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聽李莉把鄉鎮乾部醜化成黑社會的樣子,心中大怒,臉色卻絲毫不談,說:“李老師,即便在上個世紀,這種說法也是對鄉鎮乾部的一種汙蔑。我倒是聽說過一個典故,說記者和小姐工作性質相同,都是歡迎來稿,稿費從優......”
“你——”李莉沒想到林辰這樣諷刺挖苦她,氣得差點站起來。
林辰不以為然地說:“李老師,坐坐坐!禮尚往來而已。何況事情還沒談呢,您喝什麼咖啡?”
李莉氣呼呼地坐下,對服務員說:“來一杯拿鐵。”
林辰對服務員說:“一杯藍山,謝謝。”
咖啡來了,李莉加了塊糖,用勺子慢慢攪動著,輕啜一口,直視林辰:“林先生,貴縣的乾部都是如此行事風格嗎?不商不量,直接斷人後路。”
林辰笑了,“此路不通,斷了無妨。”
“怎麼說此路不通?”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報道必須做到客觀真實。這一條做不到,不就是此路不通嗎?”
“什麼叫不真實?我親眼看到小礦主的痛哭流涕,家屬的悲痛欲絕,礦工的無奈呐喊,礦山、車子都被你們打著正義的幌子搶劫一空,這難道不真實嗎?”
“你為什麼不能聽聽我們的說法?”
“你們的說法就是顛倒黑白,指鹿為馬。”
兩人唇槍舌劍,爭論不已。
這時李莉的電話響了,她接起電話,換成快樂的語氣,用英語說道:“hi!jenny!”
林辰聽著李莉用英語和這個叫珍妮的人交談,大意是珍妮因國內事情緊急,決定從上海直接回柏林,不能來省城見李莉,請李莉繼續幫忙,在省城周邊尋找王家祠堂事宜。而且特彆囑咐李莉,王家祠堂所在的村子附近有連綿十幾裡的深山。李莉向她抱怨,本來在家好好休息,結果被一個冒失鬼莽撞地約出來。她讓珍妮放心,一定幫她找到王氏祠堂。
等李莉放下電話,林辰說:“我知道通海縣有一處王家祠堂符合你朋友說的特征。”
“你聽得懂英語?”李莉尷尬地問。
“一個冒失鬼應該在彆人打電話的時候主動離開,真不好意思。”林辰戲謔地對李莉說:“不過這個冒失鬼恰好知道一座王氏祠堂,而且那個村莊後麵,有一處綿延不絕的大山和森林。”
可能是因為剛剛在電話裡當麵諷刺林辰,李莉覺得不好意思,語氣終於緩和下來,“你說的這個王氏祠堂在什麼地方?”
“作為交換條件,我想知道您采訪的礦工姓名。”
“這不可以,作為記者,我未經允許,不能把采訪對象的信息泄露給你。”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您的報道應該附有這兩位采訪對象的照片,以及青山礦的照片,要不如何能讓人信服呢?您現在給我,和報道出來後我看到,效果是一樣的。”
見李莉還在思考,林辰又加了一磅炸彈:“我所知道的王家祠堂,地點非常隱秘,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好吧,反正也要上網。”李莉把受采訪礦工的名字告訴了林辰,說:“希望你不要打擊報複他們。”
林辰站了起來,笑道:“你太小看鄉鎮乾部的胸懷了,鄉鎮乾部不是大老粗,也不是法盲。我說的王家祠堂,在通海縣大山鎮王家村內。我會把具體地址發給你。”
“最後,我真誠地勸你一句,這篇失實報道不要上網。如果你做了不實報道,損害了那幾十名礦工的利益,我會向你反擊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