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想都不敢想,現在總算是有機會了。”
“原來如此!”
李想感慨地點了點頭,這的確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但一旁的陳念心裡卻沒什麼波動。
因為這事兒他早就知道了.空氣軸承技術的突破,事實上就是二十二號項目的衍生技術,還給他帶來了源點的收益。
不過,雖然不驚喜,但他也不會在這種時候去破壞氣氛,隻是靜靜地吃著飯,聽喬麥和李想閒聊。
“所以如果真的要造光刻機,我們現在能造出來嗎?”
李想繼續問道。
“呃這塊我其實不太懂,但是光刻機裡麵有個結構確實在我們的研究範圍裡,就是對準係統。”
“啥叫對準係統?”
“簡單來說,光刻的過程就是用光線雕刻的過程,那要保證準確,就必須保證你的‘刻刀’落在‘畫板’正確的位置上,而保證這一點,就是對準係統要做的事情。”
“這個過程很複雜,涉及到的結構也很多,我們現在用的還是手動對準係統,跟國外大公司的技術差距很大,估計短時間內也沒有突破的可能性.”
聽到這裡,陳念的眉頭突然皺了起來。
他抬起頭,開口問道:“啥?我們現在的光刻機用的是手動對準係統?”
在他的印象裡,國產光刻機雖然精度差、效率低,但基本的功能還是齊全的。
畢竟這玩意兒1974年就誕生了,後來經過1445所的不斷優化升級,功能性還是完整的,怎麼搞來搞去,還在用著手動對準嗎?這倒是涉及到他的知識盲區了。
聽到他的問題,喬麥同樣驚訝:“啊?你不知道嗎?也對,你們應該不會太關注這塊。”
“但現在我們的對準係統確實很差,之前1445所實驗了很多種方法,也沒有解決自動對準的問題——同樣的,精度也不夠。”
“1445所用的不是同軸+離軸雙對準的方法?”
陳念大為驚訝,因為某種原因,這玩意兒在他的前一世鋪天蓋地地報道,連他這個門外漢都看過不少,搞的他還以為國內早就解決了對準係統的問題呢。
“不是啊,離軸對準的技術難度很高,設計原理也比較複雜,我們沒有搞出來的”
“這玩意兒複雜??”
“你說它製造難度大我還可以接受,但是原理複雜.不就是光衍射的原理嗎?”
話剛說完,陳念的腦子裡突然靈光一閃,想起了關於以前他看過的報道的更多細節。
對啊!
&n公司1999年才發明、2001年才算正式運用的技術,而自己所說的同軸+離軸的技術,是07年出現的。
現在國內確實還沒有機會接觸到最新的光刻機,自然也沒有能力去複刻這種技術。
所以,喬麥不知道、或者說國內沒人知道,似乎是正常的?但自己還真知道啊!
哪怕不借助係統也能知道!
因為它的原理,真就沒有喬麥所預計的那麼複雜。
想到這裡,陳念沒等喬麥回答便繼續說道:
“離軸對準技術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說到底,它也就是利用固定波長的光線來進行衍射照射,然後標記出參考光柵後,再利用摩爾東文來校準,當矽片跟光柵對齊之後,對準就基本完成了。”
“在這個過程中最難的不是標記,而是維持係統的穩定,具體的操作方法.”
聽著陳念娓娓道來,喬麥的神情漸漸變得嚴肅。
她眉頭緊皺,默默在腦子裡推演陳念所說的技術操作,但還沒等她推演完,陳念卻突然停了下來。
“咋啦?怎麼不繼續了?”
喬麥疑惑地問道。
“額,後麵不知道了,我也是偶然從一本雜誌上看到的.”
“哦,這樣.”
“你的方法好像真的沒什麼問題,而且原理也沒那麼複雜就跟你說的一樣,這種技術難的不是原理,而是怎麼實現。”
“不過,有理論總比沒有理論好啦,說不定過段時間,我們就能實現這個技術了。”
喬麥的表情有些遺憾,但陳念卻是暗自慶幸。
嘿,還好收住了!他本來以為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技術,根本涉及不到保密要求。
但沒想到,話還沒說一半,係統先跳出來了!【tsi+athena對準係統】
【解析源點需求:3.6】
【解析源點需求:3.2】
【解析源點需求:2.1】
伴隨著解析源點需求不斷降低的,是自己持有的源點數不斷升高。
而當解析源點需求降到1.5個點的時候,自己收到的源點數,則直接上升了0.7個點這時候陳念才想起來,這玩意兒對現在的世界來說,它就是知識增量啊!所以,暫時還說不得,至少不能說給不在保密序列裡的喬麥和李想聽.等回去以後,找個時間寫下來,丟給光電所那些專家研究去吧不過話說回來,加上0.7個源點,數字陣列雷達的消耗一下子就補足了。
他也不磨嘰,直接啟動解析。
一陣強烈的眩暈之後,數字陣列雷達的技術障礙徹底掃除!隨後,他抬起頭看向麵前的喬麥,心裡暗暗想道:這姐們兒是不是有點錦鯉屬性啊?
每次見到她都有點意外收獲,雖然不是她帶來的,但兩次都是她起的頭。
如果這樣的事情再發生第三次的話,就想想辦法給她弄組裡供著,當個吉祥物也不錯.(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