾撲火般去一次又一次的勸諫先帝,可惜……
但是,他又比黃道周幸運,他遇到了他的橫波,這個絲毫不遜色於男子的女人,甚至有過之,無不及,她成功把自己救了出來,還成功讓先帝聽從她的,製定了真正有利大明,有利天下的治國之策,還打造了一支強軍。
隻可惜,先帝終究還是懷疑了橫波,讓橫波不得不遠離京城,大明最終還是沒了,連橫波現在都不知道究竟身在何方?
此刻,龔鼎孳手中的那束桃花,在夕陽的照耀下,也突然感覺有些蔫蔫的,無力的搭拉在葉子上,像一個因為悲傷過度而無力直身的婦人。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看著看著,龔鼎孳禁不住與它同病相憐起來。有些冷,有些涼,心中有些無奈。
他感覺自己又變成了曾經的自己,就像是一個人走在黑夜中,有些顫抖,身體瑟縮著,也在抖動著,他看不清前方的路,何去何從,感覺迷茫,胸口有些悶。
龔鼎孳環視了一下周圍,沒有顧橫的桃林,再美也還是顯得冷清,感到整個世界都要將自己放棄。腳步彷徨之間,淚早已滴下……
見龔鼎孳這般,孟仙舟知道,這要麼是龔鼎孳由黃道周的遭遇聯想到他的曾經,要麼就是又想到公主了!
但是,不能任由龔鼎孳這般,還得讓他知道如今複雜的形勢,去找洪大人商議對策,於是孟仙舟開口道:“龔兄,你不想知道黃道周在大明沒了後,又做了些什麼嗎?”
這話果然有用,龔鼎孳忙道:“他做了些什麼?”
“去年,也就是崇禎十七年,明滅亡後,忠心愛民的黃道周在家鄉待不下去了,他投身到反清複明的浪潮當中,在弘光朝,他曾任吏部侍郎、禮部尚書,如今又去擁護追隨隆武帝。”
孟仙舟說完,龔鼎孳皺起了眉頭,像是喃喃自語又像是問著孟仙舟,淺淺道:“你說黃道周為何兩次,都沒有選擇投靠公主呢?明明公主更有實力振興大明啊!”
“他要是選擇了公主該多好?他那般正直無私的人,公主一定會很欣賞並重用他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